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700亿!芯片巨头紫光展锐启动IPO,这些A股公司直接受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6:34 1

摘要:作为中国内地唯一拥有完整2G/3G/4G/5G基带技术的芯片厂商,紫光展锐的上市进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其最新估值已达700亿元,有望成为A股首个以全场景通信芯片为主营的上市公司。

中国芯片产业迎来里程碑事件,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芯片厂商正式进军资本市场。

2025年6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悄然更新了一条备案信息:紫光展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

这家被业内称为“小华为”的芯片设计巨头,此次上市辅导由国泰君安与中信建投联合护航,计划登陆科创板。

作为中国内地唯一拥有完整2G/3G/4G/5G基带技术的芯片厂商,紫光展锐的上市进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其最新估值已达700亿元,有望成为A股首个以全场景通信芯片为主营的上市公司。

01 IPO关键节点:从改制到辅导备案

紫光展锐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19年,公司就曾宣布启动科创板上市准备工作,计划在2020年正式申报材料。

然而,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突发债券违约,随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导致紫光展锐的IPO进程被迫搁置。

转机出现在2022年7月,紫光集团完成司法重整,战略投资人“智广芯联合体”接手。随后,2023年6月,紫光展锐迎来新任董事长马道杰,这位在天翼电信终端公司和紫光国微有丰富经验的掌舵人,被市场普遍认为是推动公司上市的关键人物。

2025年3月,紫光展锐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称由“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紫光展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55.32亿元。

这一变更标志着公司迈出了IPO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根据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的分析,“在排除外部因素干扰且企业自身条件完备的理想情况下,辅导期通常需要6至12个月即可完成,继而进入正式上市申请阶段”。这意味着紫光展锐有望在2025年末或2026年初正式登陆科创板。

02 紫光展锐的市场地位:全球第四大手机芯片厂商

紫光展锐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简单来说,它是中国唯二具备完整2G至5G基带自研能力的芯片设计企业(另一家是华为海思),也是全球公开市场仅有的三家5G手机芯片供应商之一。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份额排名,联发科以36%的市占率排名第一,高通以28%份额居第二,苹果以17%份额排名第三,紫光展锐则以10%的份额位列第四。

2024年,紫光展锐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突破16亿颗,按全球智能手机年销量约11.5亿部计算,其整体市场份额已达14%,相当于全球每7部智能手机中就有1部搭载紫光展锐芯片。

这一成绩背后,是其在中低端市场的持续深耕——通过与传音、中兴等品牌合作,在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占据显著优势,同时在国内千元机市场实现规模化应用。

从增长趋势看,2024年紫光展锐营收同比增长11%至145亿元,芯片出货量同比增幅超10%,市场份额连续两年提升。尤其在5G领域,其5G芯片销量同比暴涨82%,搭载相关芯片的100多款终端已进入全球85个国家。

03 股东结构:“国家队”主导的资本布局

紫光展锐的股东阵容堪称“明星云集”,呈现出“国有资本主导、产业资本协同、外资战略持股”的三层架构。

当前,新紫光集团通过北京紫光展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紫光展锐32.22%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俗称“大基金”)持股12.76%,为第二大股东。

英特尔中国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10.85%,位列第三大股东。这一股权关系为紫光展锐的技术合作与国际市场拓展提供了便利。

此外,碧桂园创新投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分别持股4.47%、3.42%。

2024年,紫光展锐完成两轮重磅融资:6月获工银资本、交银投资等国资机构40亿元注资,12月再获创始人陈大同旗下元禾璞华近20亿元增持,投后估值达700亿元。

多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股权穿透间接参与紫光展锐的投资。彤程新材、慧智微、长电科技等公司均在受益之列。这些公司不仅能够从紫光展锐的上市中获得投资收益,更有望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

04 产业链受益股全景图

随着紫光展锐IPO进程的推进,一条清晰的受益产业链正在浮现。

直接股东及关联方

长电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微系统集成和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与紫光展锐同属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通过股权穿透间接参与投资。

彤程新材在电子材料领域布局深远,通过参与紫光展锐的投融资,有望加强产业链协同效应。

分销与合作企业

中电港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之一,承担紫光展锐5G基带芯片的国内分销职能。随着展锐5G芯片市场份额提升,中电港的分销规模与技术支持能力将同步增长。

深圳华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也因“紫光系”产业链协同被市场关注。

下游客户合作伙伴

紫光展锐拥有包括荣耀、小米、realme、vivo、三星、摩托罗拉、海信、中兴、京东、银联、格力在内的500多家品牌客户。这些公司已与紫光展锐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其产品中广泛应用紫光展锐的芯片解决方案。

随着紫光展锐上市后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的提升,这些合作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将得到增强,成本优势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05 技术实力与市场前景:不止于低端芯片

虽然紫光展锐目前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但其技术突破的步伐正在加快。

在5G领域,紫光展锐推出了6纳米制程的T8300芯片,采用8核CPU架构,由2个主频为2.2GHz的Arm Cortex-A78大核和6个主频为2.0GHz的Arm Cortex-A55组成。这款芯片已搭载于中兴努比亚Neo 3 GT 5G手机,定价299欧元(约合2513元人民币),标志着国产芯片首次打入中端5G机型核心供应链。

在智能汽车领域,2024年紫光展锐推出车规级芯片A7870,通过汽车行业最严苛的AEC-Q100认证,现已装在上汽MG的海外车型上。

在物联网领域,针对工业物联网推出5G RedCap芯片V517,比传统5G芯片体积小50%、功耗低60%,正在成为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的“隐形刚需”。

在卫星通信领域,紫光展锐悄悄研发了支持北斗+GPS双模的芯片,2024年上市的某国产千元机,就利用它实现了“无信号也能发短信”的黑科技。

紫光展锐的故事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从展讯、锐迪科的艰苦创业,到紫光集团的战略整合,再到如今资本助力冲刺IPO,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日夜攻坚,是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投入,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突围。

06 风险与挑战:客观看待投资价值

尽管紫光展锐前景看好,但投资者仍需理性看待其中的风险。

首先,紫光展锐尚未实现盈利。虽然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但具体进展仍需观察。芯片行业投入大、周期长,短期盈利压力不容忽视。

其次,公司在高端芯片领域仍与一流企业存在差距。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安卓高端智能手机SoC市场营收同比增长34%,占安卓SoC总营收的52%。在这一领域,高通以59%的份额遥遥领先,而紫光展锐尚未进入前五。

第三,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对华芯片限制政策的持续影响,以及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对紫光展锐的发展带来挑战。

此外,投资者还需注意,紫光展锐的IPO进程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已完成辅导备案,但最终能否成功上市,以及上市时间和估值都受政策环境、市场条件和监管审核等多种因素影响。

随着紫光展锐IPO进程的推进,中国芯片产业的格局正在重塑。科创板即将迎来一家真正的芯片巨头,而围绕在其周围的A股伙伴们,早已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场资本盛宴。

可以预见,紫光展锐成功上市后,将有望复制当年卓胜微、寒武纪等芯片股上市带来的板块效应,推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价值重估。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内容与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作推荐,投资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来源:百姓养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