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联合国狂喷,全球都成了靶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8:30 1

摘要:一觉醒来,世界仿佛被特朗普的嗓门震得耳膜生疼。在9月23日的联合国大会上,这位美国领导人再一次打破常规,把原本15分钟的发言拖成了近一个小时。台上,他像一位主持深夜脱口秀的艺人,又像一位在自家后院训斥邻居的老头,一半是自我吹嘘,一半是对世界的破口大骂。CNN都

文︱陆弃

一觉醒来,世界仿佛被特朗普的嗓门震得耳膜生疼。在9月23日的联合国大会上,这位美国领导人再一次打破常规,把原本15分钟的发言拖成了近一个小时。台上,他像一位主持深夜脱口秀的艺人,又像一位在自家后院训斥邻居的老头,一半是自我吹嘘,一半是对世界的破口大骂。CNN都忍不住吐槽,这场演讲不像是联合国大会,倒更像是特朗普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国情咨文。

一开场就火药味十足,他盯着联合国嘲笑:“这是我从联合国得到的两样东西:一个坏的自动扶梯,一个坏的提词器。”他还借机插了个家常段子,说幸亏夫人状态不错,不然很可能在电梯上摔倒。表面幽默,实际上是针锋相对的羞辱。紧接着,他又抖出一桩旧账:当年纽约房产商特朗普竞标联合国大厦翻修,只要五亿美元就能搞定,结果没选他,最后成本大大超标。是真是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在全世界面前昭告:你们没听我的,吃了大亏。

随后,进入惯常的模式:自我吹嘘到无以复加。特朗普声称,在他执政短短八个月,美国就成了世界上最火热的国家,拥有最强大的经济、最强大的边境、最强大的军事、最强大的精神。去年美国是笑话,今年美国被前所未有地尊重。在他的叙事里,美国一夜之间完成了“从地狱到天堂”的飞跃,而他本人就是点石成金的救世主。历史的评价需要时间,但自我标榜不需要,他要的就是立刻的掌声。

他更是当众宣布,自己结束了七场战争:印巴、以伊、埃塞俄比亚与埃及、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听起来仿佛他手握和平万能钥匙。但随即就露馅,印度总理莫迪可不这么看,印巴停战从未与特朗普有半点关系。可特朗普的逻辑不在于事实,而在于宣示——他要告诉全世界:是我,而不是联合国,在缔造和平。如果诺贝尔和平奖不给他,他都能把挪威议会的屋顶掀翻。

话锋一转,他开始展示另一副面孔:铁血与威慑。他洋洋得意地提到,美国空袭伊朗,“午夜之锤”行动里,B-2轰炸机投下14枚3万磅炸弹,摧毁伊朗核设施,几乎所有前军事指挥官都已死去。和平与炸弹并排而立,在他的嘴里毫无违和感。对于加沙的炮火,他干脆站队以色列,用否决权挡下停火动议,让绝望的巴勒斯坦民众继续煎熬。

然后,他把矛头对准欧洲。他指责欧洲购买俄罗斯能源,责怪北约盟友“不作为”,并扬言要加征关税。还毫不客气地甩下一句:“你们的国家将下地狱。”欧洲领导人听得脸色铁青,却也只能苦笑。更夸张的是,他直接点名伦敦市长,三次重复“糟糕的市长”,还影射伦敦正在遵循伊斯兰教法。伦敦市长萨迪克·汗立刻回击:特朗普的讲话“骇人听闻”,伦敦比美国城市更安全,美国人正纷纷搬来。特朗普一边骂,伦敦却成了美国人心中的避风港,现实比演讲更刺耳。

他没有停下,把委内瑞拉、巴西也纳入靶场。巴西更是无辜中枪,美国对巴西商品加征50%的关税,只因巴西司法追责特朗普的老朋友博索纳罗。卢拉在演讲中暗讽:“我们需要一个懂得多边主义的领导人。”这句话无需点名,所有人都明白是在回击特朗普。

最意外的,是他对气候变化的猛烈抨击。他大声宣布,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欧洲每年因高温死去17.5万人,是因为“开不起空调”,这在他看来就是绿色能源的阴谋。他甚至说,有人要杀死所有奶牛,亚洲人把垃圾倒进海洋。逻辑混乱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连美国媒体都摇头,怀疑是不是因为提词器坏了。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没有提词器,他的信手拈来依然能制造出一场惊天骂战。

这一切,在外界看来是数字和事实的跑偏,但在特朗普眼里是绝佳的表演。他的听众不是在场的各国元首,而是电视机前的美国选民。他要的不是逻辑,而是情绪;不是理性,而是掌声。他要营造一种感觉:美国伟大,全世界都在害怕他,全世界都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但现实却冷酷。美国支持率低迷,国际社会对他愈发警惕。欧洲人愤怒,亚洲人无奈,南美人被波及,联合国则被拖欠着三十亿美元会费,连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特朗普站在讲坛上,骂联合国“腐败无能”,可联合国的困境,很大一部分正是美国制造的。一个欠账的最大债主,却在嘲笑别人没钱,这种荒诞本身,就是国际秩序的写照。

这就是特朗普式的外交:一句话能让朋友变敌人,一个段子能让盟友面红耳赤,一场演讲能把联合国大会变成脱口秀现场。他不需要提词器,因为他把全世界都当成了提词器。每一次夸张的指责,每一次自我吹捧,都是提前写好的台词。

演讲散场,掌声稀稀拉拉,争议却余音绕梁。世界看见的不是一个强大的美国,而是一个情绪化的特朗普。他的语言像风暴一样席卷全场,却留下了逻辑的空洞与价值的真空。真正的力量,不在于谁喊得最大声,而在于谁能让别人心悦诚服地坐下来谈判。而在这方面,特朗普的表现,离他梦想中的诺贝尔奖,恐怕还隔着一整个大西洋。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