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以来,包括兰州、银川等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在内的多个西北城市,开启了“除蒿”大战。今年入秋以来,从鄂尔多斯到乌海,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从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到神木、阿拉善左旗等地,纷纷开启了这一行动,范围之大,整体上超过历年水平。
今年秋季,西北的多个城市,纷纷进行了“除蒿战”。
9月以来,包括兰州、银川等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在内的多个西北城市,开启了“除蒿”大战。今年入秋以来,从鄂尔多斯到乌海,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从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到神木、阿拉善左旗等地,纷纷开启了这一行动,范围之大,整体上超过历年水平。
在这些城市“除蒿”大战背后,在西北区域,蒿草类导致的过敏现象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
最近,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兰州秋季频发的鼻炎已经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医院药学部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蒿属植物会在夏秋季释放大量花粉,已成为我国北方及西部地区主要吸入性过敏原。北方地区过敏人群对蒿草花粉皮试阳性率为13.5%。
关于蒿草引起的过敏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有声音认为这与前些年西北区域治沙使用了飞播蒿草种子相关。但也有观点认为,蒿草导致的过敏,原因复杂,其发生或扩散,可能与近年来气候变化相关。“在沙漠种树20多年,过去我从来没有过敏性鼻炎或者蒿类植物过敏的情况,但今年,也开始有一些反应。身边其他人也有这种情况。”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基地负责人吴向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吴向荣在沙漠治沙已经20多年,他对当地的植被情况十分熟悉。他说:“今年西北多地降雨量远超往年,我们这里降水量很可能达到了往年的两倍,空气中蒿草花粉的浓度也在提升,气候的变化,可能是引发秋季过敏性鼻炎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