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天在公司应付老板,晚上回家想写点东西,刚坐下来老婆喊吃饭,孩子闹着要抱,转头就忘了这事。
说实话,咱们中年人搞副业,最愁的就是“坚持不下去”。
白天在公司应付老板,晚上回家想写点东西,刚坐下来老婆喊吃饭,孩子闹着要抱,转头就忘了这事。
以前我也这样,立flag说“每月写10篇文”,结果月底一篇没动。
后来我学乖了,把“写一篇文”拆成“每天写10分钟”,甚至“每天写3个开头”。
你知道的,10分钟真不算啥,哪怕饭后洗碗前挤挤,也能凑出来。
就像我现在,每天雷打不动的10分钟,坐在阳台的旧椅子上,
摊开本子就写,笔杆划过纸的沙沙声,比啥都提神。
其实很多人不是不想做,是不知道“具体做啥”。
说“要读书”没用,得说“早上7点,读《搞钱日记》第15-20页”;
说“要写作”白搭,得说“晚上8点,写300字的职场搞钱小技巧”。
我都是前一晚把第二天的事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手机背面。
早上睁眼摸手机,一眼就瞅见“运动10分钟:做50个开合跳”,根本不用想,穿好鞋就动。
脚底踩在地板上发沉,跳得喘气时看一眼墙上的钟,10分钟很快就过,
汗珠子滴在地板上的痕迹,就是实实在在的进度。
你知道的,咱们大脑懒,得骗它一下。我写作前有个习惯:泡杯浓茶,
把手机塞进客厅的抽屉里,再摸一摸桌上的钢笔。
茶香一飘进鼻子,手指碰到冰凉的笔杆,就知道“该干活了”。
之前没这仪式时,坐半小时还在刷手机,现在这一套下来,顶多一分钟就沉下心了。
就像运动前喝杯温水,喉咙里润润的,身体也跟着松快,比硬扛着开始舒服多了。
说实话,影响咱们坚持的最大敌人就是手机。
之前我写东西,手机放旁边,叮咚一声就想拿,刷着短视频半小时没了,老婆还笑我“假努力”。
后来我学聪明了,把手机调静音塞抽屉,再用iHour设个10分钟倒计时。
那滴答滴答的声音,跟催命似的,没写完绝不敢开抽屉。
桌上只留本子和笔,连零食都收起来,眼不见心不烦。
现在写起来,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清净得很。
咱们中年人过日子,得有点盼头。我专门弄了个红本子,
每完成一项就打个勾,一天下来勾满了,就奖励自己一罐冰啤酒。
拉开冰箱门,啤酒罐冒着凉气,“嘭”地拉开拉环,泡沫滋滋往上冒,抿一口透心凉。
这口酒下肚,第二天干活更有劲。
你别小看这奖励,就像给机器上油,不起眼,但能让你转得更顺。
其实目标这东西,最怕“假大空”。说“今年靠写作赚1万”,不如说“每月赚800,每周赚200,每天写够500字”。
我有个旧日历,每天完成任务就画个圈,月底翻一翻,密密麻麻的圈看着就踏实。
上个月我算过,每天500字,月底攒起来就是1万5千字,刚好够投3个平台。
指尖划过那些圈,心里清楚得很,这不是瞎忙,是在往目标挪步。
我这理工男以前特较真,写东西非得改到“满意”才发,结果一篇文拖一周,越改越没信心。
后来想通了,先写完再说。哪怕语句不通,错别字一堆,先凑够字数打个勾。
第二天回头看,反而能挑出问题,改起来也顺手。
说实话,偶尔偷懒也没事。上周我累得倒头就睡,没写东西,第二天补了20分钟,照样跟上节奏。
咱又不是机器,歇口气不丢人。
你知道的,中年人记性差,得靠工具帮衬。
我用iHour记时间,每天写多久、运动多久,一目了然;
用flomo记灵感,买菜时想到个搞钱点子,掏手机就记,省得转头就忘。
这些工具不用多高级,能帮你省脑子就行。
就像我桌上的旧台灯,光线不刺眼,晚上写东西时,暖黄的光打在本子上,舒服又踏实。
说到底,坚持不是靠毅力,是靠方法。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久,自然就有收获。
你有没有过明明想好好搞副业,却总被琐事打断的时候?评论区说说。
来源:幽默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