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不是说节目就做不下去。只是少了个能即兴接梗的人。冷场的时候谁填。游戏垮了谁圆。这些事平时不显眼,没的时候才听得见回响。
沈腾录完《王牌对王牌9》第四期就走了。
剩下节目没他。
收视率这东西,现在得别人扛了。
也不是说节目就做不下去。只是少了个能即兴接梗的人。冷场的时候谁填。游戏垮了谁圆。这些事平时不显眼,没的时候才听得见回响。
观众习惯了一种节奏。突然抽掉一节。剩下的链子再怎么转,声音也不一样了。
综艺节目是人搭起来的场子。人在场在。人走场凉。谈不上好坏,就是个物理规律。
浙江卫视的灯光还是打得亮。游戏环节照样设计得吵。
但沈腾那个位置空了。空位置这种东西,摄像机绕不过去。
新一季《王牌对王牌》播了三期。
沈腾还在,多了几个剧组的人。
收视数字不难看。
但镜头切得让人头晕。嘉宾太多了,多到画面挤不下。每个人分到的时间只够露个脸。
乱。除了乱还是乱。
新一季的游戏选择让人沉默
传声筒你画我猜接歌词还是那几样
新加的竞技游戏和节目气质冲突
趣味性基本靠嘉宾硬扛
沈腾这次只是以亲友身份出现
但他比谁都卖力
以前不爱碰的竞技类环节现在主动上
给节目组撑足了场面
这种反差挺有意思的
明明不是固定成员却操着最多的心
游戏设计本身已经缺乏想象力
只能靠人的本能来填补
沈腾在场上折腾的时候
你会突然觉得这节目或许还能看
不过也仅仅是或许
沈腾撑住了前三期。
剪辑和游戏设置的问题在那摆着,没他真不行。
笑点会直接垮掉。
现在他退出剩下的录制,新来的这拨人压力可就大了。也不能这么说,那可能不止是压力,根本就是一场硬仗。节目收视率之前能稳住,往后还真不好讲。
关晓彤和宋亚轩留在新一季王牌家族里。
往季他们不算主力。
表演环节之外,基本在打辅助。
第九季播了这些期,两个人的参与度没怎么往上走。
沈腾要是不在。
节目节奏靠谁带,他们怎么融进去,这事真得打个问号。
金靖成了常驻,那股劲儿收不住了。
她好像把兴奋当燃料,每个角落都要无厘头地搅动一下。结果就是吵。网友看完第一期直接皱眉。
杨迪也让人意外。
本来指望他接沈腾的班,至少能扛点笑料。但他这次绷得太紧,完全不像是《hi6》里那个放得开的人。你甚至能看出他犹豫的瞬间。
沙溢和于洋的存在感,差不多被吞掉了。
不是他们没有表现,是节奏根本没留空间给他们。综艺感这东西,真不是人多就够的。
沙溢和于洋这两位常驻,干的是飞行嘉宾的活儿。
游戏里插不上手,场面也控不住。
观众期待的那点东西,始终没见着。
唐国强更像是个道具。
全场人捧着他转,拿他的年纪造梗。
这种设计透着股刻意的反差。
但节目需要的是劲,不是象征。
他的存在对内容没啥推动。
热闹是热闹,但也就止步于热闹了。
沈腾录完前三期就走了。
节目剩下的部分,是关晓彤和宋亚轩在扛。金靖和杨迪也来了,常驻。
他们得比之前更拼。
不是努力就行。《王牌对王牌9》的剪辑有点拖沓,内容也散。不对,不是散,是没剪出节奏。
真人秀剪不出主线,就等于没秀。
观众眼睛很毒,谁在状态谁不在,一秒就看穿。
现在压力全在新人这边。沈腾那种即兴的喜感,不是能复制的。也不能这么说,那可能不是喜剧能力,是观众缘。
节目组得在后期上多用点心了。镜头切得太碎,游戏环节又老套。笑点都靠杨迪和金靖硬撑。
他们不容易。
浙江台的综艺一直有这个毛病,流程重于内容。剪辑师好像特别舍不得删素材,什么都往里塞。
看到一半我就想快进。
关晓彤倒是比前几季放得开,能接梗了。宋亚轩还是老样子,乖,但没什么存在感。
其实节目组应该学学严敏,真人秀不是拼时长,是拼结构。
可惜他们没学会。
现在收视率还没崩,靠的是老粉丝的情怀。但情怀这东西,耗得快。
再这样剪下去,第五期可能就要崩盘。
金靖的夸张演技第一次看还行,看多了累。杨迪接话快,但一个人带不动全场。
节目组大概也觉得压力大。最近放出来的预告片花里,全是沈腾的镜头,虽然他早就撤了。
这操作挺有意思。
说白了,大家还是认沈腾。他不是嘉宾,是节目的呼吸节奏。
节奏没了,再多人也填不满。
希望后面能好一点吧。不然这季可能真的就水过去了。
围绕唐国强设计节目环节这件事,现在看来越来越像一场注定要冷场的努力。
那些不尴不尬的游戏和表演,除了让场面更干,似乎没有别的效果。
他需要的不是特殊照顾,而是被当成普通成员。
让他真正参与进去,和其他人一样玩起来,效果反而会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从第四期开始沈腾就不在了。
没有他的王牌对王牌,还有多少人会继续看。
来源:娱乐快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