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花果飘香的村镇埭巷,在车水马龙的社区深处,活跃着一抹沉静而坚定的“检察蓝”。今年4月,金山区检察院联合区委组织部出台《“侬好检察官”驻点街镇赋能网格助推发展的实施意见》,选派首批11名检察官驻点全区街镇(园区),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党建引领网格(物业)治理
在花果飘香的村镇埭巷,在车水马龙的社区深处,活跃着一抹沉静而坚定的“检察蓝”。今年4月,金山区检察院联合区委组织部出台《“侬好检察官”驻点街镇赋能网格助推发展的实施意见》,选派首批11名检察官驻点全区街镇(园区),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党建引领网格(物业)治理,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脉络,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本期内容来自驻点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检察官助理张优优,一起来看看“侬好检察官”履职日常。
解锁低空经济的“法治密码”
“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而坐落于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华东无人机基地,正是这片创新沃土上的“低空引擎”。如何以知识产权检察之力为低空经济“清障护航”,成为张优优的履职重点课题。
“商业秘密是无人机科技研发的重要支撑,我们企业也面临过商业秘密泄露的问题……”驻点工作开展后,张优优曾多次前往基地企业走访调研。
无人机行业发展存在哪些痛点?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区检察院依托创新搭建的“检察+行政、检察+行业、检察+学者”“党建智库”共商共研平台,主动牵线民航等8家单位,在华东无人机基地联合举办“75号咖啡 ‘低空经济法律沙龙’”。张优优积极参与对新兴领域的法律风险研讨,努力寻找检察服务保障低空经济的履职切口。
沙龙现场,政企检多方围绕无人机“黑飞”事故责任认定、核心技术专利布局、飞行数据安全防护等17项行业堵点难点展开深入研讨,逐一梳理法律风险、明确解决路径。这场精准对接需求的“法治会诊”,为企业解锁低空经济发展“法治密码”筑牢了根基,相关经验做法也凭借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成效,获评上海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携手让金山味道更浓郁
“‘金山小皇冠’皮薄瓤红、汁多味甜,可一到上市季,网络直播里的假冒货就冒出来了,我们农户维权真是没头绪……”在一次驻点走访中,高新区某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张优优无奈倾诉道。
守护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既是保护农户“钱袋子”,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作为区检察院“金知士”知产办案团队的核心成员,张优优与团队成员一同联合区农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直奔金山小皇冠西瓜产业联合体开展实地调研。
在瓜田边、在分拣车间里,工作组与种植户、合作社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金山小皇冠”商标注册、品牌运营中的难点,以及直播带货中侵权仿冒的具体形式,共同分析维权取证难、责任认定难等问题根源,并针对性研究配套综合保护方案,为这份“金山味道”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
激活营商环境活力之源
高新区作为金山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集聚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大批优质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是张优优参与驻点工作中始终秉持的工作理念。
2024年,区检察院在高新区创新设立“科创园区法治副园长”,旨在为企业提供“零距离”“常态化”法治服务。依托这一机制,张优优与“金知士”办案团队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多轮需求调研,最终制定出《法治副园长履职清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手册(1.0 版)》。
两份文件聚焦高新区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中的专利保护、直播带货中的合规风险、企业核心商业秘密守护等重点领域,为企业从设立、发展到壮大的全流程提供精准法治指引。截至目前,已向园区企业发放200余份,真正让企业懂法有路径、用法有依托。
无人机在蓝天下划过优美弧线,“金山小皇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新能源汽车已加速驶来……在上海西南隅的高新区,创新活力正竞相迸发,“侬好检察官”将用知产检察音符,守护创新火种,奏响创新沃土协奏曲。
来源:上海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