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充电协议就像老式水龙头,只有几个固定的档位(如5V/2A、9V/2A等),即使设备不需要那么大功率,充电器也只能提供这些固定档位,导致能量浪费和发热。
充电器的智能化进化:从固定功率到动态计算
1️⃣ 从“固定水龙头”到“智能水流”:PPS与AVS协议
传统充电协议就像老式水龙头,只有几个固定的档位(如5V/2A、9V/2A等),即使设备不需要那么大功率,充电器也只能提供这些固定档位,导致能量浪费和发热。
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可编程电源协议) 和 AVS(Adjustable Voltage Supply,可调电压电源) 则像智能水龙头,能够精确调节“水流大小”:
PPS:由USB-IF协会在2017年推出,作为PD 3.0的补充协议。它允许充电器在3.3V至21V之间,以20mV为单位进行精细的电压调节,并以每10秒一次的频率与设备通信,实现更智能化的充电管理。PPS协议由充电器负责电压的精准调节,而非手机内部电路,这有效降低了能量损耗和手机发热。
AVS:是USB PD3.2标准中引入的新机制,在标准功率范围(27W–100W)内工作,允许电压在9V–20V之间以100mV为最小步进进行调节。苹果iPhone 17系列采用的PD3.2 SPR AVS协议就属于此类。
它们的共同优点是精准匹配设备需求、提供更平滑的充电曲线、有益于电池寿命,并能适配更多场景。这使得充电效率更高,发热更少。
2️⃣为何此刻备受关注?小米与苹果的推动
小米:宣布小米17系列全面兼容100W PPS通用充电协议。这意味着即使使用第三方支持PPS协议的充电器,也能为小米17实现100W满血快充。小米将其称为“史诗级”升级,因为它打破了以往私有协议的壁垒,提升了兼容性。
苹果:iPhone 17系列支持了基于PD3.2 AVS协议的40W快充(其充电器峰值功率可达60W)。苹果选择了AVS,认为其在兼容性和稳定性上优于PPS。
两家巨头的行动表明,未来充电的趋势是采用更智能、更开放的统一快充协议,而不仅仅是追求更高的峰值功率数字。
3️⃣ 更深层的进化:软件定义充电器(SDC)与全模OTA
如果说PPS和AVS是“更强的大脑”,那么SDC(Software-Defined Charger,软件定义充电器) 则赋予了充电器“可成长的身体”。
以制糖工厂的AI小电拼为例:
软件定义:充电器的核心功能(如功率协商、电压/电流调节、安全管理)由软件控制和定义,而非固定的硬件电路。这就像传统收音机变成了智能手机App,通过软件更新就能增加新功能或支持新协议。
全模OTA:不仅支持软件界面更新,更能对充电协议、AI算法、功能逻辑甚至硬件逻辑进行无线升级。这意味着今天买的充电器,未来可能通过OTA支持明天才出现的新协议。
智能调度算法(如FluxAI自由流®):它像一位聪明的管家,不再按固定规则分配功率,而是实时监控所有接入设备的电量需求,进行动态分配,实现“按需供电”,最大化利用总功率,避免能量浪费。
关注协议支持:优先选择明确标注支持 PPS、PD3.2(或AVS)协议的充电器。这是未来兼容性的基础。
思考功率需求:不要盲目追求超高瓦数。对于多数手机,30W-65W 的PPS/PD协议充电器已能提供很好的体验。100W以上更适合为高性能笔记本或同时为多设备快充。
考量品牌与品质:选择知名品牌,确保安全可靠。好的充电器在用料、散热和安全保护上会做得更好。
留意多功能性:如果需要同时为笔记本、手机、耳机等设备充电,选择一个多口且支持智能功率分配的充电器会更方便。
充电技术的进化,正从单纯比拼功率数字的“马力竞赛”,转向依靠计算与算法实现更智能、更高效、更兼容的“效率竞赛”。PPS和AVS协议提供了精准控制功率的基础,而软件定义(SDC)和OTA升级则让充电器获得了持续进化的能力。小米和苹果等厂商的积极推动,正在让这些先进技术更快地普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本文是对@制糖工厂CANDYSIGN原文的解读。
来源:百科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