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上午,报名参加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和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五人举行共同记者会,标志着此次选举正式撕开了帷幕。24日,候选人辩论会在东京举行。各候
9月23日上午,报名参加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和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五人举行共同记者会,标志着此次选举正式撕开了帷幕。24日,候选人辩论会在东京举行。各候选人将在两周内阐述各自主张,开展政策辩论,寻求扩大支持谋取胜利,而正式选举将于10月4日举行。
在参议院败选后自民党内矛盾不断爆发的背景下,这场总裁选举不但折射出这个老牌执政党在国会两院均失去过半数席位后面临的生存危机窘境,更凸显了自民党传统派系政治与新兴民意诉求的不适应。特别是参与此次选战的5人皆在上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败于石破茂,因此这场被在野党嘲讽为“败者复活战”的胜者能否拿出“解党再出发”的决心带领自民党真正走向重生让许多人不禁打上问号。
590票背后的博弈
自民党此次总裁选举采用“党员参与型”全过程投票制度,总计590票,由两部分构成:295名国会议员每人一票,各地普通党员和“党友”(注册支持者)按比例折合成295票。这一规则设计使得基层党员声音与党内精英意志获得同等权重,为选举结果增添了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权参与投票的自民党党员数量已降至91.56万,较上届减少逾14万,反映出该党连续选举失利后的组织颓势。
选举流程规定,首轮投票需获绝对多数(296票)才能直接当选,若无候选人达标,则由得票前两名进入第二轮决选,届时仅由295名国会议员和47个都道府县自民党支部联合会进行投票。历史经验表明,第二轮投票时,国会议员的态度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去年各派阀因“黑金”丑闻纷纷解散后,派阀对议员的控制力度已大幅削弱,态度模糊议员的摇摆票成为关键变量,这些“自由选票”将成为第二轮竞逐的焦点。
这种规则设计也催生了独特的竞选策略:候选人既要争取基层党员好感以在首轮获得优势,又必须维系党内人脉以备可能的第二轮决战。前首相菅义伟与副总裁麻生太郎作为上次总裁选举的关键“造王者”的角色因此凸显——菅义伟已明确表示继续支持小泉进次郎,而掌控着自民党最后完整派阀“麻生派”(43人)的麻生太郎目前则未明确表态。讽刺的是,现任总裁石破茂虽已辞职,但其掌握的核心支持力量却不能被忽视,甚至很可能成为第二轮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9月2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候选人小林鹰之、茂木敏充、林芳正、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从左至右)出席辩论会。 当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候选人辩论会在东京举行。新华社发
五人争位二两人占优
本次参选的5位候选人各具特色,代表了当前自民党内不同的政治势力和政策倾向。根据日本媒体针对自民党党员和党友的最新民调显示,小泉进次郎以32%的支持率领先,高市早苗以28%紧随其后,林芳正以15%位居第三,小林鹰之和茂木敏充分别以7%和5%垫底,此外还有14%的受访者表示“尚未决定”支持意向。
44岁的小泉进次郎是此次选举最引人注目的“现象级”候选人,其年轻清新的形象被视为自民党摆脱陈旧印象的希望。作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他继承了家族政治光环和父亲的能言善道,具备卓越的公众传播能力。今年5月就任农林水产大臣后,他通过坚决投放储备米平抑粮价的举措展现出“进次郎效应”,并积累了民生政绩。特别是其起用原首相安倍晋三的侧近加藤胜信担任自身阵营选举本部长,谋求党内保守派支持意图明显。但政治资历不足仍是小泉的突出短板,他从未担任过内阁核心职位,被批评缺乏外交与安全政策经验。党内元老对这位“政治二代”的疑虑也未完全消除,如何在维持改革形象的同时争取建制派支持,成为其竞选成败的关键。
64岁的高市早苗,这位安倍晋三的忠实门徒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核心人物。她的优势在于深厚的派阀根基——获得旧安倍派残余力量的坚定支持,以及清晰的政策主张:修宪、强化国防、延续“安倍经济学”框架。作为自民党内少有的女性领导人,她若当选将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这一“破局者”形象吸引了部分寻求变革的选民。然而高市的极右立场也构成其致命短板,她连续八年参拜靖国神社,公开质疑“村山谈话”对侵略历史的定性,这些言论虽巩固了保守派基本盘,却引发日本周边邻国的强烈警惕,也让日本工商界极为担忧。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在宣布参选后公布的政策纲领中开始刻意淡化修宪议题,回避参拜靖国神社的承诺,试图塑造温和形象,但这种转变被批评为投机性转向,反而可能流失核心支持者。
同样64岁的林芳正代表着自民党内的“建制派”力量。他曾担任防卫大臣、经济财政大臣、农林水产大臣、文部科学大臣、外务大臣且是现任官房长官,作为资深政客,他以“政界119”(意即“救火队员”)的形象著称,在党内获得众多稳健议员的支持,政策稳定性获得广泛认可。林芳正出身政治世家,其父林义郎曾担任“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这一背景使他在外交政策上也被视为相对温和的选项。但林芳正的最大问题是缺乏鲜明的政治主张和社会号召力,在民调中始终难以突破现有支持瓶颈。尽管他在宣布参选后,打出“林特色”政策招牌,强调“稳定执政”与“党内团结”,契合了自民党建制派需求,却难以激发基层党员的热情,陷入“有经验却无魅力”的困境。
而从目前选举态势看,69岁的茂木敏充和50岁的小林鹰之则实力稍逊。茂木凭借丰富的经济政策经验和稳健务实的风格对党内中间派议员有一定吸引力,小林作为年轻候选人,得到部分原安倍派和二阶派成员支持,代表着党内年轻技术官僚的力量,但他们个位数的民调支持率显示其影响力有限,更多的是继续担当陪跑者的角色。但这两位候选人的存在也使得首轮投票更难出现绝对多数,客观上增加了第二轮决战的可能性。他们的支持者在第二轮的流向,也有可能在第二轮投票中成为“关键少数”。
自民党的深层困境
本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凸显了日本政治的深层困境。自平成时期以来,除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第二届政府维持时间较长外,其他政权多为1年至2年。这种“走马灯换相”的现象反映了日本政治家政治能力与政治资产的普遍不足,难以有效地推出政策并支撑政权运营。同时,此次选举对自民党生存也具有决定性意义。自民党正处在旧政治均衡被打破、新均衡尚未建立的过渡阶段,连续输掉众参两院选举更标志着自民党传统政治模式的衰落,该党亟需通过总裁选举重建新的政治模式并重塑民意合法性。若高市早苗当选,可能进一步激化党内矛盾,导致年轻议员和中间派支持者流失;小泉进次郎的胜选虽能带来新鲜气象,但缺乏派阀根基可能使政策推行举步维艰;林芳正执政则可能维持稳定但难以扭转颓势。
无论谁最终胜出,都将面临下面几大紧迫任务:一是修复党内团结,在派阀影响力弱化的背景下重建决策核心;二是制定有效经济对策,应对物价上涨、民生困难、老龄化加剧等结构性问题;三是重塑公众对政治的信任,摆脱“黑金”丑闻阴影;四是探索如何与在野党展开合作,防止政策空转。新任总裁也很可能在选举后择机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试图通过获得民意的重新授权巩固执政地位。
此间有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不仅是权力更迭,更是一次制度试验——在派阀政治松动、民意压力上升的双重作用下,日本保守主义政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选举结果将揭示:是选择回归传统保守路线,还是拥抱世代交替的变革力量?这个决定不仅关乎自民党的命运,更将塑造未来数年日本的国家走向及其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定位。随着10月4日投票日临近,这场决定日本未来的政治博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其影响将超越国界,牵动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神经。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