摘要:“槐荫寂寂,故园犹暖;先生已逝,精神长存。”9月25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发文悼念俞孔坚教授。文章称,俞孔坚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察期间,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
人们为失去一位优秀的学者而难过,也为“为可持续城市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意外离世而感到遗憾
“槐荫寂寂,故园犹暖;先生已逝,精神长存。”9月25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发文悼念俞孔坚教授。文章称,俞孔坚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察期间,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
↑俞孔坚。
俞孔坚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也是国际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教育家。他在巴西遇难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表达了愕然、惋惜和悼念之情。
据报道,俞孔坚一行当时正在潘塔纳尔湿地拍摄一部关于“海绵城市”的纪录片。初步调查显示,飞机在准备降落时坠毁,具体原因尚待查明。
对于很多圈外人来说,俞孔坚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一提到海绵城市,很多人都很熟稔。俞孔坚不仅仅在海绵城市理论方面有建树,他还将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生存的艺术”,率先倡导回归自然生态的“大脚美学”理念,以及将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引入景观和城乡区域规划,为业界所称道。
在其遇难后,巴西总统卢拉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称,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已成为全球典范,这种理念兼顾生活质量与环境保护,正是人类未来所追求和需要的。如此种种,足以说明俞孔坚的学术研究,不仅于国于民有益,还深受国际社会认可。
从这个角度看,俞孔坚遇难带来“破圈”传播,受到无数人的怀念,再自然不过。人们为失去一位优秀的学者而难过,也为“为可持续城市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意外离世而感到遗憾。
还有一个细节是,据报道,在俞孔坚离世当天,他个人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他最后的一段影像,视频结尾,俞孔坚称,“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孰料,世事无常。尽管他的生命留在了潘塔纳尔,他的探秘永远不能再开始,但是,他的探索精神不会消亡,他热爱的事业一定后继有人,他对全球生态治理所贡献的力量也不会消失。
今年6月,俞孔坚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毕业典礼上以《回归肉眼凡胎》致辞,“愿你们在今后的旅程中,依然保有这一双‘肉眼凡胎’的眼睛,一个愿意低头弯腰的身体,一颗愿意倾听土地与人民声音的寻常的心”。俞孔坚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但他留下的学术遗产将继续如海绵般,吸纳并滋养后世,激励世人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在全球挑战面前更加有担当作为。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王光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