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滩到“民族团结驿站”:新疆袁姐的故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8:50 1

摘要:在新疆轮台县群巴克镇的戈壁边缘,有一座被涂成蓝色的农家小院。这里没有精美的装饰,没有华丽的背景,只有最质朴的生活日常,却在抖音上悄然走红。每天清晨,小院里都会腾起袅袅炊烟,铁锅里抓饭的香气混合着柴火味飘出小院。56岁的袁静一边翻炒着羊肉,一边指挥着两个皮肤黝黑

在新疆轮台县群巴克镇的戈壁边缘,有一座被涂成蓝色的农家小院。这里没有精美的装饰,没有华丽的背景,只有最质朴的生活日常,却在抖音上悄然走红。每天清晨,小院里都会腾起袅袅炊烟,铁锅里抓饭的香气混合着柴火味飘出小院。56岁的袁静一边翻炒着羊肉,一边指挥着两个皮肤黝黑的搭档托乎提和图尔迪,三人围桌而坐的画面,通过手机镜头温暖了天南海北的网友。这是12.2万粉丝“新疆袁姐”抖音号里的日常,也是网友口中的“新疆最美一家人”。

与维吾尔族工人的深厚情谊

首次来轮台考察荒地时,遭遇暴雨,车陷入泥潭,十几个维吾尔族小伙冲进雨幕帮忙。2000年,袁静带着全部积蓄重返戈壁,承包下310亩荒地。托乎提·亚森是最早跟着袁静开荒的工人,一干就是25年。农场成了“民族团结驿站”。孤寡老人病了,她连夜开车送医;困难家庭孩子交不起学费,她悄悄塞钱。每到梨花盛开时,白色花海中总能看到三个身影:袁静、托乎提·亚森、图尔迪·依米尔。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家人,用25年光阴在荒滩上种出了一棵棵“民族团结树”。

短视频里的烟火温情

2021年,袁静尝试用抖音推介香梨,却意外带火了三人的日常。镜头里,托乎提把土豆丝切得粗细不均,袁静笑着“吐槽”,努尔·买买提赶紧打圆场。这段没滤镜的视频获赞50万,网友留言:“看你们吃饭比追剧还上瘾,这才是生活该有的烟火气”。真实的温暖藏在细节里。努尔·买买提的女儿半夜发烧,袁静开车20公里送医,在医院守到天亮;托乎提的妻子生二胎,袁静炖好鸡汤送到产房。身份从“农场主”变成了“新农人”。她学会了直播带货,每场白杏直播都能卖出上千单。在袁静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加入助农队伍。她除了在网络上直播系列活动外,还拍摄制作短视频向网友推介轮台白杏。香梨园成了“共富加油站”,每年香梨修剪、授粉、采摘带动100多位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带动上百人就业。

争议性总结

和她的维吾尔族“兄妹”用25年光阴,在荒滩上种出了“民族团结树”,也种出了“共富加油站”。然而,这样的故事在一些人眼中可能被视为个例,甚至有人质疑这种民族团结的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故事展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她的行动证明了不同民族之间可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这种跨越血缘和民族的亲情,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正能量

来源:祥子好物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