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历史学古诗——《出塞二首》(其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9:51 1

摘要:今天看的篇章为《顺着历史学古诗》——《出塞二首》(其一)。《出塞二首》为诗人王昌龄所作,王昌龄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朝时,武力强盛,出现了一种书写边疆风光和战斗生活的诗歌,叫边塞诗。

今天看的篇章为《顺着历史学古诗》——《出塞二首》(其一)。《出塞二首》为诗人王昌龄所作,王昌龄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朝时,武力强盛,出现了一种书写边疆风光和战斗生活的诗歌,叫边塞诗。

《出塞》本来是汉乐府的曲子,王昌龄以此为题,用格律诗(格律诗在《登鹳雀楼》有详细解释)的新形式,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使用了互文的手法,互文在之前的篇章《江南》中已详细解释过。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而不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关。

“龙城飞将”,是龙城和飞将,这里可理解成像卫青和李广那样的将军:

所谓龙城,又称为龙庭,是匈奴的王庭所在。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曾经打到过龙城,所以后来就用龙城代指卫青。

“飞将”是匈奴人对西汉将军李广的美誉,所以,飞将用来代指李广。

所以诗的意思是: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啊,依然是秦汉时的边关,

出征万里的战士们至今还未回还。

只要有卫青和李广那样的好将军在,

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首诗被后世的好多评论家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戍守边疆的将士,仰望明月。明月照耀着他们,也曾照耀过秦汉的将士。这些将士,哪一个不是离家万里,无法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其实包含了对当时唐朝穷兵黩武的讽刺。如果能有像卫青、李广那样的好将军镇守边关,敌人就不敢南下,又何苦让这么多士兵万里出征,眼望明月,不得团圆呢!

卫青和李广,两个人不仅仅有军功,更有仁德之名:

当年,卫青的一个手下因为突遭匈奴主力部队,被打得措手不及,只身逃回。此时,有人建议卫青斩了他,趁机立威。卫青大怒道:“立威是天子的事情。我身为大将军,怎能了立威而无故杀人?”

据史书记载,李广爱兵如子。在行军过程中,只要士兵不能全部喝到水,他就不近水边;只要士兵不能全部吃上饭,他就不尝饭食。正因此,他活着的时候,士兵都为他拼死效力;他去世之后,士兵也都对他怀念不已。司马迁评价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与《出塞二首》(其二)中“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战场不同,此诗虽是边塞诗,却饱含温情。

来源:留影拾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