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问天》是这样诞生的……

B站影视 2024-12-06 11:09 2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发布,由襄阳市委宣传部指导监制,襄阳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广播剧《问天》,荣获本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发布,由襄阳市委宣传部指导监制,襄阳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广播剧《问天》,荣获本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据悉,本届“五个一工程”主要评选表彰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首次播映、上演、登载、出版、发表的优秀作品,获奖的105部作品是从各参评单位报送的1068部作品中经过层层严格评审程序精选出的,充分反映了近两年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奖,该奖项自1992年设立以来,评选出了诸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襄阳曾于1992年凭音乐诗剧《洪湖的女儿》、1995年曲剧《刘秀还乡》获得该奖之后,时隔近30年再获全国最高奖。这也是襄阳市广播剧作品第一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一部气势恢宏的航天史诗”

“一部打动人心的青年思政课”

“用声音为听众打开星辰大海的瑰丽世界”

“多角度的深刻挖掘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

“独特的创作视角实现了科学普及和价值引领”

“出色的演播和制作技术为听众带来了震撼而又温暖的审美体验”

......

广播剧《问天》

一经播出便反响强烈

获多领域专家交口称赞

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是对这部作品最大的肯定

广播剧《问天》

宏大主题,多维度创新表达

广播剧,作为一门以声音为介质的听觉艺术,以声音和广播语言进行叙事和塑造人物形象,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深受广大听众欢迎。

广播剧《问天》是襄阳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中国科学技术馆共同出品制作。该剧是首部反映中国航天员选拔特训的广播剧,以载人航天工程重大节点为背景,层层揭秘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飞天之路,创作出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自身条件并不优越的谢国胜不断挑战自我,两度飞天,仍立志再闯九天;四次“备份”却与飞天失之交臂的岳明,初心不改,努力保持最佳状态迎接祖国挑选; 还有甘为人梯的幕后团队,航天梦想的接续传承……面对国家需要与个人得失,航天人始终坚持祖国至上、英勇无畏。

屈原曾用《天问》叩问苍穹。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从未停止过问鼎苍穹的脚步。叩问苍穹、上下求索,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情怀。广播剧《问天》将这种情怀与航天题材紧密结合,以多维创新表达,实现了艺术性和纪实性、科普和思政功能相结合。共情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受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

深入采访,挖掘真情实感

在广播剧《问天》第一集中,剧中人物航天员谢国胜说了一句“这时候,要是有碗家乡的牛杂面就好了”。这亲切感人的情节,正是源于湖北、襄阳、沈阳三地主创团队近10个月深入扎实的探访和采风的成果。三方组成的主创团队,深入北京、襄阳、武汉等地进行了多轮深度采访,详细了解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生活、学习和训练的情况。

2022年5月起,主创人员奔赴中国航天员中心实地探访航天员训练生活环境,获得了丰富详尽的基础材料;深入聂海胜将军的家乡襄阳,与其亲友、同学交流;拜访航天科工企业,了解载人航天事业背后的强大技术支撑。

2022年5月,主创团队走进聂海胜家乡——枣阳杨垱镇樊庄村

聂海胜弟弟聂新胜接受主创人员采访

主创团队与聂海胜的家人(右一姐姐聂爱云、右二妹妹聂海凤)、同学座谈

为搜集更专业严谨的创作素材,创作团队还走进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航空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向科研人员了解航天员的“企鹅服”、救生装备等知识,力求剧中细节能够更加真实还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方式及状态。

主创团队在航空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留影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与主创团队座谈

主创团队在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留影

“天团”声音,展现鲜活画面

2022年9月23日,广播剧《问天》在航天英雄聂海胜家乡湖北襄阳开机。为铸造文艺精品,湖北、襄阳、沈阳三地投入了最优质的创作团队,邀请到了非常重量级的演员参演。

广播剧《问天》举行开机仪式

录制现场,聂海胜将军的弟弟聂新胜在剧中“献声”,一句“我们中国人圆梦了”,道出了更多听众的心声。来自枣阳市海胜中学、海胜小学的四名学生代表,分别扮演剧中航天员的子女。

聂海胜将军的弟弟聂新胜录制中

来自枣阳海胜中学、海胜小学的部分学生参与录制

广播剧《问天》录制现场

演播团队堪称声音“天团”。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庞磊和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齐昕欣,分别在剧中演绎“三次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英雄谢国胜”和“一直备飞的航天英雄岳明”。

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的湖北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湖北之声主持人柳芳和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大麦,分别在剧中演绎“航天员训练总教头洪阔”和“中国飞向太空的第一名航天员杨毅”。

该剧中雪地极寒生存训练的篇幅较大。庞磊、齐昕欣两位实力派演员既将铮铮铁骨、坚忍不拔的军人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将深沉真诚的战友情和兄弟情刻画得细致入微。两位主演说话工作时的“打寒颤”劲儿,包括玩笑时发出的“颤音”,充分展示出冰天雪地里的刺骨寒冷和航天员的艰难,让人隔空循声就能瞬间将人物和画面高度统一起来。

广播剧《问天》录制现场

《问天》的声音世界——瑰丽的太空、离心机训练等场景,都是普通人无法感受到的,但在剧中,这些“画面”都能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去模拟实现。极寒生存、失重水槽、超重耐力、太空漫步……《问天》运用极富想象力的音效设计、独具匠心的原创音乐,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无限可能的遐想。

这部剧有一个特别的设置,就是航天员们自发组成乐队,每天清晨响彻训练中心的合奏。黑管、小号、甚至人声,五花八门的乐器,看似并不“和谐”的组合,却演奏出天地间最悦耳的乐章——正是这样一种高度默契、高度团结,锻造了钢铁般的团队,冲破极限,扶摇九霄,问鼎苍穹。

融合产品,让传播更具特色

2022年10月13日起,广播剧《问天》在中国之声及全国省市级广播频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中国儿童中心等研究机构平台、中国科学技术馆等科普平台、湖北文明网等政府网站、汉阳教育等教育类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网站、央广云听等平台陆续播出,掀起了一波关注热潮。

广播剧《问天》以“人民所需”为标尺,创新研发出多种融合产品, 将精彩“中国故事”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意义持续放大,满足了受众不断升级的需求,更实现了从创作团队单向研发到传播者与受众共创的叠加效应。创作团队联动高校利用 AI 技术共创《问天》同名连环画, 中国儿童中心将其作为“六一”礼物送给全国少年儿童,与中小学共同制作《问天》课间十分钟版,与航天馆联手举办“问天”研学夏令营……两年间不断收到粉丝自制的礼物:问天人物陶土玩偶、“致敬问天英雄”短视频、有声书签、手绘海报……

2024年6月1日同名连环画上线

《问天》研学夏令营

听众的留言和信件

文艺创新,赋能大思政课

广播剧《问天》应邀以思政课、队课、大讲堂、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走进全国数十家学校、图书馆、科技馆、未成年保护中心等地进行宣讲,通过展示挑战自我、绝不放弃的航天人形象,助力青少年的磨砺成长。

2023年底广播剧《问天》在常州市天宁区中小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当地教育局将该剧作为“耳朵里的思政课”推荐给全体中小学生和家长。师生们共绘了一幅足有十米的“问天”画卷,呼唤《问天》主创来当地举行见面会。2024年3月,广播剧《问天》主创团队携手“岳明”的人物原型之一——航天员赵传东到常州,在多所学校以班会、队课等多种形式举行见面会。

主创团队在常州宣讲

常州的学生创作了一幅画像送给赵传东

常州的学生们向主创人员赠送自制长卷

2024年4月21日,广播剧《问天》原型人物、主创团队代表携手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共同开展“中科馆大讲堂”暨“科技馆里的思政课”;2024年8月31日,广播剧《问天》主创代表受邀到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开讲“开学第一课”……还有不少学校将《问天》的融媒产品作为“问天课件”进行自主宣讲。

学校进行“问天课件”宣讲

广播剧《问天》主创团队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学实践。 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小学生研发《做“问天”的少年》互动课, 针对中学生推出《“58 级台阶”,你敢挑战吗?》成长课,针对大学开展《在磨砺中成就青春》讨论会。为中国科技馆、中国儿童中心、中国航天日科普展、各地图书馆定制《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我与祖国共成长》《筑梦人科学家》《不可缺位的成长教育》等课程。先后在江苏、湖北、北京等多地,开办了64堂新颖独特、净化人心的思政课。

广播剧《问天》开展思政课

不仅如此,《问天》的剧本片段被多所小学的作文题选用; 被称为“书信校长”的武汉楚才小学校长韦莉在“国际家庭日” 发出公开信,以《问天》传递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呼吁全社会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韦莉在“国际家庭日” 发出公开信

《问天》的剧本片段被多所小学的作文题选用

“现象”传播,收获各领域好评

两年来,《问天》引发的“现象级”传播收获了来自教育界、 科技界、文艺界、评论界、心理学界等各领域专家的好评。2024年5月8日,广播剧《问天》艺术创作及社会反响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就该剧的艺术创作、社会反响及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系统性总结。

广播剧《问天》艺术创作及社会反响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国首批航天员、广播剧《问天》创作顾问赵传东谈到:通过这部广播剧,深深认识到比科普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导。青少年在成长中,首先要拥有宽广的胸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品质。这部广播剧很好地回答了青少年在这个时代遇到的迷茫,关于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帮助他们厘清成长中的困惑,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央电视台原台长、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第六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指出:这是一部深受青少年欢迎的主旋律的广播剧,对当下广播剧的发展提供了启示,找到了很多规律性的方法。它在题材上的创新性、内容上的独特性、制作上的精雕细刻,征服了广大听众特别是青少年,助力普及科技和航天知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评价广播剧《问天》是真正追寻艺术创作规律的作品。他认为该剧对主流价值的题材做了多重艺术开掘,做到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同时通过隐藏的线——屈原《天问》,让这部剧有着很深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和根基,深刻诠释了民族精神的传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向阳评价:《问天》中高度复杂的航天时空场景通过听觉艺术放大成感知艺术,产生视觉化呈现,实现了广播剧技术格式的突破。从社会反响来看,实现了主旋律广播剧在传播效果上的突破。

教育部首任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认为:广播剧《问天》是一部非常好的大中小学幼的思政课的教材,航天员面对挫折,永不言败,不仅有教育意义、思想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该剧的细节力量深深打动了青少年,让说教不枯燥。

成果显著,走出正能量创作之路

2024年12月,广播剧《问天》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剧《问天》三次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优:全国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网络音频节目)、全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展播优秀作品;多次被总局推荐在全国广电机构、融媒体机构联动展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先后三次首页、置顶位、推荐位展播,全网累计点击量过亿;被多地教育部门列入思政课教材,被纳入“百馆百校”共建行动科普数字包。

广播剧《问天》由襄阳融媒体中心“汉水有声”原创工作室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声浪创研中心、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原创基地制作。“汉水有声”原创工作室通过原创有声产品:广播剧《点亮心中的明灯》、《旗帜》、《问天》、《幸福协奏曲》、《追光人》、《“焊”卫长空》……等等持续不断的作品,锻炼出从策划、导演、编剧、演播、制作等全流程阵容齐整、适应新时代传播需求的专业队伍。2024年10月,“汉水有声”原创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为全国第一批“我的工作室”优秀案例。在融媒体时代,走出了一条用声音让正能量入耳更入心的创作之路。

来源:小鱼视频娱乐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