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AI落地,3条路径如何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0:45 1

摘要:AI落地B端产品,到底怎么选?是加个智能助手,还是重构业务流程?这篇文章告诉你:AI不是万能药,选错路径,反而可能拖慢产品节奏。三种典型方式,你选对了吗?

AI落地B端产品,到底怎么选?是加个智能助手,还是重构业务流程?这篇文章告诉你:AI不是万能药,选错路径,反而可能拖慢产品节奏。三种典型方式,你选对了吗?

咱们每个人都思考下自己所负责模块,哪些场景适合做AI?”

“趁着这个机会,大家接触AI产品经理的工作,它跟你已形成惯性的画原型、写PRD的路径完全不同,可能需要研究Promt提示词、行业Know-How、数据。”

这是一名SaaS产品负责人在周会上对产品经理反复说的一段话,尤其是老板天天传达的信息都是AI相关之后,这样的对话成为了周会的“老生常谈”。

说实话,我现在对AI赋能产品的价值,半信半疑——信它的长期价值与商业故事,不信它的短期价值与紧急度(尤其是以盈利为目标的SaaS企业,是否现阶段是合适的时机?)。

奈何人在职场,你可以有自己的疑惑,却得“听命行事”,就像一件事在事前可以提出疑问和意见,但决策后,你需要坚决执行——AI战略亦是如此。

今天就聊聊面对AI浪潮,B端产品经理如何将AI落地

核心可归纳为三种产品形态:场景嵌入式、、平台生态型

路径一:场景嵌入式——让AI隐形于用户工作流

场景嵌入式AI是一种主流AI落地方案,核心是用AI能力增强现有产品竞争力,把它完全融入到现有产品的用户场景之中

它的优势是:快速提升产品价值,增强用户粘性。它能直接解决用户痛点,让现有产品更智能、更好用,是防御竞争、促进续费的有效手段。

而对应劣势与挑战是:价值难以量化,反馈链路模糊。最大的挑战在于无法明确证明该AI功能与客户续约或新签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是“附赠”功能,用户可能“用了就赚,不用也无妨”,导致产品团队难以收集到高质量的反馈来迭代优化。

典型代表有:微软对office系列产品改造、钉钉8.0的AI升级、有赞的智能运营助手、Shopify的Sidekick等。

以Shopify的Sidekick为例

Shopify是一款帮助商家快速构建网上商店的产品,有点类似国内的有赞、微盟等SaaS产品,尤其是面向全球企业的出海。

它原有产品的核心能力是:产品管理、营销管理、商铺管理、运营管理、数据分析等。

Sidekick是Shopify推出的一款专为电商卖家打造的智能助理工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方式,为商户提供全方位的店铺运营支持。

举几个小例子。

示例1:新手如何快速开店

当你进入店铺管理主页,它会自动生成对应7项基础配置,引导你逐步完成,直至你真正完成店铺的初始化,解决新人无从下手的问题。

如果你忘记店铺密码,还可以直接问它,它会引导你进行查看与设置等。

示例2:如何上架一款商品

当你想上架一件商品时,它支持用自然语言描述产品需求,自动帮你生成对应商品详情、商品图片、商品标签等,完成后,点击“预览”可直接查看效果。

第一步:描述商品需求。

第二步:预览商品。

预览过程中,你可以直接修改描述或图片等信息,也可以继续用自然语言跟它说,让它自动帮你完成修改。

第三步:动态修改商品信息。

比如“可以再新增一款白色吗?”或“是否可以帮我优化下描述,产品主打“时尚”、“自然”等。”

第四步:预览效果。

当然,最佳的预览效果,还是以实际页面为准(如下图)。完成后,你可直接上架商品。

示例3:如何制定一个营销计划

除了创建产品或产品系列等基础操作外,它还可以帮你基于店铺数据完成营销计划的策划、执行、复盘等。

比如作为新手,你可能不知道如何制定店铺的营销计划,则你可以告诉它你的预算、偏好,让它给你制定对应营销计划。

第一步:描述营销需求。

第二步:跳转至营销方案页面,当生成对应营销计划后,它会引导你“前往营销页面”,点击即可前往对应页面。

第三步:根据提醒进行设置。

它根据你的计划,引导你是否要具体执行?你回复“需要”。

第四步:自动设置折扣。

它自动把营销计划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比如首先是折扣活动,它生成对应折扣方式、比例等,你跟随它直接进行逐步设置即可完成。

第五步:优化搜索关键词并加入产品系列计划。

它会引导你优化产品的SEO搜索的关键词,并把它们关联到你的产品之上。

第六步:下一步行动。

最后,它还会进一步帮你制定行动,比如设置营销邮件、社交媒体内容创作等,你只需要跟随它即可完成。

路径二:独立产品型——打造产品商业变现单元

独立型产品是指将AI能力包装成独立的应用或服务,单独售卖,属于你企业的“第二曲线”型产品。

它的优势是:市场反馈直接,商业价值清晰。作为独立产品,它拥有明确的定价、目标客户和价值主张,便于验证市场真伪、衡量投入产出比,是实现快速变现的路径。

而对应的劣势与挑战是: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长期壁垒。单一AI应用容易陷入“工具化”陷阱,功能点单薄,可替代性强,难以形成护城河。正如北森。

典型如北森的AI Family。他们用“Family”概念打包多个AI产品,其背后可能正是为了弥补单个产品势能不足的问题,通过组合拳构建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北森作为HR SaaS的头部机构,也是国内唯一上市的HR SaaS企业。它的核心业务是:人才测评、绩效考核、培训、考勤薪酬等,而北森AI Family的成员有:AI 面试官、AI招聘助手、AI做课助手、AI陪练助手、AI测评助手、AI领导力教练、AI员工助手等七大AI助手。

每款产品支持客户单独试用、付费、使用等,完成自我的独立商业化闭环。

经过了2年多的商业化探索,截止2025年3月,北森AI Family整体付费客户突破300家,年经常性收入(AAR)达600万元。其中AI面试官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贡献240家付费客户,占整体付费量的80%

以AI面试官为例。

它是通过自动化初筛简历、自动面试候选人、自动检测候选人身体情况、、心理检测、自动分析行为等功能,帮助用人单位解决招聘效率问题,最终实现价值量化。

比如它最终可能形成一份候选人的评价报告。

路径三:平台生态型——让用户成为共创者,构建AI时代的价值基石

平台生态型是为开发者或合作伙伴提供AI能力底座(如API、模型、开发工具),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让所有相关参与者都成为生态的一部分,一起完成AI生态的共创与共赢。

它的优势是:最大化生态价值,激发网络效应。一旦成功,能吸引无数开发者创造多元应用,满足海量长尾需求,形成“涌现”效应,构建最深的护城河。

而对应劣势与挑战是:资源投入巨大,是巨头的游戏。需要强大的技术、资本、客户和品牌背书,非一般企业所能及。成功率低,周期长。

典型代表是Salesforce推出的Einstein AI平台,不仅自用,更开放给其海量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让他们基于此开发各种智能应用,并在现有成熟生态系统AppExchange的基础上,推出了对应的AgentExchange,让对应Agent在市场上”流动“起来。

三条不同路径,你pick哪条?

你可能会说:”我都不选,我要做一款原生AI基因的产品,而不是产品+AI模式“或”我都要,三条路径一起做All in AII,就像钉钉一样。”——恭喜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然而,现实更多情况下,可能是像我们这种资源有限,必须做出有效取舍的情况。

如何选择?关键在于三个问题:

第一,你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保卫现有主业,相信其商业价值:场景嵌入式AI,提升产品体验与用户粘性;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追求盈利:独立产品型AI,验证市场需求与变现能力;定义行业级产品机会,追求长期价值:平台生态型AI,构建生态,形成行业制高点。

第二,你拥有多少资源?

资源有限时,从场景嵌入式AI切入最为稳妥。拥有独特技术和洞察到新机会、新市场,可尝试独立式AI产品。若无巨头级别的资源,平台梦需谨慎。

第三,你的产品处于什么阶段?

成熟期产品,适合用场景嵌入式,探索新的产品可能性。探索期或创业公司,可用独立产品型AI产品模式单点爆破。生态型大厂,可延续平台生态型AI产品,延续生态多样性。

AI产品化的成功,不在于选择了最前沿的技术路径,而在于选择的路径与自身的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和执行能力实现了最优匹配。

最明智的做法或许是动态演进:从“点”(独立产品/功能)验证成功,逐步串联成“线”(场景嵌入),最终有机会再构筑“面”(平台生态)。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