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生相克”而非简单的“III型糖尿病”:一文读懂糖与阿尔茨海默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0:38 2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脑糖尿病’,也叫‘III型糖尿病’。”——这句话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它指的是,大脑出现了类似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使神经元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

Hello,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阿尔茨海默病是‘脑糖尿病’,也叫‘III型糖尿病’。”——这句话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它指的是,大脑出现了类似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使神经元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

科学研究确实发现,大脑葡萄糖利用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但问题在于:把这种复杂关系简单地贴上“III型糖尿病”的标签,就会让我们忽略掉更广泛的联系。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远不止一个能量利用障碍,而是涉及血管、炎症、基因乃至药物的多层互动。

换句话说,它们既能互相促进,也可能因为治疗出现“意外的保护”。这是一种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

“III型糖尿病”忽略了什么

医学界的“III型糖尿病”概念,最初是为了说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像糖尿病人身体一样,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利用障碍。

这一机制确实存在:大脑是能量消耗大户,体重只有2%,却要消耗约20%的能量。如果神经元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大脑必然会受到影响。

正是这个发现,让研究者注意到糖尿病和痴呆之间可能存在隐秘联系。

但是,这个说法只道出了一部分真相:它忽略了糖尿病通过血管损伤、低血糖、慢性炎症等多条通道影响大脑,也忽略了阿尔茨海默病反过来扰乱血糖的事实。

如果我们只把阿尔茨海默病称为“III型糖尿病”,就难以理解这种深层的双向关系。

相生:糖尿病如何增加痴呆风险

糖尿病不仅是代谢疾病,也是认知障碍的重要推手。它从多个角度影响大脑健康。

1. 整体风险上升与低血糖的急性伤害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痴呆的风险比普通人高约60%。

如果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发作,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再增加50%。

原因在于:大脑高度依赖葡萄糖供能,当血糖骤降时,神经元会直接受到损伤,记忆功能尤其脆弱。

2. 大脑能量供应不足

胰岛素抵抗不仅出现在肝脏、肌肉,也发生在大脑。

神经元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下降,长期处于“能量饥饿”,认知功能随之受损。

3. 脑血管受损

糖尿病患者常有血糖过高和血糖波动。

这会损害大脑微血管,使血流调节能力下降。

结果是大脑供血不足,氧气和营养输送受阻,记忆和思维功能进一步下降。

4. 炎症扩散与血脑屏障破坏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炎症状态。

它会削弱血脑屏障,让有害物质进入大脑,引发神经炎症。

神经炎症是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5. 阿尔茨海默病反过来影响血糖

研究发现,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即使没有糖尿病,也会出现空腹血糖升高,处于“前糖尿病”状态。

动物实验显示,大脑出现类似阿尔茨海默的病变时,血糖水平也随之升高。

更关键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基因APOE4,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让身体更难控制血糖。

这说明:同一个基因,既影响大脑健康,也影响代谢功能。

✅小结:糖尿病通过多条途径损害大脑,而阿尔茨海默病也可能反过来加重代谢紊乱。这是一种典型的双向互动。

相克:糖尿病治疗如何保护大脑

令人意外的是,部分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或疗法,经研究证实可对大脑产生保护作用,降低痴呆风险。

1. 二甲双胍:可能延缓认知衰退

作为最常用的降糖药,二甲双胍可以进入大脑。

有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痴呆风险更低,而停药后风险可能回升。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大脑炎症有关。

2.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更强的保护信号

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降糖和减重。

数据显示,服用者的痴呆风险更低,效果甚至优于二甲双胍。

目前,临床试验正在测试口服司美格鲁肽对轻度认知障碍和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

3. SGLT2抑制剂:可能比GLP-1药物更有效

新证据提示,SGLT2抑制剂在降低痴呆风险方面,可能优于GLP-1类药物。

它不仅降低血糖,还可能通过减少大脑炎症发挥作用。

4. 鼻内胰岛素:直接作用于大脑

研究人员尝试用鼻喷胰岛素绕过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大脑。

小规模试验显示,它可能改善记忆,减缓脑萎缩。

但这一方法的递送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5. 美金刚:从糖尿病药物到脑病药物

美金刚最初是为糖尿病研发的。虽然未能有效降糖,但后来发现它对大脑有益。

如今,它已经成为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常用药物。

这一经历提示:糖尿病研究的路径,可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突破。

✅小结:一些降糖药物和研究成果,正在意外为大脑健康提供保护屏障。

给每个人的5条护脑建议

理解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生相克”关系后,为大家总结以下5条简单可行的建议。

1. 管理好糖尿病:控制血糖,不仅保护心脏和肾脏,也能守住记忆。需避免“血糖稍高无关紧要”的误区,长期血糖异常会逐步累积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2. 避免频繁低血糖:规律饮食和合理用药,减少大脑急性伤害。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

3. 定期认知筛查: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关注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变化。实现认知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4. 关注全身代谢:血压、血脂、体重、腰围,都是大脑健康的信号灯。因此,需定期监测这些指标,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

5. 家族史人群更早干预:若家族中有人患糖尿病或阿尔茨海默病,35岁起就应关注血糖和认知变化。生活中可优先选择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精制糖、甜饮料摄入,通过早期干预降低代谢异常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命运。

用“III型糖尿病”来简单概括,并不足以解释两者的复杂关系。

真正的图景,是相生相克:糖尿病会推高痴呆风险,而糖尿病研究也可能为痴呆治疗带来新突破。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控糖=护脑!这是当下最现实、最重要的启示。

来源:健康美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