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白色瘟疫”:关于结核病,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0:01 1

摘要:每年,全球仍有超过千万人感染,百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它曾被称为“白色瘟疫”,在文学作品中常与“浪漫”的消瘦、苍白联系在一起,但在现实中,却是一种凶狠、顽固的传染病。它就是——结核病。

每年,全球仍有超过千万人感染,百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它曾被称为“白色瘟疫”,在文学作品中常与“浪漫”的消瘦、苍白联系在一起,但在现实中,却是一种凶狠、顽固的传染病。它就是——结核病。

很多人以为它已经远离我们,但事实上,它从未消失,甚至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真面目。

一、什么是结核病?

元凶是谁?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这种细菌最“喜欢”攻击人的肺部,引起肺结核,占所有结核病的80%以上。但它也能“流窜”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骨骼、肾脏、大脑等,引起肺外结核。

二、它是如何传播的?

一个咳嗽就能“中招”

是的,你没听错。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当一位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或唱歌时,会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周围人一旦吸入这些“毒雾”,就有可能被感染。

不过,别担心,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病。被感染后,大约只有5%-10%的人会在其一生中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结核菌会进入“休眠”状态,称为潜伏性结核感染,此时没有症状,也不具有传染性。

三、身体发出这些信号,

可能是结核病在“敲门”

结核病的发病通常比较缓慢,症状容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因此被称为“温柔的杀手”。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并持续两周以上,请务必警惕:

•咳嗽、咳痰: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可能伴有痰中带血。

•发热:多为长期低热,尤其在午后或傍晚。

•盗汗: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甚至湿透衣被。

•体重减轻、乏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持续的疲劳感。

这些症状提示结核菌可能正在体内“兴风作浪”,应立即到当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诊断结核病,需要综合多种“证据”:

01

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片或CT扫描,可以发现肺部的结核病灶,如阴影、空洞等。

02

痰液检查:

这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

•痰涂片镜检:在显微镜下直接寻找抗酸杆菌,快速但灵敏度有限。

•痰培养:将痰液“种”在特殊培养基上,等待细菌生长,是确诊的“终极标准”,但耗时较长(4-8周)。

03

其他检查:

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用于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结核菌。

五、得了结核病,能治好吗?

关键在于“规范”二字

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治疗过程有点“漫长”,而且必须规范。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联合用药:通常需要同时服用3-4种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以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超长疗程:标准的初治肺结核疗程为6个月。前2个月为“强化期”,后4个月为“巩固期”。

切记

症状好转不代表病菌已被完全消灭! 擅自停药或减量是结核病治疗的大忌,极易导致治疗失败和耐药性结核的产生,届时治疗将更加困难、费用更高、疗程更长。

六、预防胜于治疗:

我们能做什么?

面对结核病,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1

及时发现并治疗传染源:

如果身边有人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应提醒其及时就医。肺结核患者只要规范治疗,2-3周后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

02

切断传播途径:

•居室、教室、办公室等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或照顾肺结核患者时,建议佩戴口罩。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

03

保护易感人群: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

•预防性治疗:对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如艾滋病毒感染者、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以降低发病风险。

七、消除结核,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结核病是人类最古老的敌人之一,但它并非不可战胜。从19世纪“十痨九死”的绝境,到今天90%以上的治愈率,人类与结核的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然而,只要还有一个人患病,这场战斗就没有结束。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