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平县总工会始终坚守“职工娘家人”的初心使命,在上级工会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思想为帆、服务为桨、创新为舵,在强化引领、维权帮扶、文体赋能、关爱特殊群体等征程中勇毅前行,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西平实践,以优异成绩向河南省总工会百年华诞献礼
工会驿站,让每天在城市大街小巷辛勤工作的户外劳动者有了一个放松歇息的温馨港湾。
爱心早餐,不仅温暖了更多环卫工人的心,也在不断提升着城市的温度。
接连不断的技术比武、争先创优的劳动竞赛,赋能万千职工建功路。
工匠的奋斗故事、劳模的一线宣讲,在无数人的心田播下逐梦新时代的种子。
……
西平县总工会追时代之梦,寻突破之路,凝心聚力,饱蘸激情,浓墨重彩,一幅工运史上的壮丽画卷正随着时光徐徐展开。
今年,河南省总工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恰风华正茂,初心如磐再启程。
西平县总工会始终坚守“职工娘家人”的初心使命,在上级工会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思想为帆、服务为桨、创新为舵,在强化引领、维权帮扶、文体赋能、关爱特殊群体等征程中勇毅前行,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西平实践,以优异成绩向河南省总工会百年华诞献礼。
思想引领筑根基 劳模精神聚伟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奋进的源泉。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是工会组织必须履行好的政治责任。西平县总工会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上突出时代主题,多措并举打造“工”字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凝聚推动西平县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工会落地生根,引导广大职工筑牢纪律防线、夯实作风根基。
与此同时,着力擦亮“劳模品牌”,加大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力度。今年,鼎力杆塔公司的康东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成为全县职工学习的标杆。西平县总工会通过事迹报告会、线上平台推送、宣传专栏展示等多元形式,深挖劳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核,进一步激发职工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情;春节期间开展劳模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与慰问品,让劳模感受“娘家人”的温暖。此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县职工中营造出“崇尚劳动、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维权服务办实事 筑牢权益保障网
职工的需求在哪里,工会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工会组织被誉为职工群众的“娘家”,让职工实实在在体会到“家”的温暖,是全县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西平县总工会建强服务阵地、优化服务手段、打造服务品牌、构建服务体系,推动服务职工项目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助力职工生活品质提升,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平县总工会聚焦职工“急难愁盼”,织密织牢权益保障网。在困难职工帮扶中,该县总工会通过精准摸底建立档案,今年上半年,为68户困难职工家庭发放帮扶款物12.2万元,用“真金白银”缓解生活难题;以“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为突破口,推动269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及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让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有“法”可依;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护营商”活动,通过法律讲座、宣传资料发放、现场咨询等形式,提升职工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与生活。
文体赋能添活力 幸福指数节节高
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体的、现实的、生动的。
西平县总工会坚持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工作的奋斗目标,靠真情赢得认同,靠担当赢得尊重,靠实干赢得信赖,用工会干部的“实干指数”换取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西平县总工会以传统节日与重要节点为契机,打造系列特色活动。今年,“五一”期间,270名职工登上才艺展演舞台,用歌声、舞蹈展现新时代职工风采;“万发杯”职工篮球赛火热开赛,数百名运动员以球会友、增进协作;元宵节、端午节期间,600名新业态劳动者收到暖心慰问;趣味文体竞赛发放奖品、向环卫工人送上爱心物资……20余万元的慰问品,让“娘家人”的关怀直抵职工心底。
一场场活动、一份份温暖,不仅丰富了职工生活,更凝聚了团队力量,让职工幸福感在点滴关怀中日益升级。
特殊关爱暖人心 细微之处见真情
“心系职工办实事真情服务暖人心”“情系新业态筑梦夏令营”“服务职工聚力兴西”——在西平县总工会的办公室内,上个月新增的、承载着不同职工群体谢意的三面锦旗,无声诉说着一段暖心的“工会情”。
暑假期间,西平县总工会以“赓续红色工会领航”为主题精心筹备,为来自烈士子女、困难职工、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家庭的40名职工子女,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夏令营活动,专门把农民工的孩子从乡下接过来参加。工作人员紧随孩子的脚步记录成长瞬间;安排红色教育、军事训练与传统文化体验,给孩子一个在玩乐中收获成长的乐园;还针对不同职工家庭情况的子女安排不同的心理健康课,为他们幼小的心灵播撒下梦想的种子……其精准而贴心的服务,深深触动了不同行业职工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用三面锦旗,表达了对“娘家人”由衷的谢意。
不只是夏令营。
针对职工子女成长、户外劳动者保障等特殊需求,西平县总工会推出“定制化”关爱服务。“六一”儿童节,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子女捐赠学习用品与书籍;通过开设爱心托管班,免费为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带娃”,让200名职工子女通过既“托”又“教”的方式,在假期中快乐成长,解决了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的问题。
工会驿站更成为西平这座城市的一个温暖坐标。县总工会整合社会资源,利用临街商圈等场所建成35个工会驿站,配备便民基础设施。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实现8个驿站24小时开放、1个有工作人员值守的智慧驿站全天候服务。除了提供纳凉取暖、饮水热饭等基础服务外,还创新推出特色项目,增设爱心母婴室、清凉补给站、应急药品、图书阅览等服务,逐步升级为综合服务平台,覆盖3000余人,累计服务超6000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6月起,该县总工会在驿站内精心安排了健康关怀服务:每月10日,医护团队驻站义诊;每周二,心理咨询专家坐诊;夏季“送清凉”活动中,防暑物资与健康关怀同步送达。这种“健康体检+心理疏导”双管齐下的模式,全方位守护职工身心健康,推动驿站服务迈向标准化、规范化新台阶,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外卖员到快递员,从环卫工人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一份关怀都精准对接需求,让工会温情渗透到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
固本强基谋长远 创新发展启新程
强基才能固本,创新方能致远。
改革者进,创新者强。西平县总工会大力弘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钉钉子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抓基层、打基础、重服务,把改革创新成效转化为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彰显了工会组织“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使命担当,让工会工作的温暖阳光照进职工群众生活。
为全面提升基层工会干部的履职能力,上半年组织开展工会干部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县各级工会的130名工会干部参训。培训紧扣工会工作核心任务,设置“理论指引+业务指导”双轨课程体系,内容兼具指导性与针对性,由省市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围绕不同主题展开讲解。培训中互动氛围热烈,学员们踊跃提问,老师结合实际案例一一解答。全体学员以“学思践悟强本领”的态度投入学习,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职工的实际行动。
这是西平县总工会“强基固本”的一个缩影。
西平县总工会以基层工会换届为契机,今年以来完成133家基层工会换届,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活基层“神经末梢”;围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联合多部门开展技能竞赛,覆盖职工1600多人;在鼎力杆塔、万华畜牧等企业开展班组创新竞赛与技能大比武,1000余名职工在比拼中提升技能;规范经费管理,推动工会资金使用更透明、更高效,为工运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汗水洒满足迹,拼搏铸就辉煌。近年来,西平县总工会走出了一条躬身实干、挺膺担当、争先创优的闪光之路,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先后获得驻马店市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工作先进单位、驻马店市职工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驻马店市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驻马店市托育服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等荣誉。
毋庸置疑,西平县的工会工作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在全县树起了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
百年征程,砥砺前行;百年工运,薪火相传。西平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瑞杰表示,成绩面前不骄不躁,百尺竿头还需进步。新征程新挑战,站在河南省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的新起点,西平县总工会激情满怀,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和驻马店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扎实推进“五大行动”“十件实事”为核心抓手,推进工会工作守正创新,切实了解企业、职工所想所盼,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再立新功!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