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共此时:来东城,用非遗打开“双节黄金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2:08 1

摘要:2025年国庆佳节适逢中秋,双节同辉,家国同梦。北京市东城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脉络,以“非遗点亮生活”为理念,围绕“家国同庆”主题,推出“国庆金秋非遗生活指南”系列活动,精心奉上一份“非遗应季菜单”,为市民与游客呈现一场兼具文化内涵与消费活力的金秋盛宴,以文化

2025年国庆佳节适逢中秋,双节同辉,家国同梦。北京市东城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脉络,以“非遗点亮生活”为理念,围绕“家国同庆”主题,推出“国庆金秋非遗生活指南”系列活动,精心奉上一份“非遗应季菜单”,为市民与游客呈现一场兼具文化内涵与消费活力的金秋盛宴,以文化赋能推动文旅融合与城市发展。

非遗,让假期更有韵味

东城区依托辖区内丰富的非遗资源,围绕“品宴飨、享体验、栖雅居”三大维度,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非遗生活方式指南。

在“非遗宴飨”方面,联动多家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共同打造“非遗美味之旅”及相关促消费活动。萃华楼“京味菜制作技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东来顺火锅、都一处烧麦等一系列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纷纷推出国庆优惠活动,让非遗美食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味觉纽带。

在“非遗体验”方面,打造可听、可玩、可感的动态非遗场景。国家级非遗项目“智化寺京音乐”国庆期间将在北京文博交流馆持续演出;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天坛传说”也将在天坛公园举办专场主题活动;“万物有灵・工美生趣”动物主题特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持续展出;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将推出大师展与老物件淘宝集;盛锡福王府井帽店展示“皮帽制作技艺”与国潮创新,多元场景体现出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

在“非遗旅宿”方面,精选融合非遗项目与金秋特色的品质住宿,为市民游客提供独具文化魅力的旅居体验。东四78号精品公寓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家具制作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点缀空间,营造出民国风韵与金秋静美相融的文化氛围;北京国际饭店“艺居共生,秋颂京城”古都文化展于金秋9月启幕,为住客打造一处身心可栖的京城文化客厅;首都宾馆则以百年银杏为景,巧妙打造“庭院赏秋+舒适旅宿”的复合场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京城古今交融的独特韵味。

非遗,点亮家国同庆时刻

当国庆的红与中秋的月相遇,非遗成为连接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市民与游客通过参与非遗主题活动,不仅在技艺展示中触摸传统,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家国同庆”的深厚内涵。非遗不再仅是静置陈列的精品力作,而是可品味、可聆听、可体验的温暖生活和共情记忆。

从品尝一枚地道京式月饼、聆听一场京音乐演出,到亲手体验景泰蓝点蓝技艺,市民和游客在非遗的现代表达中与历史对话。这些活动既赋予团圆之夜浓厚的亲情,也让国庆之日更具仪式感。当非遗融入审美体验与文化消费,中秋团圆喜迎国庆,也因非遗的参与,升华为凝聚人心、传递价值、滋养精神的文化载体。

智化寺京音乐

非遗,让传承更有力量

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和公众共享的多元协同下,东城区的非遗保护与创新正从“被唤醒”走向“被热爱”。长期以来,东城区依托“非遗101”线上平台,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非遗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打造“非遗节日菜单”、设计非遗特色栏目、举办“非遗四季工坊”体验活动等举措,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非遗+”生态。

通过系统梳理资源、搭建传播平台、推动场景融合,非遗不再是遥远的历史回响,而正以更青春、更开放、更贴近生活的姿态,融入现代城市肌理。它既延续老北京的乡愁记忆,也激荡新时代的创新活力,展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持续为城市发展注入人文内涵。

来源:亿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