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全力推进旅游警务建设 勾勒美丽风“警”线护游客无忧畅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09:30 1

摘要:8月17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仙都景区内,一对夫妻在鼎湖峰附近的山顶游览时突然中暑。危急时刻,他们果断按下观景台旁的旅游警务“一键报警”桩报警。

8月17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仙都景区内,一对夫妻在鼎湖峰附近的山顶游览时突然中暑。危急时刻,他们果断按下观景台旁的旅游警务“一键报警”桩报警。

信号直达仙都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立即视频巡查现场、语音安抚游客,并同步启动应急机制。民警、医护人员和景区救援组携担架、药品按最优路径火速赶赴山顶。经现场降温补水等处置,游客身体不适渐缓,被安全护送下山。

接住“流量”的挑战,接受“质量”的检验。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履职,强化科技赋能筑牢平安防线,汲取文脉精华提升解纷效能,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多措并举做深做实旅游警务,勾勒美丽风“警”线,擦亮景区平安底色,护游客无忧畅玩。

执科技之笔

旅游热潮与科技浪潮,碰撞在警察“蓝”海,激起了一波波以科技赋能旅游警务的“浪花”。

“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在缙云仙都景区,智慧警务深度融入安保全环节。

观景台上,警用无人机像敏锐的“天眼”在高空巡航;指挥中心大屏实时跳出客流热力图与预警信息,织就“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缙云公安热力图预警系统联动无人机喊话与警力疏导,使节假日高峰交通拥堵率同比下降32%。

“通过‘一键报警’系统及数据联动,我们实现了从被动应答到主动发现、精准救援的跨越。我们将持续深耕‘旅游警务+’,筑牢景区安全防线,使山水之美因平安而更具魅力。”仙都派出所主要负责人赵胜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为息烽的警察同志点赞!以后我们还来。”收到游客真挚的感谢,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公安局民警雷鹏斌笑容灿烂。

7月2日下午,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值班民警雷鹏斌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安排警力前往处置,并通过空中喊话疏散车辆周围人群,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1分钟不到,警力抵达现场,把两名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治疗,车上游客也被转移到安全区域。

该起涉旅交通事故的快速妥善处置,是息烽公安智慧旅游警务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息烽县公安局在此设立警务站,配置的警用无人机机场系统,具备智能航线空巡、目标定位追踪、高空喊话照明等功能。无人机机场系统每天对天沐温泉、南山驿站等景区景点进行空中巡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快速处置。

“自7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警用无人机机场系统共开展空中巡逻220余次,交通违停警示120余次、防溺水提醒宣传56次、人员密集地安全提示52次,预警交通事故2起。”警务站负责人蔡尔彦说,“息烽公安将进一步推进智慧警务工作,执科技之笔,更好地守护红色资源,服务游客群众。”

汲文脉精华

“漫步成语典故乡,防盗防丢不能忘!您的背包价值连城,可别不翼而飞。您的手机弥足珍贵,不要‘金蝉脱壳’。”

暑期出游高峰,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区分局邯郸道警务室的执勤民警申鑫鑫立于人流密集的过街天桥下,通过“成语喊话”维持着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秩序。

据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区分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刘璇介绍,自1月25日开放以来,邯郸道已累计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

邯郸道警务室创新推出的“成语喊话”,有效疏导了景区拥堵,更将成语中浸润的邯郸文化深刻地烙印在游客的心头。

邯郸道警务室里的“将相和”调解室,见证了一次次商户、游客之间的矛盾纠纷圆满化解。墙面“和为贵”的浮雕字体,再现了“将相和”的典故,诉说着古城邯郸传统的处事智慧。

五一假期,邯郸道上的黄金楼正式营业,国潮舞蹈与通体金黄的高楼相映成趣,吸引着游客走进承载了3100余年历史的邯郸道。

一位游客在黄金楼购买黄金后,误拿空盒离去。黄金楼的员工联系不到该游客,向邯郸道警务室求助。警务室工作人员立即与该游客取得联系。

在“将相和”调解室,黄金楼的员工将游客所购黄金妥善交付。游客向邯郸道警务室工作人员表达感谢,黄金楼员工送来“真心为民办事 倾心为民解忧”的锦旗。

璀璨的中华文化不仅在漫长岁月里转化为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也被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旅游警务名片。

“前面就是您要找的李家龙宫古建筑群,也是全球李氏祭祖的圣地、李氏文化的发源地。”走在甘肃省陇西县巩昌镇的街头,这番热切的介绍并非来自导游,而是由一位正在执勤的民警娓娓道来。

“每个执勤点都是文化窗口。我们熟记本地的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在巡逻中随时为游客解答,让他们未到其地,先感其蕴。”陇西县公安局特警王振荣直言,“我们深知自己既是安全守护者,也是文化传播者,将陇西文化融入日常警务,是我们‘文旅警务’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为深入践行“文旅警务”模式,切实将“民警就是导游”的理念落到实处,陇西县公安局构建了一套系统化、常态化的文化赋能培训体系,汲取陇西传统文脉精华,全面提升一线警力的文化素养与服务软实力。

“我们定期邀请本地文史专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与文旅部门业务骨干,举办‘陇西文化专题讲座’。景区现场也是培训课堂,由专业导游和文化顾问进行示范性讲解,手把手指导民警。”陇西县公安局政工室主任李爱军向记者介绍,“通过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场景应用双轨发力,确保民警能够自信、准确地向游客讲解陇西文化。”

聚群众力量

“所有游客注意,这里有不文明行为!”

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古镇,一股神秘力量已经“觉醒”。

她们身穿蓝底碎花马甲,背后贴着“古镇大妈志愿者”的标识,手持红色的大喇叭,在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里,用洪亮的声音对抗“破坏者”,呵护着每一位游客的游览体验。

“小桥流水石皮弄,白墙黛瓦乌篷船。”作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安昌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水乡建筑风格等多重魅力。

为全力守护安昌古镇的“水乡风情”,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安昌派出所依托联勤警务室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发动“古镇大妈”“乌篷船老大”等组建义警队伍,凝聚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清除安全隐患,高效解决群众求助,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守护每位游客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以有限的警力,聚合无穷的民力,提升守护景区的“战力”,警民联动合绘平安风“警”图。

甘肃公安深化“警旅融合”“警民协同”,积极发动两万余名导游、保安、志愿者和景区职工联合参与群防群治,将警务触角延伸至景区民宿、非遗市集等“微单元”。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组建“西子义警”队伍,推进景区群防共治工作,目前已聚合163支队伍,成员超1万人。

群众力量在秩序维护、交通疏导、安全宣传等工作中发光发热,为景区平安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青海普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