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小百灵”,收获“满堂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0:58 1

摘要: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缓缓消散,掌声如雷鸣般响起。走出辉煌的舞台,回到略显嘈杂的化妆室,情感的铁闸瞬间打开。太仓市小百灵童声合唱团指挥张冬冬和团员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欢笑与眼泪交织。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缓缓消散,掌声如雷鸣般响起。走出辉煌的舞台,回到略显嘈杂的化妆室,情感的铁闸瞬间打开。太仓市小百灵童声合唱团指挥张冬冬和团员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欢笑与眼泪交织。

“孩子们,你们太棒啦!爱你爱你!”结束演出,张冬冬和孩子们互相比心、欢笑、拥抱……这一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么不易。这拥抱里,有成功的喜悦,有压力的释放,更有一路同行的深情厚谊。

在第七届紫金合唱季合唱比赛决赛的舞台上,太仓市小百灵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以清澈纯净的歌声,演绎了《三月画青山》《花腰彝弦》两首歌曲,将婉转的旋律与江南水乡的意境完美融合,赢得了观众如潮的掌声与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

然而,更动人的是聚光灯背后,这支队伍用最短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艺术淬炼的故事。备赛期间,新老队员交替、曲目全新编排、全员合练仅五次……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阻挡住“小百灵”们追求完美的脚步。

全新挑战:

五次合练的“时钟滴答声”

备赛的倒计时从一开始就分外紧迫。合唱团面临着“大换血”后的磨合阵痛,一批老团员因升学离团,新鲜血液亟待融入,为比赛精心挑选的两首曲目全是新作,需要从零开始打磨。而最现实的问题是,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团员们,直到赛前,满打满算只能进行五次集体合练。

压力如山,却并未压垮这群热爱歌唱的孩子。太仓市小百灵童声合唱团拥有一个强大的指导老师团队,除张冬冬外,还有团长沈秋瑾、钢琴伴奏老师周奕娇、声部老师崔馨怡,在合唱团指导老师团队的精心编排和极致耐心下,每一次合练都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高效而精准地咬合。

训练教室里,老师们金句频出,时而严肃点拨,时而幽默鼓励,始终将轻松的氛围带给孩子们。“说没有压力是假的。”张冬冬坦言,“但我的任务是把压力留给自己,把信心和快乐带给孩子。” 团内47个孩子们则铆足了劲,将分声部练习的碎片时间拼凑起来,把指导老师的每一句要求内化于心。短短时间内,两首作品从生涩到流畅,最终实现了近乎完美的艺术呈现。

艺术传承:

热爱遇上坚持的“情感密码”

对于音乐的热爱,在合唱团里悄然传承。五年级的王梓铭,是团里的“老资格”了。从二年级暑假入团,如今已是低音部里的佼佼者。他爱笑、健谈、壮实,这个形象让人不禁想起几年前团里的另一个身影——他的哥哥。

“哥哥曾是团里中声部的‘扛把子’。”说起哥哥,王梓铭一脸崇拜。因升学退出合唱团后,哥哥对合唱的热爱延续到了弟弟身上。比赛前,哥哥还化身“小教练”,陪着弟弟一起练歌。歌声,成了兄弟之间无声的纽带。

今年刚上初一的元老团员张艺萱,则用坚持诠释着热爱。面对课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同学在初中阶段选择了退出,她却凭着对合唱的挚爱,巧妙地平衡着学习与排练,甚至将作业带到了比赛驻地。“合唱因为磨合而难,但也因为合作而美。”她笑着说。

而进团仅10天的张弈,则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从复赛到决赛,他飞速学会了四首新歌和舞台的站位。身为这次随团化妆师的妈妈也给了他最大的安心,让他坚信“我一定是舞台上最靓的仔”。新老团员的接力、家庭的默默支持,共同构成了“小百灵”最坚实的底座。

无限绽放:

“江南文化”飞向更远的舞台

对于张冬冬而言,让孩子们站上更高、更广阔的舞台,是她最大的心愿。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每一次演出的高光时刻:“有一次我们得了金奖,合影时,联合国官员就站在我们身后,孩子们一个个背挺得笔直,那份自豪感,无以言表。”如今说起,她脸上依旧洋溢着骄傲。

太仓市小百灵童声合唱团作为由市教育局指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重点打造的市级艺术团队,汇聚全市200多名热爱歌唱的青少年,已成为太仓探索“校内外融合美育”的一张金名片。依托专家引领与教育科研,合唱团不仅在国际、全国各级别赛事中屡获殊荣,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典范之声、一级团队称号,在第十一届世界和平合唱节、2021世界青少年合唱比赛、第七届中国童声合唱节比赛、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合唱节等比赛中均获金奖。更通过频繁的演出与实践,将江南文化的韵味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每一次亮相,都是太仓美育教育成果的精彩展示。这一次,“小百灵”们再次用实力证明,他们不仅是江南文化的优秀传播者,更是怀揣艺术梦想、勇于挑战自我的新时代少年。他们的歌声,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融媒记者:沈雯/文 丁辉/图

融媒编辑:张韵卓

校对:苏茜

责任编审:顾怡 徐静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来源:太仓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