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源在于,太多毕业生,还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学生”。 而今天的公司,只想招一个能立刻上手干活的“成年人”。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感觉被社会一脚踹开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学历贬值了,还是运气太差?
都不是。
根源在于,太多毕业生,还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学生”。 而今天的公司,只想招一个能立刻上手干活的“成年人”。
他们急需一种人——“低龄老员工”。
说白了,就是伪装成老手的年轻人。
第一,公司不是你妈,收起“学生心态”。
别再想着“我是来学习的”,没人有义务教你。公司花钱是买你的劳动力,不是给你交学费。
一个新人入职,就是团队的“短期负资产”。你的任务,就是以最快速度,让自己从“包袱”变成“战友”。
怎么变?
接到任务,别张嘴就问“怎么做”。自己先去搜、去想,拿出个ABC方案,再去请教:“领导,这事我想了三个办法,您看哪个靠谱?”
你看,同样是“不会”,后者就不是伸手党,而是一个带脑子上班的“准员工”。
没人喜欢巨婴,所有人都欣赏那个“看起来不费劲”的新人。
第二,“打杂”是建立“靠谱”人设的唯一机会。
让你一个名校生去复印、订盒饭,觉得屈才了?
太天真了。
对于新人,琐事,是你唯一能刷存在感、建立信任的“破冰船”。
我刚工作时,老板让全公司的新人一起整理一份客户资料,几千条,枯燥到爆。
别人都在抱怨,只有我默默把资料按行业、地域、合作潜力分了类,还做了个数据透视图。
后来,老板直接把我叫进办公室,问我愿不愿跟一个大项目。
你看,职场不信豪言壮语,只信结果。
你能把100件小事都办妥,领导才敢放心把大事交给你。“靠谱”,就是你在职场最硬的通行证,这张证,只能靠“打杂”打出来。
第三,收起你的玻璃心,工资一半是为你的情绪稳定买单。
被领导骂两句就想辞职?跟同事闹点别扭就彻夜难眠?
这种脆弱,在职场上是致命的。
记住,你的工资里,一半付给你的能力,另一半付给你的抗压性。没人有空照顾你的情绪。
脸皮要厚,心要大。被批评了,别急着委屈,先想怎么改。受挫折了,别到处诉苦,默默爬起来把事搞定。
所以,请告诉你的孩子:
别再幻想什么“钱多事少离家近”,也别抱怨内卷。
年轻,是你唯一的资本。主动去“伪装”成一个靠谱、专业、情绪稳定的“老员工”,是你唯一的出路。
刚开始会很累,像穿着不合脚的鞋奔跑。
但只要熬过去,那些“伪装”,就会长成你的铠甲。
到那时,你走的每一步,都会比别人更稳、更远。
来源:梦里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