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敢说,但确打了权贵们的脸,其实倒也无所谓,关键是他让教育的神话褪色了。他不断的暗示你们所有学生,这个社会运行的核心规则就是资源的掠夺权力的游戏圈层的壁垒。
张雪峰的自媒体被封了的背后,更生层次的是因为他揭露了一个真相。
他敢说,但确打了权贵们的脸,其实倒也无所谓,关键是他让教育的神话褪色了。他不断的暗示你们所有学生,这个社会运行的核心规则就是资源的掠夺权力的游戏圈层的壁垒。
谁能教你?怎么帮你?
他告诉你那些课本里学来的利他主义在光筹交错的餐桌上就是个天大的笑话;甚至是被嘲弄的弱点。
他告诉你,你苦苦遵循苦苦练习了十几年的优秀品质,在职场的残酷竞争中就是迂腐,甚至可笑,是你向上攀爬的绊脚石或是被他人利用的软肋。
他不光讲专业,他还讲一些社会的另一套规则。
这就有点越界了。这就有点越界了!这就有点越界了!重要的事说三遍!
如果他只是个嘴炮博主。倒也无所谓,但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整个社会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经济问题底层逻辑是什么?是供需关系,目前暂时的情况是干活的人太多,优质的岗位不够分!
那就是分流!结果张雪峰影响力巨大。不但没能起到协助分流的作用!还搞起了集中效应。
说实话,边缘产业对国家和社会同样重要。张雪峰的直播呢,又让所有人都去卷热门行业了,内卷变得更严重,不说边缘产业还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对那个可能要进入边缘行业的学生而言他到是帮助了。
举个例子:每个省每年都要花大价钱养广播电视台,电影厂,买设备,做维保养职工。
他们有创造什么优秀作品吗?寥寥无几。
那为什么还要养?你把时间往回倒退几十年,你还能准确的知道如今哪个省的电视台电影厂,能正常运作,哪个不能运作吗?
所以很多边缘化行业,是需要人去做的,哪怕当下没有作用。
高中不够上本科,本科不够读研,国内卷不动出国,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立竿见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学生,被摁在学校里面当预备役生产者,延迟好几年,才放出到社会。进入就业市场前,就好比把一股洪水先暂时圈进一个大水库,给下游就业市场争取泄洪时间。
当然光拖住人还不够。还得让这群被拖住的人发挥价值。
围绕着他们的蛋糕,分三级开席。
第一级直接吃教育饭的大学教授,专家讲师,中小学老师,辅导员,这些人靠啥活着?靠的就是学生的学费。国家拨的教育经费本质也是纳税人的钱,学生越多,规模越大这帮人饭碗就越稳。队伍就越庞大。
第二级围绕着学校转的服务业,学校食堂,小饭馆,学生公寓,出租房民房,打印店,教辅书店,考研机构,文具店,校门口奶茶店,黑车司机等等,整个学校周边的商业生态全靠学生的人数搁这养着。没学生这些店立马死一大片,没学生张远峰又吃什么?
第三集最狠的就是这个学区房。教育资产,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多少家庭掏空了一个钱包,背上几十年房贷。
而还有现在为什么会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无用感,这里指的不是说对社会无用,而是对我们自己这个个体没什么用。因为在学校里面,十几年的知识灌输和个体评价体系。什么分数排名奖项,极大的强化了咱们自己的这种自我认知和个人价值感。
我们被告知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就能成功。潜意识里面被注入了强烈的阶层跃迁的期待。还有对我们个体能力的无限的自信是不是。
然而这套体系却严重忽略了社会化能力的通飞。如何有效沟通,识别潜规则,建立有分寸的信任在复杂关系中保护自己并谋求发展,却没有人教你。
这些在社会丛林中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我们不懂。在标准化的课程表和考试大纲里面压根就没有,于是我们好像是带着天之骄子的自我期许,即使我来自普通家庭教育也无形中强化了我这种精英感,骤然跌入所谓的真实社会,需要高度社会化的技巧的时候,才能立足的时候,真实巨大的落差感。让我觉得很陌生,我们不会识人术,不会阿谀奉承,更别说贵人提携,我连谁是贵人 我都分不清。
我们貌似眼界开阔,能看到世界的宏大与可能,却也让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无奈我们内心怀揣理想主义的火种,却被现实啪啪啪不断打脸。
来源:俺们村儿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