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名职工被拖欠的140余万元工资,怎么要回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09:43 1

摘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苏法院按照党中央、省委、最高人民法院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其他解纷力量一道,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整体合力,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苏法院按照党中央、省委、最高人民法院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其他解纷力量一道,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整体合力,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孩子的学费、家里人的医药费都指望着这笔钱呐!”陈女士话语中透着焦急。

“拖欠了4万多元工资,公司负责人始终避而不见。”来自辽宁的00后小石满脸愁容。

2024年初夏某天,某纺织企业的百余名职工来到了江苏省东台市综治中心。

根据职工们反映,2023年开始,该企业资金链断裂,陆续拖欠职工工资,企业承诺待资金周转后,最迟2023年底前将工资发放到位,但次年企业却突然停止经营,企业负责人白某在工资发放表上签字后突然“跑路”。

在职工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中,驻综治中心轮值法官王元元弄清了事情原委:105名职工,从20岁到67岁,欠薪总金额高达140余万元,更棘手的是,公司设备早已被查封,暂无财产可供处置……

“这个欠薪案件涉及职工人数众多、工种各异,欠薪的老板还跑路了。要处理好这个案子,既得找人、查账,还得给职工们提供法律援助,得由综治中心牵头协调多部门共同解决。”在综治中心的统筹下,“多管齐下”工作迅速展开,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等多部门联合参与该案处置。

因案涉人员众多,为了提高处置效率,王元元法官考虑采用“先1后N”分批次处置法,指导调解员就某一职工代表的工资问题开展先行示范调解、形成标杆协议,为批量纠纷的解决提供“示范样本”。

解决思路有了,但是,由谁来做这个“1”呢?

工作团队注意到陈女士家庭生活困难且涉诉金额较大,是最合适的人选。

然而,沟通并非一蹴而就。

初次交谈时,陈女士对调解并不抱太大希望,“老板人都跑了,你们怎么帮我要钱?”

面对质疑,综治中心牵头负责人苏航坚定回应:“综治中心这么多部门一起想办法,全力寻找白老板,请您一定相信我们。”一番话让陈女士慢慢放下了戒备。

“陈女士,别着急,您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都可以问,我们就是来为您解决问题的。”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详细地解答了陈女士的疑虑,指导她准备和整理相关证据材料。

在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为群众提供

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

三天后,劳动监察大队传来突破性消息——经过连日追踪查找,终于锁定白某所在城市,并成功与他取得联系。

但调解员第一次拨通电话,就撞上了一堵冷硬的墙。“我不是不想给,现在真的没钱!你们就算找到我,我也变不出钱来!”白某态度强硬。

面对强势的白某,工作团队改变沟通策略,决定由王元元法官再次与白某联系,以法官身份严肃告知白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增强震慑力。

王元元法官同时晓之以情:“白老板,我们知道你也有难处,但工人们更困难。陈女士的孩子学费没着落,老父亲的医药费还等着结......”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白某终于松口:“我不是不想解决......但140万不是小数目,我需要时间筹钱。”

见白某态度转变,工作团队趁热打铁,决定第二天组织双方展开调解。

工作团队在东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组织调解

2024年6月12日,陈女士带着整理好的证据材料,再次走进综治中心。这一次,她轻车熟路,身后还有几位职工代表一同前来见证调解过程。

“陈女士,您2023年3月至12月期间的工资明细,我们和人社局都已经核对过了。”法官助理小李将计算器摆在对方面前,“请您确认下总数是否正确?”

“这个金额我认可。”陈女士终于点头,但签字时却犹豫了:“你们光清点欠付工资有用吗?白老板能及时给这个钱吗?”她的疑问让在场其他职工代表也议论纷纷。

“大家放心,前期在劳动监察大队的摸排下,我们已经找到了白老板,也沟通过了,他现在人在外地,但拖欠的工资一定会有一个说法的!”调解员安抚着在场职工们。

王元元法官随即拨通白老板电话:“白老板,大家伙都等你一句话,这钱你要是不付的话,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电话那头,白老板表示,此前已经和综治中心工作团队多次沟通,也明白法律后果,请工人们再宽限一段时间,他要和股东们商议筹钱计划,钱一定会还。

“既然你们都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们可以给老板时间,再缓缓,这个调解协议我签!”听到白老板的承诺,陈女士最终签下了调解协议。

第一个签下调解协议的陈女士,成为了105名职工的“样板案例”,后续调解方案均参照执行。

各方签订协议后,法院第一时间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

面对职工们对白老板后续能否如约付款的担忧,王元元法官解释道:“大家放宽心,有问题您和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负责到底。”

示范调解后,其他职工们也签订了调解协议。

履行期限届满前,在王元元法官和调解员的持续督促下,白某和企业股东分头多方筹措资金,如期向105名职工支付了总计140余万元的工资。最终,所有职工都如愿以偿拿到了自己应得的报酬。

该系列纠纷通过综治中心平台整合相关部门资源,结合示范调解、分批次处理等方式实现“一案调、多案解”。人民法院深化运用“司法确认+督促履行”机制,通过释法明理、督促履行促使义务人按协议约定将涉案款项全部履行完毕,真正实现了群众的期盼,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来源:江苏高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