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命运的悲歌(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12:30 2

摘要:阿六在前面抡着锄头翻挖土地,细心耕作,阿芝则在后面小心翼翼的播下种子,掩上土,然后两人在一同把底肥施好,最后盖上农家肥,期盼着种子发芽。

小村庄的清晨,当公鸡的啼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第一缕阳光洒在屋顶的瓦片上,阿六和阿芝就早早起床,扛着农具到田地里去了。

阿六在前面抡着锄头翻挖土地,细心耕作,阿芝则在后面小心翼翼的播下种子,掩上土,然后两人在一同把底肥施好,最后盖上农家肥,期盼着种子发芽。

无论盛夏还是酷暑,夫妻俩在田地间挥汗如雨,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脸上总是挂满汗珠,但他们常常顾不上擦,也舍不得坐下来休息会。

因为他们心里知道,每一次劳作,每一粒收割的稻谷,麦穗,包谷,蚕豆都代表着一份收获,一份来年的盼头,一份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盛夏的傍晚,月光洒在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白天炎热剩下的余温,不时有徐徐的微风,从对面不远处那道山梁的隘口迎面吹来。

阿六和阿芝结束了一天的疲惫后,坐在小院的台阶上,阿芝凝视着山梁背后娘家的方向,看着布满夜空的星斗,想象着故乡的亲人此时的动态。

出嫁的女儿真想扑到爸妈的怀里诉说心中的思念,倾诉着生活的忧愁与苦恼,做回爸妈身边那个无忧无虑的年轻女孩。

是的,阿芝的父母和亲人思念他们一家的时候,同样也面对着那道隔断对方的山梁,寄托着同样的牵挂与相思。

秋天,是小村庄最美,也是最忙碌的季节。天空高远而清澈,云朵变得更加洁白,轻盈,宛如仙女的裙摆,天地被染成一片橘色。

田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地里包谷成熟了,小山村的人们把一颗颗包谷棒子搬回家,剥了外叶,一串串挂起来,院墙上内外裸露着的金黄包谷粒,给村庄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田里一片片的金黄稻谷,沉甸甸的稻穗把桔杆都压得直不起身来,村民们则老幼妇孺都出动,忙着收割庄稼。

冬日里,阿芝一家在小院生起火,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火盆里的柴火熊熊燃烧,一家人一边给晒干的包谷脱粒,一边聊着天,回忆着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给孩子讲他们曾经的奋斗史,讨论着来年的打算。

就这样,阿六和阿芝终日不辞辛劳,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逐渐有了好转。

时光荏苒,时光如梭,2002年5月,阿六和阿芝迎来了他们生命中的第二个可爱的女儿,小女儿的到来同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与新的希望。

自从阿六和阿芝搬进新居后,尊重了母亲的宗教信仰,在位于2楼中间的宽敞屋子内设了祭拜佛台,还专门为母亲置办了灶具,准备日常食材,提供和满足了她的分餐条件和习惯。

七十七岁高龄的母亲,头发日渐花白,牙齿也掉落了许多,行动也逐渐变得缓慢,咀嚼和消化机能在不断退化,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卧床不起。

阿芝和阿六给母亲端水递药,帮她擦拭身体,换洗衣服,把软的流质食物煮好喂她,陪母亲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当中国大地改革的春风,深入吹进这一片宁静的天地,小村庄里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得到了改善。

阿六也因一直在村里班组中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为人正直,处世磊落的工作作风倍受赞誉,于200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经过历练成为了班组骨干成员。他有机会被外派到小山村外的其它地方参观学习,增长了不少对外界的认知和对国家政第的解读。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一线小山村的班组干部,阿六总是深入田间地头,和父老乡亲一起亲力亲为地帮大家解决种子,技术,病虫害,除草,耕种等等难题,带领大家奔走在致富的路上。

每每遇到邻里之间或是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又总是耐心劝导,热心帮助化解矛盾,像对得自己的亲人和兄弟姐妹一般。

阿六始终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把父老乡亲的事情当作自己家的事,帮人所难,急人所急。

此刻已经还清了所有债务的夫妻俩,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让家庭走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他俩经过商量后,萌生了要开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商机之念头。

未完待续

文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七月桅子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