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4日,河南安阳一桩遗产纠纷案引发全网热议。8旬老人张建国(化名)去世后,其名下8套房产的分配方案被曝光:3套归非亲生小女儿张敏(化名),若三子拒绝该方案,则4套半房产将全部由张敏继承。这一“非常规”遗嘱不仅让三子质疑小妹“动机不纯”,更将养育之
01
老人去世留8套房 给非亲生女儿最多
2025年9月24日,河南安阳一桩遗产纠纷案引发全网热议。8旬老人张建国(化名)去世后,其名下8套房产的分配方案被曝光:3套归非亲生小女儿张敏(化名),若三子拒绝该方案,则4套半房产将全部由张敏继承。这一“非常规”遗嘱不仅让三子质疑小妹“动机不纯”,更将养育之恩与血缘亲情的冲突推向舆论风口浪尖。
据张敏向媒体提供的遗嘱及生前视频显示,张建国在立嘱时明确表示:“小女儿张敏虽非亲生,但自幼由我抱养,患病期间她从广东辞职返乡照顾,三子未尽赡养义务。”视频中,老人声音虚弱却坚定:“房子给敏敏,是我最后的心愿。”
张敏透露,自己出生仅13天便被张建国收养,此前一直不知身世。2022年,她因父亲胃癌晚期辞职返乡,独自承担起照料责任,而三位兄长仅在父亲病危时短暂探望。“去年做亲子鉴定时,我才知道自己是抱养的。”她哽咽道,“但30年的父女情,不是一张纸能否定的。”
面对遗嘱,三子张强(化名)情绪激动:“她说的全是瞎话!父亲生前账户被取走100多万,我们连流水都查不到!”他指出,遗嘱订立时三兄弟均不在场,且父亲晚年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谁能保证这不是被诱导或胁迫?”
张强透露,父亲名下除8套房产外,还有一张存有100万元的银行卡,但张敏拒绝公开资金去向。“她说钱用于父亲治疗,但医院账单加起来不到20万。”张强出示的银行流水显示,父亲去世前三个月,账户频繁发生大额转账,最终余额仅剩3.7万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张敏手中还有一份“补充遗嘱”。根据方案一,若三子接受其继承3套房,剩余5套由三子平分;若反对,则启动方案二——4套半房产归张敏,三子仅得3套半。“我本不想闹僵,但哥哥们连父亲葬礼都没让我参与。”张敏称,三子曾多次威胁她“滚出这个家”,甚至在小区内张贴大字报诋毁其名誉。
对此,张强反驳:“她根本没把我们当家人!父亲葬礼当天,她带着摄像机闯进灵堂,说要‘记录历史时刻’,这像话吗?”他强调,三子并非反对张敏继承财产,但“半数房产加100万存款,这分配比例太离谱”。
河南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分析,根据《民法典》第1133条,自然人可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若遗嘱形式合法,老人意识清醒且无胁迫,张敏有权继承房产。”但他同时指出,若三子能证明老人立嘱时存在认知障碍,或张敏存在虐待、遗弃行为,可申请遗嘱部分无效。
关于100万存款,专家表示:“若资金被用于老人治疗或生活开支,继承人无权追讨;但若被挪作他用,三子可通过诉讼要求返还。”他提醒,此类纠纷中,证据链完整性是关键,“银行流水、医疗记录、证人证言都可能成为胜诉筹码”。
事件曝光后,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支持张敏者认为:“30年如一日的照料,比血缘更珍贵!老人用遗嘱给了她最后的保障。”反对者则质疑:“非亲生女儿分走半数遗产,对三子公平吗?赡养是法定义务,不能作为索要财产的筹码。”
“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道德困境。”社会学家指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血缘是家族传承的核心,但随着收养制度完善,养育之恩的法律地位已逐步确立。“此案警示我们:遗产分配应兼顾情感与公平,避免将亲情异化为利益争夺的战场。”
截至9月25日,安阳市文峰区某社区已介入调解,组织双方进行首次协商,但因分歧过大不欢而散。张强表示,若调解无果,三子将联合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鉴定遗嘱效力并追查存款去向。张敏则回应:“我尊重法律判决,但哥哥们的态度让我心寒。父亲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我们反目成仇。”
这起遗产纠纷,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复杂与脆弱。当血缘的纽带与养育的温情发生碰撞,当法律的理性与情感的冲动短兵相接,我们或许更该思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人真正想留下的,究竟是冰冷的房产,还是一份被珍视的亲情?(来源:深港在线)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老人把房子给非亲生女儿,亲生儿子应该想想自己做了什么?
网友说:我妈和我姨也是,我姥现在能活着全靠女儿们一日三餐去送饭,她吃的药都是我买的,我舅巴不得她早点饿死,然后呢,并不妨碍宅基地、商铺全是耀祖一个人的~耀祖的儿子也是耀祖,小时候跟我姥一块吃饭睡觉直到上初中,现在春节回来不给奶奶拜年,哈哈~
网友说:女儿肯定照顾父亲比较好,但是自己不是亲生又有3个哥哥,这很难。
网友说:生病这几年,哥哥都没看过,分财产哥哥就出来了???
网友说:为什么不给儿子,就是儿子不尽孝,好好反思一下,谁陪在老人身边就给谁,天经地义。
网友说:老人被这个养女洗脑了!
网友说:老人需要照顾时人不在,分遗产了都在了,儿子大都指望不上。我同事也是,三个哥哥没人管,老人不在了争房子。
02
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坠机遇难
据澎湃新闻报道: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终年62岁。澎湃新闻从北京大学有关人士方面确认了这一噩耗。
与俞教授同机的还有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雷斯,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他们乘坐的小型飞机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地区的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无人生还。据悉,俞孔坚教授此行是在潘塔纳尔地区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先后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创办了国际获奖期刊《景观设计学》并任主编,并创办了国家甲级设计机构土人设计Turenscape。
2012年他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ASLA Fellow);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世界风景园林联合会授予的最高荣誉——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奖,表彰其“为改善社会和人居环境、提高人类福祉作出了杰出而意义深远的贡献,并有力推动了学科和行业的发展”;2021年获世界生态哲学领域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最高奖“柯布共同福祉奖”(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
2023年获Cooper Hewitt美国国家设计奖;同年,俞孔坚从全球300多位被提名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世界景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界的最高奖、两年一位的奥伯兰德奖( Oberlander Prize),表彰其 “非凡才华、创造力和勇气,富有远见并完成大量城乡环境建成作品”。他曾分别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俞孔坚把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生存的艺术”,他的理论研究、教学及实践促进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他的代表作品有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河北秦皇岛红飘带公园、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大师,海绵城市的倡导者。太可惜了。
网友说:本科在图书馆翻出来过老师的书,关于海绵城市的设计和构想,对于城市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网友说:园林人泪目,很熟悉的一位老师。
网友说:这几年民航+小型飞机+直升机坠机的次数也太频繁了。
网友说:太可惜了!乘坐1958年产的小飞机,在那样环境复杂的地方,巴西方的安排真的太随意了,哎。。。
03
曝绍兴地铁深夜撞上保洁员致多人伤亡
据新黄河报道:新黄河记者近日获悉,浙江省绍兴市轨道交通2号线9月13日晚曾发生一起地铁列车撞上保洁员致多人伤亡的安全事故。
多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故发生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曾在全省交通管理系统内部分发传达一文件,内容提及该事故发生在9月13日23时30分许,致3人死亡1人受伤。
9月24日下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安全处工作人员表示,省里对此事已提级调查,事故具体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届时会在调查报告上统一对外公布。
9月19日下午,新黄河记者来到绍兴地铁2号线其中一个站点,一位保洁阿姨表示听说过此事,但事故并非发生在该站点。在绍兴地铁另一站点,两位保洁阿姨则告诉记者,这起事故她们有所了解,事故中的其中一位男伤员是地铁2号线的保洁员,同时也是地铁1号线一位保洁阿姨的亲戚,他受伤的部位在右脚,目前人还躺在医院里,赔偿工作尚未谈。随后,记者采访了2号线运营单位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绍兴市应急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均未得到有效回应。记者查询发现,绍兴市地铁2号线一期2024至2027年保洁服务项目由浙江亚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中标,该公司绍兴分公司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9月22日,记者在浙里办“民呼我为”平台以市民的身份向绍兴市交通运输局提问此起安全事故的相关情况。23日,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致电记者,称事故确实发生在13日,经他向市里了解得知,绍兴市政府目前已成立一个调查组,正在开展调查。24日下午,记者又以市民身份致电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安全处。工作人员称,绍兴市地铁2号线安全事故发生后,他们安全处接到了报告,至于事故相关具体信息,在事故调查报告尚未公开之前不能对外公布。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省里已经提级调查,按相关规定会在事故发生60日内出具事故调查报告,报批省政府批复以后再公布。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绍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为绍兴轨道交通城际线、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其中2号线是浙江省第二条GoA4级无人驾驶线路,于2023年7月26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10.8千米,共设车站9座,西起人民医院总院站,东至檀渎站,均为地下站;列车采用4节编组B型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千米/小时。
记者乘坐2号线时注意到,2号线每天末班车时间是22时30分和22时32分。按浙江省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内部传达的红色警示单内容提示,当晚事故发生时间,是在末班车结束后的非运营时间。(来源:新黄河)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最早报道这一事件的媒体9.14日就发了。没热度。
网友说:11天前的“新闻”,现在才披露。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才披露?但我会觉得,不错了,至少还披露了。毕竟,每年虽然会有一些大的,被大家看到了的事故对外公开披露,但也有一些发生在一些企业单位内部,没有被外人看到的事故,没有对外公开披露(但体系内部会有通报),哪怕这些事故也死了人。
网友说:非运营时间,列车还能跑么?而且让人家去保洁,怎么还发车了,这也太逆天了,前后调度怎么会这样?
网友说:谁是施工负责人谁倒霉,谁是当班行调谁倒霉。
网友说:跑测试没通知到位?
网友说:???非运营时间撞上保洁员???
来源:天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