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理鸽舍时发现食槽边缘残留着变质饲料,饮水器里漂浮着羽毛与灰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则是毛滴虫滋生传播的温床。毛滴虫作为鸽群中潜伏的 “隐形威胁”,一旦爆发易造成幼鸽大量患病、成年鸽产蛋率下降,与其等到发病再治疗,提前做好预防才是守护鸽群健康的关键。
清理鸽舍时发现食槽边缘残留着变质饲料,饮水器里漂浮着羽毛与灰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则是毛滴虫滋生传播的温床。毛滴虫作为鸽群中潜伏的 “隐形威胁”,一旦爆发易造成幼鸽大量患病、成年鸽产蛋率下降,与其等到发病再治疗,提前做好预防才是守护鸽群健康的关键。
环境管控是预防毛滴虫的第一道防线,需从源头切断传播路径。毛滴虫易在潮湿、污秽的环境中存活,因此鸽舍需保持干燥通风,每日清理粪便与残留饲料,避免有机物堆积发酵。饮水器和食槽是重点防护区域,建议选用陶瓷或不锈钢材质,每日用沸水烫洗消毒,每周再用 0.1% 聚维酮碘溶液浸泡 30 分钟,彻底杀灭附着的虫体。对于鸽舍地面与栖架,可每周喷洒一次驱虫消毒剂,尤其要注意墙角、缝隙等卫生死角,幼鸽巢箱需单独铺设干净垫料,且每 3 天更换一次,减少雏鸽接触病原的机会。雨季湿度大时,可在鸽舍放置生石灰吸湿,将相对湿度控制在 60% 以下,抑制毛滴虫繁殖。
群体管理与营养调控能从根本上提升鸽群抗虫能力,降低感染风险。新引进鸽子时必须执行 “隔离观察制度”,单独饲养 21 天,期间每周检查口腔黏膜状态,并用生理盐水擦拭咽喉部,确认无感染迹象后再混入大群。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也很重要,可在春秋季高发期,使用:冠军小鸟-念滴安,按说明混入饮水,连续投喂 3 天,其含有的茶多酚、乌梅提取物等成分能抑制毛滴虫活性,同时调节肠道菌群。营养方面需避免单一投喂谷物,可在饲料中添加:冠军小鸟-维矿,补充维生素 A、维生素 C 及微量元素,增强黏膜屏障功能;每周喂食 2 次新鲜蔬菜,提升鸽群整体免疫力,让毛滴虫难以侵袭。
预防鸽子毛滴虫需兼顾环境清洁与群体养护,既通过细致管控切断传播链,又依靠科学管理增强鸽群抵抗力。鸽友只需将这些预防措施融入日常养殖流程,就能有效降低发病概率,减少治疗成本与鸽群损失,为鸽子营造一个远离毛滴虫威胁的健康环境。
来源:老王聊赛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