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兰德只排第26?别急着骂,先想想他去年到底踢了几场硬仗。”——这条热搜刚蹦出来,评论区直接炸成两派:一派喊“黑幕”,一派冷笑“活该”。
“哈兰德只排第26?别急着骂,先想想他去年到底踢了几场硬仗。”——这条热搜刚蹦出来,评论区直接炸成两派:一派喊“黑幕”,一派冷笑“活该”。
点进来的人,多半心里都憋着同一句话:如果连进球机器都进不了前二十,这奖到底在评啥?
先把情绪摁住。
官方公布的倒序名单里,挪威人确实挂在第26,比阿森纳后腰赖斯还高一位。
听起来离谱,可数据摆在那儿:上赛季曼城欧冠止步八强,哈兰德两回合对皇马0射门0射正;联赛对利物浦、阿森纳、切尔西合计4场1球;国家队欧预赛踢卢森堡、塞浦路斯刷爽了,一到附加赛就被苏格兰闷死。
评委眼里,这种“虐菜稳、硬仗隐身”的赛季,直接拉低了印象分。
别忘了,100名记者里,欧洲记者占六成,他们现场看完比赛就打分,印象分比Excel表格更管用。
再看同档的赖斯。
枪迷可能也觉得委屈:英超争冠拼到最后一轮,赖斯对曼联补时绝杀,对利物浦单场14次夺回球权,欧洲杯八强战加时还在冲刺。
可问题也明显:他踢了53场比赛,只有5球3助,评委把“决定性”三个字看得很死。
后腰想进前二十,要么像卡塞米罗那样带着欧冠冠军,要么像坎特那样用世界杯封神。
赖斯两手空空,第27算客气。
倒序名单里还有更刺眼的:范迪克第28,年龄直接写在脸上;维尔茨第29,药厂赛季不败+德国杯,可欧洲杯没踢;奥利塞第30,拜仁新援连主力都没稳。
四个人加起来,欧冠淘汰赛进球0,国家队大赛进球0。
评委其实把话挑明了:2025金球,先看你在四月、五月、六月干了什么。
夏天没比赛,春天没爆点,秋天就只能陪跑。
那谁还在安全区?
贝林厄姆、姆巴佩、梅西仨人没公布名次,但赔率已经倒挂:贝林1.65,姆巴佩3.2,梅西8.0。
贝家的优势简单粗暴:西甲+欧冠双冠,欧冠淘汰赛5球4助,对拜仁两回合独造3球,对巴黎次回合补时绝杀。
更狠的是,他直接踩着哈兰德上位——半决赛首回合,贝林抢断罗德里后助攻维尼修斯,那球被记者反复剪进高光,哈兰德全场触球9次,对比惨烈。
评委也是人,看完直播,笔就偏了。
姆巴佩则靠欧洲杯续命。
法国止步四强,但他对葡萄牙加时奔袭50米造点,对荷兰小组赛梅开二度,5球2助拿下金靴。
巴黎没欧冠,法甲又被扣“水联赛”帽子,可大赛个人表现拉满,记者愿意给“孤胆”加分。
梅西更微妙:美职联常规赛东部倒三,可美洲杯决赛踢满120分钟,助攻+点球夺冠。
南美记者占了18票,人情+传奇双重滤镜,老梅哪怕第八次领奖也不奇怪。
说到投票,很多人以为“冠军越多=分数越高”,其实记者只认“个人高光片段”。
2022年本泽马拿奖,靠的就是对巴黎次回合帽子戏法、对切尔西加时绝杀、对曼城两回合3球,冠军只是背景板。
今年同理:贝林如果决赛再进一个神仙球,哪怕英格兰欧洲杯亚军,分数照样封顶;姆巴佩要是决赛戴帽夺冠,赔率能瞬间反转。
一句话,金球奖从来不是“年度MVP”,而是“年度最难忘片段合集”。
对哈兰德来说,想翻身只剩一条路:明年四月欧冠半决赛、五月决赛、六月国家队大赛,三个月里连场破门,再把奖杯举过头顶。
否则,年年50球也只能挂在20名开外。
听起来残酷,但规则十年前就这样——2013年里贝里三冠王+欧洲杯最佳,照样被C罗附加赛神级帽子戏法挤到第二。
评委的记忆比金鱼还短,他们只写最近三个月的日记。
所以,真别急着骂“黑幕”。
金球奖就是一场大型“季度考核”,谁把期末考卷写满红勾,谁就能站上台。
哈兰德这次考砸,下次开卷在明年四月。
到时候,如果挪威附加赛单场双响、欧冠半决赛头球绝杀,记者又会把笔锋转回来。
毕竟,他们只认最新的故事,从不翻旧账。
来源:哈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