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1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以为,癌症最可怕的是“治不好”。但临床医生告诉我们,真正让癌症致命的,是“复发”和“转移”。
在我国,癌症五年生存率虽然逐年提升,但部分癌种的复发、转移速度惊人。它们像一颗定时炸弹,即使手术切得干干净净,也可能在几个月后卷土重来,甚至扩散至多个器官。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4种“复发转移王”级别的癌症真面目,看看它们为何如此“难缠”,又该如何防范和应对。
胰腺癌有个外号,叫“沉默的杀手”。它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一发现往往就是晚期。
即使发现得早,成功手术后,复发率依然高达80%。而且这种复发通常不是原地再长一个,而是直接转移到肝脏、腹膜、肺部等多个部位。
为什么胰腺癌这么“凶”?主要有三个原因:
· 位置隐蔽:胰腺藏在腹腔深处,很难通过体检早发现。
· 侵袭性强:胰腺癌细胞从一开始就具备很强的穿透血管和淋巴的能力。
· 对治疗不敏感:放化疗效果有限,很多药物难以穿透肿瘤组织。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指出,胰腺癌术后患者通常建议配合长达6个月的辅助化疗,并定期复查CT和肿瘤标志物CA19-9。
健康提醒: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家族遗传等都是高危因素。若出现持续性上腹痛、黄疸或体重快速下降,务必尽早就医。
在我国,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前列的癌症之一。尤其在乙肝高发地区,肝癌更是一种“常见的沉默杀手”。
肝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使切除了肿瘤,术后6个月内有近一半患者出现复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转移速度极快,肝外转移常见于肺、骨骼和淋巴系统。
为何肝癌容易复发?主要与肝硬化背景相关。很多肝癌患者原本就有慢性乙肝或丙肝,肝脏环境本身异常,容易再“长出”新癌。
此外,肝癌细胞具有高血供、高代谢的特点,一旦脱离原位,极易通过血液扩散。
医生提醒:肝癌术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影像和AFP指标,必要时进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或免疫治疗。
预防关键:乙肝疫苗接种、定期肝功能体检、戒酒、控制脂肪肝,都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胃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治疗效果好,但中晚期胃癌,即使手术切除,五年内的复发率仍高达50%。
更棘手的是,胃癌的复发通常不是在胃,而是转移到腹膜、淋巴结、肝脏甚至卵巢。
腹膜转移是胃癌最难防的复发方式。因为腹膜是一个“大网”,肿瘤细胞一旦扩散进去,很难通过影像发现,等到有腹水症状时,往往已是广泛播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指出:胃癌术后若未进行系统化疗,腹膜转移风险明显升高。
术后建议:胃癌患者术后应遵循“6周期辅助化疗”原则,并定期做胸腹盆腔CT,避免漏诊隐匿转移。
风险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进食腌制食物、吸烟饮酒等,都是胃癌风险因素,应尽早干预。
乳腺癌虽然总体预后较好,但三阴性乳腺癌是个例外。
它既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也不表达HER2。意味着现有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都无效。因此,它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复发转移更常发生。
根据2023年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高峰出现在术后1-3年内,而且转移速度快,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脑、骨和肝。
年轻女性更容易患上这种类型的乳腺癌,且往往对化疗敏感,但复发后生存期缩短明显。
医生建议:确诊三阴性乳腺癌后,应尽早进行全身评估,并考虑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
健康提醒:女性应从40岁起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应提早至35岁。
面对这些“复发转移速度快”的癌症,我们能做的并不是恐惧,而是提前布局。
第一,重视定期体检与早癌筛查。
高危人群(如乙肝携带者、家族史人群、吸烟者)应定期进行影像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第二,术后规范随访不可少。
很多患者手术后就“放松警惕”,其实术后头两年才是关键“观察窗口”。遵医嘱定期复查,能大大提高复发早发现的几率。
第三,科学生活方式是基础。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管理情绪,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降低癌症发生与复发风险的关键。
胰腺癌、肝癌、胃癌、三阴性乳腺癌,是公认复发转移速度快、预后差的癌种。了解它们,是为了更好地防范它们。
你不是医生,但你可以是自己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参考文献:
[1]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2023年)
[2]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3]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
[4]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吾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