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大窑的石器制造场到周口店的洞穴篝火堆,旧石器时代的先民用最原始的工具,书写了生存的史诗。近日,《石启北疆·旧石器时代华章——呼和浩特大窑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幕,一场跨越约50万年的文明对话悄然开启。
从大窑的石器制造场到周口店的洞穴篝火堆,旧石器时代的先民用最原始的工具,书写了生存的史诗。近日,《石启北疆·旧石器时代华章——呼和浩特大窑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幕,一场跨越约50万年的文明对话悄然开启。
本次展览由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呼和浩特博物院、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三家一级博物馆联合举办,共展出石器、动植物标本等珍贵文物89件。展览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及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数十万年的时光,走近先民的生活图景。
这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两大重要遗址的首次对话。本次展览是区域性考古成果跨地域展示的一次创新实践,既促进了大窑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传播,也增强了公众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直观感知。它不仅实现了文物的“走出去”,更让沉睡的遗存真正“活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只是一个序幕。据悉,2026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的《“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文化展》将赴呼和浩特博物院进行回访交流。届时,呼和浩特市民也能在家门口领略周口店遗址的深厚文化魅力。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杨永刚 文/图)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张英
丨审核:王伊蕾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