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之春》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4-12-06 02:11 2

摘要:韩国电影素以“敢拍”而闻名。而政治惊悚题材,更是构成了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只要有看点,无论多大的人物、多黑暗的历史事件,他们都敢呈现。《首尔之春》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韩国电影素以“敢拍”而闻名。而政治惊悚题材,更是构成了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只要有看点,无论多大的人物、多黑暗的历史事件,他们都敢呈现。《首尔之春》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该片汇聚了黄政民、郑雨盛、李星民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上映后更是实现了1300万余人次 (韩国总人口5000万) 观影的成绩,力压马东锡主演的《犯罪都市3》,成为2023年韩国的年度票房冠军,挤进了韩国影史票房的Top10。

以惊人票房占有率傲视群雄的同时,《首尔之春》还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豆瓣评分8.8。事实上,政治惊悚题材向来是韩国电影佳作频出的一个门类,此前问世的《辩护人》《局内人》《华丽的假期》《南山的部长们》等同类题材电影,也都拿下了8分以上的评分。

《首尔之春》是继《南山的部长们》后,又一部由韩国现代史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鸿篇巨制。两部电影在故事上也有很大的联系性,颇似“姊妹篇”。

《南山的部长们》聚焦的是“朴正熙被刺事件”。朴正熙是朴槿惠之父,也是韩国历史上任期最久的总统,一共当政18年。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在晚宴上被人枪杀,枪杀他的是他生前颇为倚重的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对于这场刺杀,坊间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金载圭是终结朴正熙军事独裁的英雄;也有人认为,金载圭是因政坛失宠滋生怨恨才走上了绝路。

《南山的部长们》结尾,一个代号“伊阿古”的神秘人浮出水面。这个神秘人,就是保安司令官全斗赫,即现实中的全斗焕。传说全斗焕接管了朴正熙生前留下的秘密政治资金,所以后来才能大手笔地收买人心,为他的政治生涯打下基础。这一点,在《首尔之春》中也有提及,几乎每个为全斗焕大开方便之门的高官,都收受了贿赂。

朴正熙死后,韩国政坛迎来了一次大洗牌,有人肆意弄权,借职务之便铲除异己,也有人坚守正道,为了镇压叛乱不惜以卵击石。而《首尔之春》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首尔之春》的片名别有深意。朴正熙被杀后,韩国总理崔圭夏代理总统一职,在朴正熙时代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民主人士获得复权,各种民主势力、民主党派也不断出现,这一段短暂的时光被称为“首尔之春”。

与带有“惩恶扬善”意味的《南山的部长们》不同,《首尔之春》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丧片”。它讲了一个“好人末路,恶人庆功”的故事,用勘破黑暗的春秋笔法,道出了世间的不公与黑暗,是“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真实写照。

与其他政治惊悚题材类似,《首尔之春》也对所有人物采取了化名处理。

黄政民饰演的全斗光,原型是全斗焕,时任韩国保安司令官。他于“双十二政变”夺权后成为韩国第五任总统,也是韩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总统。电影里的“一心会”,是全斗焕成立的地下军事组织,成员都是从韩国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学员,初创时只是一个同学联谊会,后来随着成员渗透进核心圈,逐步演化为一个关系紧密的政治集团,成为全斗焕夺权的关键。

郑雨盛饰演的李泰信,原型是张泰玩,时任首尔警备司令官,代表了正义的一方。虽然他名义上掌握着首尔的兵权,但实际上他的手下早已被一心会渗透,能调动的兵力屈指可数,终是独木难支。李泰信这个名字,致敬的是韩国名将李舜臣。历史上的李舜臣和李泰信有着相似的境遇,是忠臣,也是孤臣。

终极决战之前,途径首尔光华门时,李泰信向耸立在那儿李舜臣雕塑投以庄严的一瞥。这一瞥蕴含着某种意义上的互文——两个民族英雄穿越时光,达成了某种使命感上的契合。只不过,李舜臣当年是抵御外辱,而李泰信是镇压内乱。

电影里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1979年12月12日这天,交代了“双十二政变”的前因后果。朴正熙死后,军方委任保安司令官全斗光全权调查总统遇刺案,全斗光将金载圭拘禁,对其严刑拷打。混乱时期,全斗光手握绝对搜查权,靠着金载圭这张“王牌”,他栽赃嫁祸,把所有阻碍自己的人拉下水。

这一切,都被全斗光的上司、陆军参谋总长郑相镐看在眼里。为了牵制全斗光,郑相镐找到李泰信,把首尔警备司令官这一重要官职交给了他。

在郑相镐的运作下,全斗光将会被排挤出核心圈。为了保住权力,全斗光决定先下手为强,绑架郑相镐,然后给他扣上“参与总统刺杀案”的帽子。由于绑架这天发生在12月12日,再加上事件本身带有叛乱性质,所以韩史上又称其为“双十二政变”。

电影里,全斗光率领的叛军和李泰信率领的保卫军在政变的9小时内此消彼长,斗得有来有回,李泰信凭借自己的指挥调度一度压制住全斗光的叛乱,可惜碍于种种原因,最终功败垂成。

对照现实来看,影片使用了大量的艺术加工。一方面,它放大了全斗光的狼子野心,另一方面,为了突出李泰信的英雄气质,它把很多虚拟情节加诸到了李泰信身上,比如李泰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在幸州大桥阻拦叛军的情节,或是李泰信最后有机会炮击光华门的情节,这些戏剧性桥段在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

相较正面对峙来说,《首尔之春》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它精彩的群像塑造,以及它对正面阵营从内部瓦解的面面观。盲目自大的参谋次长,跟叛军来了一场滑稽的谈判,因听信叛军的一面之词,而决定了战局的关键走势;懦弱无能的国防部长,先是抱头鼠窜,被叛军制住后又力挺叛军,发广播削减士气、动摇军心。高层尚且如此,底层士官就更不用说了,左右摇摆者、临阵脱逃者更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首尔之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国家的心声,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看似在讲政治斗争的丑恶,实则是在讲人性,讲权力斗争千百年来的一次次重演。

作为一部真实题材改编电影,《首尔之春》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在演员阵容和制作水平上达到了韩国电影工业的高峰,更在故事性和社会意义上展现了深刻的思考。

各种政治丑闻穿插其间,渗透在影片的方方面面,即便对看惯了韩国政治电影的观众们来说,仍不免为影片所表现出的大胆尺度而惊叹不已。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个时代的韩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稳定。

来源:city电影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