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最近餐饮圈最热闹的事儿,那必须是罗永浩怼预制菜这事儿了,热搜上就没下来过,大家伙儿讨论得热火朝天。表面看是罗永浩和西贝吵得不可开交,实际上啊,这事儿把预制菜行业那些藏着掖着的问题全给抖搂出来了。
要说最近餐饮圈最热闹的事儿,那必须是罗永浩怼预制菜这事儿了,热搜上就没下来过,大家伙儿讨论得热火朝天。表面看是罗永浩和西贝吵得不可开交,实际上啊,这事儿把预制菜行业那些藏着掖着的问题全给抖搂出来了。
这事儿得从9月10号罗永浩发的那条微博说起。他说自己好一阵子没吃西贝了,那天跟同事下了飞机去搓了一顿,结果发现桌上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死贵死贵的。他当即就呼吁,国家得赶紧立法,让饭馆必须明明白白告诉顾客,这菜是不是预制的。这话一出来,立马就炸了锅,西贝的老板贾国龙也不含糊,很快就回应说,西贝没一道菜是预制的,还放话说要告罗永浩,这“预制菜大战”算是正式开打了。
9月12号晚上,罗永浩开了场直播,仔仔细细扒了西贝用的原材料。就拿西贝后厨的海鲈鱼来说,他念配料表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好几种复配水分保持剂,而且这鱼保质期居然有18个月。他就纳闷了,这哪是咱们老百姓理解的“鲜鱼”啊?他还强调,自己不是反对预制菜,就是看不惯那些饭馆,卖着预制菜却装成是现做的,这不是糊弄人嘛,消费者有权知道实情。西贝也不甘落后,敞开后厨想证明自己,还公布了13道菜的制作过程。可网友去店里一看,问题不少:肉夹馍的食材搁冷柜里冻着,有些菜是头天剩下的,就连给孩子吃的餐里,那西兰花都是冻了两年的。这一下,西贝更下不来台了。
随着这事儿越闹越大,预制菜行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也都露了原形。先说说行业标准,虽说2024年好几个部门一起发了通知,给预制菜下了个定义,但到现在也没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麻烦了,商家和咱老百姓对啥是预制菜的理解差得老远。商家觉得有些菜不算预制的,可咱们觉得,只要是提前加工过、做好了存着的,那就是预制菜。这种理解上的错位,让咱们点菜的时候心里直犯嘀咕,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到底是啥。
信息不透明也是个大毛病。现在也没规定说饭馆必须告诉顾客用了预制菜,好多商家就算用了也不吭声,问了还不承认。咱们花着吃“现炒”的钱,结果可能吃的是预制菜,这不是坑人嘛,咱消费者的权益都没地方说去。而且有些预制菜还不安全,有的商家用不好的材料,加工的地方又脏又乱,冷藏运输也跟不上,弄出来的东西质量没法保证,这也让咱们对预制菜心里打鼓。
在这事儿里,各方的说法也不一样。罗永浩就咬死了要让预制菜透明化,9月20号他又发文说,行业里对预制菜早就有个大概的定义了,完全可以在这基础上再弄细点,还说在不同的场合,自己对预制菜的接受度也不一样。好多消费者都挺罗永浩,咱就想消费的时候能多知道点信息,自己选吃不吃预制菜;但也有餐饮行业的人觉得,罗永浩把消费者的想法带偏了,没必要老纠结是不是预制的,更该关心食材安不安全、健不健康。
其实预制菜也不是啥坏东西,对餐饮行业来说好处不少。饭馆用预制菜,出菜能快点,人工成本也能降点,菜的味道也能保持一致;对咱们来说,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预制菜也能让咱吃饭方便点。但这行业想好好发展,就得把现在的问题解决了。
国家得赶紧把预制菜的标准和规矩定好,说清楚啥是预制菜、包括哪些、怎么做、得告诉消费者啥,让商家有章可循,咱消费者也能查得到;饭馆也得以咱消费者的需求为主,主动告诉大家菜是不是预制的、预制到啥程度,实实在在做生意,还能把预制菜的质量提上去,价格定得合理点,这样才能让咱信得过;咱自己也得多了解了解预制菜,别瞎琢磨,要是碰到商家不告诉咱实情,侵犯了咱的权益,就得勇敢站出来维权。
罗永浩和西贝这档子预制菜的纠纷,既是个坎儿,也是个机会。它把预制菜行业的问题都摆到明面上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预制菜行业肯定能发展得更健康、更规范,在餐饮市场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罗永浩炮轰预制菜# #预制菜行业乱象# #消费者知情权# #餐饮行业那些事#
来源:煊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