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的A股科技板块彻底“热”了起来。9月24日,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科创50指数大涨近5%,逾40只相关个股涨停或涨超10%;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AI算力板块也轮番异动,主力资金单月净流入超50亿元。这四大赛道并非孤立上涨,而是在政策催化、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
9月的A股科技板块彻底“热”了起来。9月24日,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科创50指数大涨近5%,逾40只相关个股涨停或涨超10%;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AI算力板块也轮番异动,主力资金单月净流入超50亿元。这四大赛道并非孤立上涨,而是在政策催化、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的多重驱动下同步爆发,一批核心企业已成为资金抢筹的焦点。
一、半导体芯片:国产替代提速,8月出口增速飙至32.7%
半导体板块的走强绝非偶然,8月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大幅增长32.78%,已连续5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幅,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当前产业链的机会主要集中在设备、设计和封测三大环节。
设备领域是国产替代的核心战场。中微公司的刻蚀机新品近期顺利推出,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微导纳米的iTomic系列ALD、iTronix系列CVD等核心设备已实现量产导入,还拿到了头部客户的重复订单,技术验证和订单转化正在加速。随着中芯国际测试国产DUV光刻机取得进展,设备环节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设计与封测则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闻泰科技的车规级芯片出货量持续放量,在车载电子领域的市占率稳步提升;汇成股份专注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近期主动扩充产能,以应对旺季需求。光通信领域的德科立、光库科技表现亮眼,800G光模块及CPO技术加速落地,成为AI算力需求爆发的直接受益者。
二、固态电池:政策技术双驱动,2026年量产箭在弦上
9月固态电池板块动作频频,先是工信部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再是第七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在苏州召开,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催化让赛道热度居高不下。目前产业链从材料到设备都已进入量产冲刺阶段。
电池厂商中,宁德时代明确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能量密度目标直指400Wh/kg以上;广汽集团的30Ah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已突破400Wh/kg,计划2026年率先搭载于昊铂车型,综合制造成本能降低35%以上。孚能科技的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向头部企业送样,第二代产品能量密度更是突破500Wh/kg,同时还布局了机器人用电池,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材料与设备是赛道的重要支撑。赣锋锂业在硫化物电解质量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科达利押注性能最优的硫化物路线,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设备端的先导智能固态电池设备营收同比增长210%,利元亨则中标国内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装备项目,9月北美首条前道装备已启运出海。
三、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核心部件需求暴增
科技部近期明确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加速落地,特斯拉Optimus V3量产在即,解决了灵巧手难题,行业正从技术研发迈入商业化实质阶段。优必选预计今年交付500台以上工业人形机器人,累计合同金额已接近4亿元,产业链核心部件企业最先受益。
减速器是机器人的“关节心脏”,绿的谐波已进入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双环传动的RV减速器在国产替代中占据优势,二者市占率持续提升。执行器与关节模组领域,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的产品多项目送样,万向钱潮的谐波减速器成本比国际品牌低30%,寿命却达传统产品的4倍,已应用于比亚迪等车企的机器人项目。
配套领域同样值得关注。凌云光的机器视觉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为机器人提供感知支撑;远东股份作为优必选、智元的电缆供应商,深度参与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天永智能不仅是固态电池检测设备龙头,还与天机智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四、AI算力:需求爆发倒逼升级,液冷与服务器成亮点
AI算力赛道因云端需求扩张持续高景气,新闻联播对国产算力的报道更提振了市场信心,0CS光交换、光通信等新技术方向受到资金重点关注。产业链从芯片到服务器再到智算中心,形成了完整的景气链条。
服务器与芯片是算力基础。浪潮信息在国内AI服务器市场市占率达55%-60%,实现昇腾与英伟达双线供货;中科曙光的智算中心布局加速,算力供给能力突出。国产AI芯片企业中,寒武纪定增49.8亿元加码算力,海光信息的芯片持续适配主流大模型,技术迭代速度加快。
配套技术随算力升级同步爆发。恒为科技的全浸没液冷技术能节电40%,完美适配高功耗算力设备的散热需求;润建股份加速智算中心建设,从硬件运营端切入赛道。光模块领域的德科立、光库科技也因算力需求,800G产品订单持续增长,成为赛道的重要补充。
五、核心提醒:把握高景气方向,警惕两类风险
四大赛道虽景气度高,但投资仍需聚焦核心逻辑。高增长细分方向更值得关注,比如半导体中的800G光模块、固态电池设备、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以及AI液冷技术,这些领域订单增速快、业绩确定性强。
同时也要警惕潜在风险:一是技术不确定性,全固态电池的良率提升、国产AI芯片的性能验证仍需时间;二是供应链与政策风险,半导体等赛道受中美科技博弈影响较大,需持续关注技术自主可控进度和产能落地情况。
9月科技板块的集体爆发,本质是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的共振结果。这四条赛道不仅是当下的热点,更代表了未来3-5年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有望持续享受成长红利。
最后想问,你觉得这四条赛道中,哪个最有可能走出下一只“十倍股”?半导体和人形机器人,你更看好哪个领域的长期潜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社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