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台风“桦加沙”影响,从9月23日起至9月24日18时,广州全市范围内逐步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为打好这场台风防御战,白云区各部门、镇街严阵以待,从排查工地、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加强环卫保洁、树木修剪加固、电力保障等环节,全力筑牢抗击
受台风“桦加沙”影响,从9月23日起至9月24日18时,广州全市范围内逐步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为打好这场台风防御战,白云区各部门、镇街严阵以待,从排查工地、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加强环卫保洁、树木修剪加固、电力保障等环节,全力筑牢抗击台风坚固防线。
全区“一盘棋”,全力筑牢台风防御网
为打好这场台风防御战,我区进入全区“一盘棋”的作战状态,协力筑牢台风防御网。区气象局持续跟踪台风“桦加沙”动态,预计其将严重影响白云区,9月24日至25日为强风雨时段。台风影响期间,全区有出现局地龙卷风以及极端雷雨大风的风险。
区气象局持续跟踪台风“桦加沙”动态,多渠道实时推送预警信息。
其间,全区多部门协作,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区气象局通过多种渠道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引导市民做好防范。该局加强与区内各单位的沟通协作,提供分区域、分时段的精准气象服务,共同应对台风影响。通过短信、广播、电子屏等多种渠道,高频次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台风动态和防范避险提示,确保信息全覆盖。
连日来,区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全区43条渔船、16条乡镇船舶回港避风,并通过AIS和北斗定位系统,对所有渔船进行监管。其间,85名渔民上岸避险,全区4家鳄鱼养殖场亦对其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9月以来,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对房建和市政工地开展防台风安全检查,共检查工地194个。根据区防汛工作要求,全区停工工地237个,转移人员16529人;加固起重机械1台、停用467台,加固板房1.52万平方米。
区水务局重点加强38处内涝隐患点排查工作,及时清理淤塞管渠;巡查管网近1950公里,清疏管网近860公里,清疏检查井3.8万余个,确保排水管网畅通。全区水库山塘正常运行,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可承担防洪责任。全区在建水务工程27宗,其间均已停工。
区水务局加强内涝隐患点、排水管网的排查。
白云区辖内农贸市场菜品琳琅满目,市民有序购买。
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督促区内商场、超市按要求落实停业措施,扎实做好台风防御工作。该局已协调区内重点商贸企业加强物资储备,确保市场供应稳定,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不停档不断供,确保蔬菜水果供应充足。台风期间,全区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区内多家大型超市均表示,物资储备充足,能在解除“五停”措施后,立即保障市民的日常需要。同时,该局自9月23日起,即组织指导白云移动、白云电信、白云联通、白云铁塔等企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防汛防台风通信应急保障工作,累计派出113人次对辖内约41个重要通信枢纽、低洼机房、骨干线路进行了重点巡检,并对12个大型楼面站点进行了加固处理。巡检发现13处安全隐患,已紧急处理完成12处,确保通信设施以最佳状态迎战台风。
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全面落实通知、督促、指导行业相关单位,从23日19时起落实“五停”措施。其间,区内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帽峰山森林公园、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等12处旅游单位、4处露天体育场所均停业。同时,该局对25个风险文保单位做好巡查围蔽工作。针对两处处于生效状态的旅游景区三防重点部位(即白云湖公园、帽峰山),该局严格落实区、镇街两级“三个责任人”制度(指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并制定相应应急防控措施,将持续加强监测与隐患治理,督促运营单位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医院急诊服务照常,学校实现闭环管理
广州市实施“五停”措施期间,白云区各医疗机构暂停普通门诊,但急诊服务照常进行,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等多家区属公立医院安排专人进行行政值守,住院部、手术室及其他住院服务正常运行,检验检测、影像等辅助部门保持必要的工作安排。值得一提的是,区内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放化疗等定期治疗服务仍然在运作。考虑到部分尿毒症患者台风天就诊不易,钟落潭镇卫生院派出专车接送患者,确保患者能够当天完成透析,不耽误病情,24日累计为46名患者完成透析。“我隔天就要做一次透析,原本听说‘五停’还很紧张,没想到医院派专人专车来接我,很感谢。”一名患者说。
广州市实施“五停”措施期间,白云区各医疗机构的急诊服务照常进行。
钟落潭镇卫生院为患者提供透析服务。
为积极应对台风天气带来的安全风险,区教育局根据台风实时态势迅速响应,发布停课通知。针对部分留校学生,各相关学校已制定严格管理方案,实行“宿舍-饭堂”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严禁学生擅自离开校园。同时,学校安排值班行政人员与生活老师24小时在校值守,实时关注学生动态,提供生活保障与安全管理服务,确保留校学生安全无忧。
其间,区教育系统、卫健系统全面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持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应急措施。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认真按照省市区的要求,根据台风预警信号变化,做好复课、恢复普通门诊准备。
抢抓窗口期,加强环卫保洁、用电保障
随着台风“桦加沙”逼近广东,区城管局、白云供电局等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抢抓窗口期,全力加强环卫保洁、树木修剪加固、广告招牌排查、电力保障和发送电服务等工作,严阵以待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区城管局全力做好辖内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重点加强易涝点雨水口周边落叶、垃圾的清理,确保强降雨时排水畅通。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未雨绸缪做好清扫工具、垃圾收运车等物资设备准备。该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负责人说:“台风强降雨后,我们将迅速开展路面保洁,尽快清理路面垃圾和积水,确保道路干净整洁,方便市民出行。”
区城管局做好辖内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确保强降雨时排水畅通。
该局赶在台风前夕,组织对辖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共巡查户外广告招牌设施2000余块,对9处隐患设施完成整改。同时,督导各镇街加强对清拆违建的巡查,做好拆违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围蔽,及时清理建筑垃圾,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白云供电局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抢抓窗口期,加强用电保障。
白云供电局也提前做好应急值守安排,统筹应急力量部署,集结中低压应急抢修队伍共140人、低压驻点80人、主业应急抢险队伍98人,并安排1台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23台低压发电车随时待命。所有发电车待命点均落实发电车司机和施工力量,确保随时可用。提前准备移动照明灯塔4台,其他照明灯具97台。为积极应对广州区域“五停”影响,全局约有三分之一人员在岗参加值守,落实后勤保障工作。在用户告知方面,该局通过在7个供电所营业厅LED屏持续播放防风防汛温馨提示、张贴书面告示,同时向全区1.2万专变用户全量发送防风防汛提示短信。
各镇街开放避护场所,转移危险区域人员
9月21日起,区救助小分队会同城管、公安等部门及镇街开展防御“桦加沙”台风专项行动,累计开展街面主动救助服务49人次(其中护送救助站9人次),派发关爱救助物资54份。24个镇街均开放临时避护场所,对不愿进站受助的流浪人员指引其到镇街临时避护场所。
连日来,区民政局开展全区困难群众住所隐患排查,会同全区各镇街,组织力量对全区3000余名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状况进行深入摸排。台风期间,该局开通24小时“红棉热线”,发动26个社工站对全区“17类人群”共2.1万人开展电访、走访,并面向全区24个镇街全面开展民政服务设施风险排查工作,重点督促全区养老福利机构,特别是全区8家涉汛风险隐患养老机构,紧急转移安置涉险老人181名。
各镇街贯彻上级防台指令,迅速行动、全面部署,重点落实以下领域关停及应急措施,全力保障辖区安全。石井街通知28间专业批发市场、16间物流站场进行停工停业,在建工地等已关停,防止强风致损,另转移工地集装箱、板房住户552人;排查20户种植及养殖户,安全转移16人;地质灾害隐患点转移人员271人,全街共计转移839人。
各镇街迅速行动,摸排危险区域人员底数,坚决执行“应转尽转”。
永平街加强对低保特困、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注,强化安全保障。
江高镇开放9处应急集中安置点,共计安置辖内群众232人,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人和镇共启用129个避护点,其中清河村委会安置点安置了33人。
鹤龙街道转移铁皮屋、工地居住临危人员1071人。其中,958人投靠亲友,113人转移安置到黄边康乐馆。
黄石街组织应急小分队、村社干部及党员志愿者,成功转移危险区域人员304人,均妥善安置在街道预先设立的16个应急避灾点或投亲靠友。各避灾点内,床铺、被褥、食品、饮用水、应急药品等物资储备充足,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新市街累计投入481人次,重点对辖区内高风险场所、地下停车场、户外广告招牌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并整改隐患57处;辖区12个应急避护点全部正常开放,完成407名相关人员的转移安置。
统筹 | 江兴夏
文 | 江兴夏 全碧芳 杨黛清 肖惠津 陈淑娴 党英伟 方洽旋
图 | 白云融媒往期资料图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 石润南龙嘉玉 易鹏 刘伊颖 陈丽 郑颖 尤月 冯绍锋 张婧宜 陈航 罗斯 云教宣 陈碧瑜 郑琳斌 林彬 颜庆浩
编辑 | 方欢欣 梁巧红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广州白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