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白英回房后倒头就睡,直到一个时辰后才醒来,在床上发了一会呆,想着果娘进府后直接被她扔在屋里,还没去见过婆母,便起身穿衣。
第86章 忧心
苏白英回房后倒头就睡,直到一个时辰后才醒来,在床上发了一会呆,想着果娘进府后直接被她扔在屋里,还没去见过婆母,便起身穿衣。
茶儿一直守在外面,听到屋里传出动静,立刻进来伺候,先帮苏白英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又伺候她洗漱,打理好自己,苏白英吩咐道:“茶儿,去把果娘叫过来。”
“夫人稍等片刻。”茶儿人小动作却不慢,苏白英的话音刚落,她便立刻往外走。
她可是答应过老爷,要时刻跟在夫人身边,如今不得已离开一会,她恨不得立刻把人带过来,好缩短她离开夫人身边的时间。
苏白果安静的待在屋里,不敢有丝毫动作,就怕给自家三姐添麻烦,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况且她还是白吃白喝,怎么敢惹麻烦。
她可是听村里人说过,富贵人家规矩多,万一她出去乱走坏了规矩,被亲家夫人知道,暗地里给三姐眼色看,可就不好了。
干坐着也不是个事,于是她从小包袱里拿出一捆丝线,准备打络子。
得亏她临走前灵机一动,听说宋府有丫鬟婆子做事,那她在这里又不用做事,便想着带一些丝线过来,闲时打些络子贴补家用。
等茶儿敲门时,苏白果已经打好一个桃花样式的络子,正在收尾,听到敲门声,心下一喜,想来是姐姐醒来要见她了,放下络子,欢快的起身开门。
见是跟在姐姐身后的丫鬟,眼前瞧着比她高半个头,脸上却稚气未脱,想来跟自己差不多大。
认出她后,苏白果迫不及待的问:“可是姐姐醒了?”
茶儿没想到夫人的妹妹这般小,都没有自己高,也不知道多大了,相貌倒是与夫人有五分相像,就是皮肤比较黑,想来经常在外晒太阳。
不过乡下姑娘大多这样,心里这般想着,行动上更是找不出一丝错处,朝苏白果行了一礼:“见过苏姑娘,夫人已经醒了,请随奴婢前来。”
苏白果一听,果真是姐姐醒了:“麻烦姑娘带路。”
昨晚,娘可是交待她在宋府要客气有礼,不能给姐姐惹麻烦,苏白果牢牢记住。
茶儿见她只态度有礼,笑容温和几分:“好。”
苏白英正在吃红豆糕,这可是她怀孕后,婆母特意让厨娘做的,说是对孩子好,为此她这段时间经常吃。
“三姐,你还好吗?”她显然还记得苏白英之前离开时的模样。
苏白英柔柔一笑,朝她招了招手:“果娘快过来坐,饿了吧,先吃点糕点。”
家里的伙食苏白英非常清楚,哪怕如今条件不错,可节省惯了的人,哪舍得胡吃海喝。
早上她磕睡得厉害,倒是没想起此事,五妹怕是早就饿了,苏白果听话的上前,瞧着桌上精致的糕点,不争气的咽了咽口水。
桌上的点心看着就很好吃,她好想吃一口,又想到娘的交待,坚定的摇了摇头:“三姐你多吃一点,我...我不饿。”
苏白英拿了块糕点,往她手里一塞:“吃吧,厨房里还有。”
苏白果这才听话的吃起糕点,只是吃了一块,便停下动作。
见状,苏白英也不再勉强,起身整了整衣裳:“走吧,去老夫人那里坐一会。”
听说要去见宋老夫人,苏白果显得有些拘谨,不知道老夫人会不会嫌弃自己,不过既然来了,肯定要去见一见主人家,否则显得没礼貌。
到底没见过什么世面,终归有些胆怯,扯了扯苏白英的衣袖,小声问:“姐,老夫人好不好相处?”
苏白英好笑道:“放心,婆母很和善的。”
五妹这副样子,让她想起自己初见婆母那会,也如五妹这般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引得婆母不高兴。
脑子里幻想着听到过的各种惩罚,只是那些惩罚她一个都没有经历,如今想来有点好笑。
尤氏知道儿媳妹妹今天要来,早就吩咐厨房备好点心,只是在见到苏白果的刹那,尤氏心颤了颤,眼前这姑娘翻年已经十四岁,瞧着却像十一二岁似的。
见她跟在儿媳身后,一双清亮的眼眸,好奇的望着自己,心下一软,伸手招呼道:“好孩子,快过来坐。”
这要是她的女儿,怎么也不会养成这般模样,不怪英娘想把她接过来住。
此时此刻她不得不庆幸,英娘之前虽然黑瘦,个头却不矮,要是跟眼前姑娘似的,儿子怕是不愿意。
苏白英带着苏白果走上前:“母亲,这是儿媳五妹,名白果。”
苏白果见她面容慈祥,和村里的那些老人不同,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于是大着胆子上前见礼:“见过亲家夫人。”
她接下来要在府里久待,可不能没有礼貌。
呦,还是个有礼貌的小丫头,尤氏暗自点头,苏家虽然穷了点,在教养孩子这块没得说。
见微知著,尤氏话里也多了几分真心:“瞧这孩子瘦的,肯定没吃饱饭,此时还不到饭点,先吃块糕点填填肚子。”
苏白果看了眼自家三姐,见她点头,这才走到尤氏跟前,听话的拿着糕点吃了起来。
“坐下慢慢吃。”府里除了族里的小孩会过来玩,平时可没有孩子来玩,尤氏对苏白果的到来挺满意。
“母亲,儿媳最近越来越嗜睡,这样会不会不太好。”苏白英想起今早发生的事,有些担心,便想问一问婆母。
虽说婆母生育经验没有她娘多,好歹也生过两胎,总比她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强。
“如今可会不舒服?”尤氏一听,这还得了,立马关心的问道。
如今孩子的事,可谓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闪失,听到儿媳说的话,立刻着急不已。
再说儿子刚出远门,她更加要护好儿媳和她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否则等儿子回来,她都没脸见他。
“没有不舒服,先前早起时,刚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就很想睡觉,特别没精神。母亲这种反应正常不?”苏白英不解的问道。
第87章孕期有异
尤氏虽说一把年纪。可她对这方面的事,也不怎么懂,更没听过谁怀孕有这种反应,倒是常听人说,谁家小娘子怀孕后,口味变得奇奇怪怪,也有人吃什么吐什么。
对此她也是糊里糊涂的,想不通又怕出问题,连忙喊道:“嬷嬷,去请柳大夫,要快。”
语气里的急切,任谁都能听出来。苏白果见状吓得糕点也不吃了,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苏白英,满脸担忧,黑瘦的小脸皱巴成一团。
苏白英看到后,好笑得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担心。
虽说不懂为何会这样,但她身体此时却没有任何不适,想来应当没事,这般想着,她便出声安慰:“母亲,别担心,问题应当不大。”
“英娘,不舒服要说出来,可别闷在心里。”尤氏想着她年轻不懂事,不放心的叮嘱道。
孩子还在肚子里,看不见摸不着,要是在肚子出点事,外人还真察觉不到。
“母亲放心,儿媳心里有数,这也是头一回发现。”苏白英点头保证道,之前一直睡到自然醒,倒是没有发现。
她肚子里这一胎,虽然怀得容易,养胎却不容易,如今更是出现这种现象,不知是好是坏。
婆媳俩忧心忡忡的坐在椅子上等着大夫到来,苏白英本来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坐在椅子冷静下来,觉得自己托大了。
要是真有什么,她可承担不起,孩子对她来说可谓相当重要,这可是她后半辈子的依靠。
“你听进去就好,一切等柳大夫把完脉再说。”尤氏见她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也松了一口气,这要不听劝,那她孙子可就危险了。
柳大夫很就被张嬷嬷请来了,说来也巧,她要是晚一会,柳大夫就要出门采药,而他这一出门,没有两三天可不会回来,为此张嬷嬷庆幸不已。
尤氏看到柳大夫的身影,把事情快速的说了一遍:”“柳大夫,快看看老婆子的儿媳身子可有不妥之处,她最近特别嗜睡,且没睡够就没精神,这是怎么回事?”
尤氏心慌意乱的,生怕来之不易的小孙孙,一不小心就夭折,望着柳大夫的眼神殷切至极。
柳大夫本打算出门采药,却不想临走前被宋府下人喊住,只说夫人不太好,具体又说不个所以然。
只得匆匆忙忙往宋府而来,如今听到尤氏所说的状况后,他反而不怎么急,不慌不忙的放下药箱:“宋老夫人稍安勿躁,待老朽把个脉。”
柳大夫拿出脉枕,放在小方桌上,先看了眼苏白英的脸色,脸色不似上回红润。
苏白英见状连忙把右手放在脉枕上,方便大夫把脉,她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在意,苦了十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吃喝不愁,当然爱惜不已。
茶儿极有眼色的从怀里拿出一张帕子,盖在苏白英手腕上。
柳大夫撩起眼皮,扫了眼她暗哼一声,把手搭在苏白英手腕处,静下心来认真把脉。
尤氏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柳大夫的一举一动,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端倪,只可惜柳大夫神色自若,尤氏在他脸上看不出任何不妥。
苏白果更是站在苏白英身边,双手紧握,满脸紧张的看着大夫把脉,连呼吸也下意识的放轻。
片刻后,柳大夫示意苏白英换一只手,苏白英听话的把左手放在脉枕上,心里七上八下的,一些不好的想法,不受控制的涌入脑中。
苏白英越想心越乱,就在她眼眶不自觉泛红时,柳大夫收回把脉的手,顺势捋了捋胡须。
在众人屏息凝神中,慢悠悠的开口:“宋夫人这种情况并不是生病,而是少时食不裹腹导致的内里空虚,后来调养过一段时日,只是时间尚短,怀孕后月份越大这种情况越明显。老夫写张调养身子的方子,好好调养问题不大。”
这种情况在乡下比较常见,柳大夫说的轻描淡写,尤氏却听得揪心不已,她的大孙子身子骨本就差,如今儿媳的身子也不争气,幸好发现的早,往后好好调养吧。
尤氏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早知儿媳肚子如此争气,身子骨却不争气,就该把她身子调养好,再怀孕,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事,唉!千金难买早知道。
苏白英听后,狠狠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悬着的心终于落到实处,只要有办法解决就好,起身朝柳大夫行了一礼:“多谢柳大夫,那就麻烦你了。”
尤氏回过神来,跟着附和:“辛苦柳大夫了。”
说完朝张嬷嬷使了个眼色,张嬷嬷立马会意,转身朝里间而去。
柳大夫开好方子,交给一旁的茶儿:“宋夫人按此方子服用半个月,情况好转便可停下。”
苏白英想着又要喝苦药,眉头紧蹙,不过为了孩子好,再苦也不退缩:“好。”
柳大夫见事情交待好,便收拾好药箱。
尤氏对柳大夫尊敬更胜从前,对方三番两次出手,往后可能还要麻烦他,尤氏半点不敢怠慢,从张嬷嬷手里接过荷包,起身亲自递给他:“多谢柳大夫,小小心意,还请收下。”
柳大夫看了眼不大的荷包,欣然收下:“宋老夫人客气了,告辞。”
尤氏笑着点头:“好,嬷嬷送一下柳大夫。”
柳大夫离开后,尤氏看着苏白英的肚子,叹了一口气,她的小孙孙可真不容易。
“英娘,往后好好休息吧。”
尤氏不放心的交待道,看了眼瘦弱的苏白果:“五姑娘,也让厨娘炖些药膳调养一下。”
尤氏未嫁之前,家中情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过得不错,嫁人后更是越过越好,从未受过苦。
也听说过穷苦人家,常常会吃不饱,这也是她捐赠银钱给青山寺的原因,只是从未接触过罢了。
说亲时她就知道苏家条件不好,可她见苏大山和陈氏都是勤快之人,想着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看来,是她想的太简单了。
苏白英听到婆母的话,恭敬的朝她行了一礼:“多谢母亲。”
第88章行事有度
苏白英万万没想到,婆母会说出这样的话,此时此刻婆母在她的心里,形象立刻高大起来。
苏白果听到尤氏刚才的话,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跟着道谢:“谢谢亲家夫人。”
她虽然年纪小,可也常听村里妇人数落婆婆如何搓磨她们,打骂都是轻的,一个不顺心,就罚不许吃饭,此时此刻她不得不承认,三姐的选择没有错。
尤氏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儿媳怀孕如此辛苦,若还斤斤计较,恐她心里不舒服,要是气出个好歹得不偿失。
而她冷眼瞧着,儿媳心里有家人,却行事有度不糊涂,自家也不差这点东西,不防大气一些。
尤氏摆了摆手:“一家人无需客气,往后当心些,时辰也不早了,你俩就在这里用膳吧。”
苏白英看了眼苏白果,笑着应下:“好。”
三人和和乐乐的用过午膳,苏白英带着苏白果告别尤氏,回到清风院。
苏白果见自家三姐一边吃着药膳,还要喝药调理身子,看得她心疼不已,回到清风院后,带着哭腔道:“三姐,你辛苦了。”
自三姐嫁入宋家后,又是给大哥二哥安排差事,又是给七弟八弟安排私塾念书,说着简单,没想到背后却付出这么多,她看着都觉得难受,三姐却面不改色的吃完。
苏白英诧异的看向她,没想到这丫头如此心细,摸了摸她脑袋:“好啦,随我来书房。”
苏白果红着眼,不明所以的跟着她进书房。
“果娘,三姐让你来宋府是有目的,接下来你下午来书房学认字。”苏白英走进书房,拿起书严肃的说道。
她这般辛苦付出,为家中姐妹考虑众多,也是想让家中兄弟姐妹往后能过上好日子,不必事事依靠自己。
只有其他兄弟姐妹全都成长起来,扩宽眼界,她往后的日子才会清静自在。若家中姐妹只有她一人过得好,久而久之,这日子可平静不了。
苏白果惊讶的张大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本以为来宋府是照顾怀孕的姐姐,没想到是因为这个,眼眶瞬间红了,哽咽道:“三姐....谢谢你。”
苏白果感觉喉咙像塞了团棉花,什么话也说不出口,没想到有一天,她能以女子之身学习认字,这个恩情她这辈子都还不清。
苏白英认真道:“认真学,六妹和九妹就交给你了。”
姐妹几人一视同仁,如此往后嫁人才有选择的余地,否则嫁给庄稼汉,一眼看到头的日子,连点念想都没有。
苏白果显然也想到了这些,点头坚定道:“好。”
三姐怀着身孕为她铺路,自己可不能拖后腿。
接下来的日子,苏白果跟着苏白英学习认字。态度认真极了,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她得抓住。
尤氏听到后,眯着眼睛笑了,她这儿媳头脑清晰,明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这个道理,如此她就放心了。
时间悄悄流逝,苏白果已经在宋家住了一个月,这段时间好吃好喝的,整个人变得大不相同,像抽条的稻穗,成熟稳重。
这天午膳刚过,门房来报,苏大老爷在府外求见,苏白英闻言,让人把苏玉林请进府。
前院偏厅内,苏玉林坐在椅子上等着苏白英的到来,眼神时不时往门口瞟去,远远看见苏白英挺着微凸的小腹朝这边走来,他立刻起身上前,关心道:“三妹,身子可还好?”
苏白英带着苏白果进来:“很好,谢谢大哥关心,坐下说。”
苏玉林坐下后,才把目光看向大变样的苏白果,五妹来宋府一个月,看着比之前高了不少,不禁感叹宋府的水真养人。
“五妹比离家前高了不少。”
苏白果心想,能不高么,亲家夫人让厨房天天给她做调理身子的药膳,她吃了那么多好东西,要是一点变化都没有,岂不是对不起那些进了她肚子里的好东西。
苏白英小心翼翼的坐好,这才看向苏玉林,问道:“大哥,可是家里有事?”
五妹住了这么久,大哥都没来看一下,此时前来肯定是有事。
苏玉林闻言,唇角不自觉上扬,一看就知是好消息。
“你嫂子有身子了,还有玉河岳家那边希望把成亲的日子提前,娘让五妹回去。”
苏玉林言简意赅道,再说五妹在宋府待了这么久,也该回家了,苏白英听说大嫂怀孕,想着自己很快就要做姑姑了,眼底笑意蔓延:“恭喜大哥,嫂子身子可还好?”
说起这事,苏玉林憨厚的脸上,露出傻傻的笑:“你嫂子除了总想吃酸的外,其他一切都好。”
苏白果听说大哥是来接自己回家的,心里有丝不舍,不过她已经在宋府待得够久,如今家中有事,她肯定是要回去的。
“那就好,二哥再有两个月就到日子,如今怎么提出这样的要求?”苏白英转而问起苏玉河的事。
“说是为了省些口粮,爹娘商量过后觉得没什么,便同意了,日子定在十天后。”
反正都要嫁过来,早点晚点没区别,如今家中宽裕,这点口粮还是有的。
苏白英没想到是这个理由,不过想想也有道理,她们家往年这个时候,早已没有余粮:“好,我知道了。”
看了一旁的苏白果:“大哥你先回铺子,晚些时候我让人把五妹送过去。”
闻言,苏玉林端起茶水喝了一大口,起身道:“好,那我先走了。”
再不走,等会被掌柜发现他不在,肯定会不高兴。
目送大哥离去,苏白英看着长开不少的苏白果,交待道:“果娘,回去后每天也要抽时间看书,不可懈怠。”
“嗯,三姐放心。”苏白果重重点头,这些东西是她改变命运的根本,若自己不努力,谁来替她努力?
这段时间在宋府住着,富裕人家过得日子,与穷苦人家过的日子,可谓是天差地别。
苏白英见她如此听话,暗自点头,身为姐姐管不了她一辈子,一切都得靠她自己。
第89章思念
下半晌,苏白英便让茶儿把苏白果送到杂货铺,闲下来的苏白英,坐在书房里翻看宋清淮的书信,摸着信纸上的字微微出神,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真快,夫君已经离开一个月了。
除了每隔五天寄封信回来外,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他在人生地不熟的县城习不习惯,摸了摸圆滚滚的小腹,自言自语道:“也不知你们的爹爹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
说完陷入沉思,忽然放在小腹上的手,没有预兆的动了一下,虽然很轻微,苏白英还是感觉到。
“呀...”苏白英立刻惊呼出声,肚子里的孩子竟然动了,就好神奇。
守在门外的茶儿听到声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立刻紧张推门进来:“夫人,出什么事了?”
苏白英看向进门的茶儿,满脸温柔道:“孩子刚才动了下。”
手还放在肚子上,期待孩子的回应。
茶儿自从苏白英怀孕后,为了能更好照顾她,专门与府里的老人请教过怀孕事项,如今听到苏白英的话,高兴的恭维道:“小主子真机灵。”
“那可不,我得写信告诉老爷。”孩子第一次胎动,这么有意义的时刻,必须得告诉夫君,让他跟着高兴高兴。
说干就干,苏白英立刻起身动手研墨,不过她如今的身子重,远不如从前轻盈。
茶儿见状毛遂自荐道:“夫人,奴婢来吧。”
苏白英看了眼隆起的肚子,确实不太方便,也不坚持:“行吧。”
茶儿没做过研墨的活计,不过这难不到她,只见她拿起墨条,学着苏白英从前的样子慢慢研墨。
苏白英在一旁看见后,夸了句:“不错。”
茶儿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是夫人教的好。”
茶儿无比庆幸自己能在夫人身边做事,主子脾气好,从不打骂下人。
有个跟她一起被卖的同村伙伴,前不久在镇上看见她,听说经常被主子打骂呢。悄悄地撩起衣袖给自己看,细瘦的手腕布满伤痕,瞧着恐怖极了。
对于茶儿的心理活动,苏白英并不知晓,专心致志的给宋清淮写信。
而被她惦记的宋清淮,此时刚从外面回到客栈,张成跟在他身后往里走。
伙计看见俩人,热络的上前招待:“宋老爷,是在大厅用膳,还是小的端到房里去?”
宋清淮清润的脸上,冒出些许胡茬,神色有些疲惫,听到伙计的问话,客气道:“麻烦伙计送到房间来吧,先提些热水上来。”
“好嘞。”伙计笑眯眯的应下,瞧这热络的态度,显然认识的时间不短。
宋清淮在此处客栈住了整整一个月,客栈里的伙计都认识他。
宋清淮回到楼上客房,张成紧跟着进屋,给他倒了杯水,出声询问:“老爷,店铺已经修整好了,何时启程回七里镇?”
已经离府一个月,该办的事也办好了,有经验的掌柜和伙计明天就到县城,他们是时候准备回去了。
“再过几天吧,有夫人的信吗?”宋清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方才回答道。
“夫人的信还未到,许是在路上耽搁了吧。”张成不确定的说道。
宋清淮点点头,有些想念家中的小娘子,也不知孩子有没有闹她,想着便有些出神。
张成见状,识趣的闭嘴,老爷又在想夫人了,以往那个无欲无求的老爷,自成亲后就一去不复返。
“咚咚咚……”的敲门声打破一室宁静,张成立马上前打开房门,见伙计提着热水,侧身让其进来。
宋清淮靠坐在木桶上,闭眼放松,又想起大姐的事,一时不知如何解决,罢了,到时回去问下母亲的意见再说吧。
清晨的空气清新又宜人,枣树村大树底下。
几名妇人聚在一起闲聊,看着苏大山家的方向指指点点的,柳氏看着其他几人,幸灾乐祸道:“大山家的老二今天娶亲,而他要娶的竟是梧山村钱家的闺女,啧啧啧,这下有好戏看了。”
苏家老二自苏白英嫁进宋家后,可是有许多人想把自家侄女或亲戚介绍给他,可惜陈氏还没来得及相看,就被毫不相干的钱家截胡了。
如今听说有好戏看,秉着你不好,我就高兴的原则,众人都想知道柳氏口中的好戏是什么?
“柳氏,你知道怎么回事啊,快说说是何情况?”张氏手里端着刚洗好的衣裳,本来只想过来打声招呼,却不想听到新鲜事,索性放下手中木盆,打算洗耳恭听。
“是呀是呀,快说说呗。”金氏跟着附和,金氏家中有人做早膳,无所事事的她,就喜欢到大树底下说三道四。
尽管这个消息她已经听过好几回,再次听到时,还是兴奋不已。
柳氏在村里有个外号,人称大嘴巴,且消息灵通,苏玉河岳家在七八里之外的梧山村,许多人连听都没听过这个地方,柳氏却能打听出来,可见其打探消息的能力。
柳氏站在树下,身边围满了看热闹的妇人,一手叉腰扫了众人一圈,抬了抬下巴:“梧山树钱家在他们村可出名了,知道什么原因吗?”
众人摇摇头,她们连听都没听过,怎么可能知道钱家的事。
柳氏满脸得意继续说道:“这钱家媳妇生孩子这块跟陈氏有得一拼,不过她比较倒霉,足足生了七个闺女,才得了个宝贝疙瘩,而玉河要娶的是钱家老三,大伙说说,这样人家出来的闺女,娶进门后,若是生不出儿子,可不得有好戏看了嘛。”
陈氏能生,还一连生了五个带把的,那些看不起她出身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她坏话。
许多连两胎都生闺女的小妇人,都会被婆婆刺上一句:‘连陈氏都比不上’。
尽管大伙心中有气,可陈氏能生是事实,她们确实比不了。
“哦~”有明白的妇人,发出了然的声音。
也有那年轻些的妇人,不明白其中的关键,不解的问道:“这里面有何门道?”
第90章未归
年长的妇人听到这话,神秘一笑:“这你就不懂了吧,那姑娘很有可能和她娘一样。”
还是头一回听说这事的小妇人,惊的瞪圆了一双小眼睛,有那么神奇吗?她咋没听说过。
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在家忙碌的陈氏毫不知情,今天是老二娶妻,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已经办过几次喜宴的陈氏毫不生疏,井井有条的安排着各项事情。
这时门外来了一辆骡车,苏白桔看到后,还以为是三姐回来了,因为只有她每次回来都坐骡车。
气派的骡车,看的她羡慕不已,因为她还没坐过骡车,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滋味,高兴的朝屋里喊道:“娘,三姐回来啦!”
陈氏闻言从后屋转出来,看到门口果然停了辆骡车,车夫是位四十来岁的汉子,跟着女婿来过两回。
陈氏快走两步来到骡车旁,朝车厢内喊道:“英娘。”
车夫见状朝她行了一礼,客气有礼道:“见过亲家夫人,夫人身子不便,差老奴前来送礼,还请亲家夫人体谅。”
陈氏神色一僵,立即笑呵呵的附和:“无防,一切以身子为重,老三过来搬东西。”
陈氏本想跟女儿拉近一下关系,没想到她却没回来,心里有些不以为然,怀个孕而已,哥哥娶亲这般大的事,就派了个下人送礼回来。
尽管心里不舒服,可她不敢表现出来,生怕传到女儿耳中,以后不管娘家人的死活。
苏玉风听到娘的喊声,立刻来到院子外,和车夫一起把车厢内的东西搬进屋里。
骡车进村,引得不少人前来观望,看到不是苏白英回来,有好事者立刻大声问道:“玉林娘,你家英娘咋没回来,不会是瞧不上她二嫂吧?”
“呵呵,这也说不定,听说钱家女儿专生姑娘。”有人刚从大树旁经过,听了那么一嘴,立刻添油加醋道。
陈氏听得心里一个咯噔,这事不会是真的吧,不过钱氏立马就要嫁进苏家,就算是真的,也没有反悔的余地,想罢,沉着一张脸骂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谁再敢胡说八道,我就撕烂她的嘴。”
要不是今天是个好日子,她一定不放过传出这话的人,这是看不得她家好过,专门说这些话来恶心自家。
院外的人,听到陈氏放的狠话,立刻作鸟兽散,生怕陈氏逮住她们,让她们交出说这话的人。
陈氏尽管在心里安慰自己,是她们胡说八道,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
“亲家夫人,府里还有事,老奴就先告辞。”车夫搬完东西后,立刻提出告辞。
“吃过午饭在走吧。”陈氏开口挽留道。
这毕竟是宋家的下人,若是不留饭的话,怕人心里不舒服。
“不用。”显然车夫说要走,并不是说说而已,离开的步伐毫不疑迟。
王氏来苏家帮忙,也听到她们的话,见陈氏面色不愉,看在邻里邻居的份上,出声宽慰:“玉林娘,那些人的话可不能放心上,也不知是谁这么缺德,这姑娘还没嫁过来,就开始败坏人名声。”
“一群得了红眼病的人,别让我知道谁传出来的。”陈氏听她这样一说,也反应过来,这是眼红她家过得好呢,只是这话却在她心里生了根。
“英娘怎么没回来?”王氏刚才可是听到桔丫头喊三姐,怎么没看到人。
陈氏心里有些不舒服,却没有表现出来,强颜欢笑道:“英娘怀孕不便出行,让人送了些礼回来。”
想当年她怀着身孕还要下地干活,还要去镇上给人浆洗衣裳,哪有这么娇贵。
王氏想到宋员外的年纪,点头附和:“那倒也是,毕竟是宋家将来的小主子,这要是有个万一,可不得了。”
宋员外不会生的事,她也听人提起过,只是很少听说有男人不会生的事,她也就没放在心上,不过宋员外前头夫人,没留下一儿半女却是真的。
陈氏鼻子里哼气,却没回答王氏的话,王氏没得到回应,便没在多言,身为过来人,她看得出来,陈氏自女儿嫁入宋家后,便有些不一样了。
只是她一个外人,也不好多管闲事,反正与她无关。
苏白桔没看到苏白英回来,难过了一下下,又跑到后院里喂鸡了。
苏玉祥去私塾念书后,家里的几只鸡就由她负责,可不得好好伺候它们,毕竟鸡蛋的味道,她最喜欢了。
热热闹闹的一天,在傍晚日落时分归于平静。
翌日,钱三丫得知苏家那个嫁到宋家的大姑子,竟然没有回来时,心中有些不满,她为什么没回来?是看不上自己吗?
不过她刚嫁进来,还没在婆家站稳脚跟,什么也没表现出来。
一眨眼来到了苏白英生产之日,树上蝉鸣之声,听得众人心焦不已。
“啊....”屋里人一声接一声的呼痛声,清晰的传入屋外之人耳中,宋清淮整个人都僵在原地,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看向一旁的尤氏,语无伦次的问道:“母亲,可有法子减轻一些痛楚?”
尤氏也担心儿媳的身子,毕竟双胎不好生产,可听到儿子说的傻话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瞧瞧他说得是什么话:“淮儿,别杵在这儿,坐下耐心等待,这才刚开始。”
宋清淮在原地转圈圈,根本静不下心来,毕竟屋里呼痛的人,是他放在心里的小娘子。
小娘子正在给他生孩子,娘子的肚子大的让他心惊,生怕有个万一。
宋士诚坐在一旁,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没出息。”
尤氏没忍住刺道:“当初不知道是谁,听到孩子的声音后,就晕了过去。”
尤氏想到儿媳是双胎,她也怕有个万一,吩咐一旁的张嬷嬷:“你去把柳大夫请来,让厨房把参汤备上。”
“是。”张嬷嬷得到吩咐后,立刻朝外走去。
府里马上就要添两个小主子,她跟在老夫人身边多年,自是知晓主子为此操了多少心。
如今总算得偿所愿,只差最后一步,而夫人能否挺过这生产大关,也尤为重要。
这般想着,她脚步越发快了。
苏白英生双胎能否顺利?又会有何事发生?精彩明日继续……
来源:九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