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棋界的热点话题依然围绕着柯洁这位曾经的王者展开。说起柯洁的时代,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申真谞,觉得是小申亲手终结了柯洁的辉煌。但仔细扒拉扒拉历史数据,你会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柯洁最后两个世界冠军头衔,可都是踩着申真谞拿到的,就连第八冠也是在柯洁已经踏进大学校
围棋界的热点话题依然围绕着柯洁这位曾经的王者展开。说起柯洁的时代,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申真谞,觉得是小申亲手终结了柯洁的辉煌。但仔细扒拉扒拉历史数据,你会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柯洁最后两个世界冠军头衔,可都是踩着申真谞拿到的,就连第八冠也是在柯洁已经踏进大学校园后夺得的。真正在世界大赛番棋中拦住柯洁九冠梦的,反而是申旻埈,申真谞连决赛门槛都没摸到。所以啊,与其说申真谞是柯洁时代的终结者,不如说他是个接棒人。柯洁的时代更像是因为他个人重心转移,慢慢淡出的,而不是被谁一棒子打趴下。
围棋这玩意儿,胜负固然刺激,但柯洁留给棋坛的东西远不止输赢数字。他那股子张扬的个性、敢说敢怼的劲儿,让围棋比赛多了不少烟火气,仿佛这项古老艺术突然年轻了起来。想想当年他放话“阿尔法狗赢不了我”的时候,多少棋迷热血沸腾!可惜现实骨感,AI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柯洁面对的不只是棋盘对面的对手,还有那个冷冰冰的、永远正确的“神”。这种冲击,搁谁身上都够喝一壶的。
柯洁的挣扎,其实从他去读大学就开始显形了。顶尖棋手在黄金期跑去校园,当时争议不小。有人觉得他荒废天赋,也有人佩服他敢做自己。结果呢,人家一边读书一边还顺手捞了个世界冠军,狠狠打了质疑者的脸。但好景不长,LG杯决赛爆冷输给申旻埈后,柯洁的运势好像就拐了弯。之后他虽然还能闯进大赛后半程,冠军却总差一口气。这时候不少人开始嘀咕:要是柯洁全身心扑在围棋上,是不是还能多拿几个冠军?可惜啊,人生没有如果,柯洁自己也从不后悔这个选择。但问题来了,当围棋被AI统治后,棋手的存在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柯洁显然没找到标准答案。
2025年LG杯决赛那档子事,简直像一出荒诞剧。柯洁先拔头筹,眼瞅着九冠王近在眼前,韩国棋院突然修改规则,搞得柯洁连续被判犯规。中国棋协抗议无效,第三局柯洁心态崩盘直接退赛。这事儿闹得,不光伤了柯洁的心,更让整个围棋圈反思:当规则能随意被操控时,这项运动还纯粹吗?尽管韩国后来取消了新规,但冠军奖杯已经颁了出去。这场风波后,柯洁一度消失赛场,转头搞直播、上综艺、甚至客串演唱会。表面看他活得挺热闹,可明眼人都能感觉到,那个曾经为胜负癫狂的柯洁,眼神里少了点东西。
今年五月,柯洁又悄悄回归围甲联赛。战绩嘛,输多赢少,毕竟训练量和巅峰期没法比。但能回来,本身就是一种态度。马上要来的棋圣战,或许是他捍卫荣誉的最后机会。有人说柯洁像年轻时的李世石,都是桀骜不驯的性子。如今李世石转型成围棋推广大使,柯洁的路会怎么走?他最近采访里提到AI替代危机,建议大家“多提升认知”,这话听着像提醒别人,也像在说服自己。如果棋圣战再输,可能我们就得正式和柯洁时代说再见了。不过他的退场不会悲情满满,更像是江湖大佬金盆洗手——棋盘旁少了他拍桌子叫板的画面,棋迷才惊觉,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早已走远。围棋还是那个围棋,只是味道不一样了。您觉得呢?
来源:我就是很多个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