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沂评 | 丰收调色盘:晒秋,一场乡村振兴的美学革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9:27 3

摘要:秋分时节,中国乡村再次迎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从皖南到鲁中,从江西到山东,一幅幅由辣椒、玉米、南瓜、稻谷组成的巨大“丰收调色盘”正在广袤田野间铺展。天蒙山上,沂水畔,传统的“晒秋”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唤醒人们对土地的热爱,谱写着一曲“粮满仓,好丰光”的乡村振兴

秋分时节,中国乡村再次迎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从皖南到鲁中,从江西到山东,一幅幅由辣椒、玉米、南瓜、稻谷组成的巨大“丰收调色盘”正在广袤田野间铺展。天蒙山上,沂水畔,传统的“晒秋”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唤醒人们对土地的热爱,谱写着一曲“粮满仓,好丰光”的乡村振兴交响乐。

晒秋,这一延续千年的农事习惯,如今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它不再仅仅是农民储存粮食的实用手段,更已成为连接城乡的文化桥梁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引擎。天蒙山景区和沂水天上王城用辣椒、玉米和南瓜构筑起壮观的艺术装置,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产品的丰收,更是一种文化创意的丰收,一种乡村价值的再发现。

这场“晒秋”新模式的魅力,在于它成功实现了三个维度的完美融合。首先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古老的农事习俗与当代艺术表达相结合,创造出既扎根传统又充满现代审美的新乡村图景。其次是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农作物不再仅仅是食物,更成为旅游吸引物,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最后是城乡融合——城市游客通过参与晒秋活动,增进了对农业的了解,而农民则通过旅游接待获得了额外收入,城乡在共享丰收喜悦中实现了双向奔赴。

“粮满仓”是物质层面的丰收,“好风光”则是精神层面的丰盈。新时代的晒秋活动,恰恰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它展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它通过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展现了乡村的文化魅力和生态价值,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审美需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晒秋新模式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能只关注物质层面的发展,更要挖掘和提升乡村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当农民能够因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当乡村文化能够获得广泛传播和认可,乡村振兴才真正实现了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从更大视角看,晒秋的走红是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的一个缩影。它标志着我国乡村正在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转变,从传统的农产品供给者向优质生活方式提供者升级。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乡村的经济业态,更重要的是重构了乡村的价值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秋阳下的晒秋场景,是中国乡村最美的风景线。它晒的是丰收的喜悦,是文化的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当我们欣赏那些由农作物组成的创意图案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新的乡村发展理念正在生根发芽——那就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粮满仓,是好年景;好丰光,是新乡村。晒秋晒出的,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物质与精神共同丰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这图景,正当时,正精彩。

来源:沂水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