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20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ARECOMS)表示,该国将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并将于10月16日解除钴出口禁令,实施年度出口配额来管理全球供应。
摘要: 刚果(金)正将自己定位为钴贸易的决定性仲裁者,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供需将进入“紧平衡”的新阶段,推动长期价格中枢系统性上移。
撰文 | Penn
编辑 | 小雨
印尼政府查封青山集团的镍矿没几天,刚果(金)又开始对钴下手。全球围绕关键矿产资源的博弈越来越复杂。新能源和锂电产业链正面临巨大危机。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20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ARECOMS)表示,该国将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并将于10月16日解除钴出口禁令,实施年度出口配额来管理全球供应。
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表示,2025 年剩余时间内,矿商将被允许运输最多 18,125 吨钴,2026 年和 2027 年的年度上限为 96,600 吨。
具体配额方案为:2025年10月16日—12月31日期间,钴出口总量上限为1.81万吨,其中10月为3625吨,11月、12月各为7250吨。
2026年与2027年分别设定9.66万吨的年出口配额上限,包括全年共8.7万吨、对应每月7250吨的基础配额,以及分配给刚果(金)国有矿业公司ARECOMS的9600吨战略配额。
该监管机构表示,未来10%的产量将保留用于国家战略项目,配额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或“推进钴氢氧化物向高附加值产品的本地加工前景”进行调整。
ARECOMS主席Patrick Luabey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局势“已不再需要全面暂停出口”。他指出,新的配额制度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为未来数年的市场再平衡完成最后的调整”。该政策的明确目标是将全球钴库存削减至“约相当于一个月需求量”的水平。
钴是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高科技设备中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的传统技术路线是钴作为正极材料的三元锂电池,国内高端车型也广泛采用三元锂电池,其成本较高但续航里程长。
刚果(金)是全球钴资源最主要的产地,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钴精炼国,2024年精炼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近八成;同年中国钴原料的进口中,超过85%源自刚果(金)。
Statista数据显示,刚果(金)拥有全球最大的钴储量,截至2024年其钴储量约为600万吨,占据全球1100万吨钴储量的一半以上。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显示,2024年刚果(金)产钴2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86%,月均出口高达1.8 万吨。
因此,这个全球最大钴矿供应国的任何政策风吹草动,都将给全球钴产业链甚至锂电产业链带来重大影响。
图说:刚果(金)将在10月16日用配额制替代钴出口禁令
近两年,刚果(金)铜业扩产推动副产品钴产量大增。到2024年年底,全球钴库存超过6万吨,巨大的库存拖累钴价在2025年初降至约每磅10美元(约22000美元/吨),触及九年来的最低点。
此后,作为全球主要的钴供应国,刚果(金)开始试图利用其市场地位来减少全球供应,以推高市场价格。
2025年2月24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发布声明称,刚果总理和矿业部长签署了一项法令,决定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以应对全球钴供应过剩的局面,这导致全球约70%的钴产量基本上无法进入全球市场。
这一禁令原定于6月23日到期。然而,在出口禁令实施四个月来,钴的交易价格仍然低于每吨20000美元。因此,6月21日,刚果(金)宣布将钴出口临时禁令再延长三个月,以延长其遏制国际市场供应过剩的努力。
刚果(金)的出口禁令确实对推升钴价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上海钢联数据显示,2月24日禁令发布后,国内电解钴价格迅速上涨,由2月24日的16.6万元/吨,涨至3月14日的25万元/吨,20天左右价格上涨了50.6%。
此后,钴价开始震荡。整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MB钴(标准级)价格由今年2月底9.95美元/磅的最低点反弹,至今累计涨幅超过63%,但是几乎都是首轮禁令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完成。
图说:2025年2月以来国内钴价及海外MB钴价走势
在长达7个月的出口临时禁令即将到期时,刚果(金)决定,该国将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并将于10月16日解除钴出口禁令,实施年度出口配额来管理全球供应。
在官方文件中,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写到,这些重要监管措施将推动刚果(金)战略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共享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红利。
事实上,ARECOMS坦承,刚果(金)限制钴出口的目的,除了要减少全球钴库存、稳定钴价,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钴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控制力,促进矿石在本地加工,分享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红利。
从战略层面来看,刚果(金)的举措不仅仅关乎价格。通过控制产量,政府表明其意图是推动本地增值产业(例如精炼和电池生产)的发展,而不是让原矿源源不断地流出该国。这项可自由支配的“战略配额”可以作为一种筹码,吸引那些致力于在其境内建设加工能力的投资者。
以刚果(金)2024年钴产量计算,未来两年的年度出口配额只占本土产量的44%。这意味,企业在出口以外,或将保留不小的库存量,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或将引导矿企在本地加深生产环节、延长产业链。
图说: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官方文件
公告称,每家公司的配额已按历史出口量按比例计算,刚果(金)国有企业EGC和刚果(金)国家矿业总公司(Gécamines)子公司STL除外,而具体配额获取条件、分配方案将在后续细则中明确。
国际钴业协会(Cobalt Institute)数据显示,洛阳钼业、嘉能可(Glencore)和欧亚资源(ERG)是刚果(金)的前三大钴生产和贸易商,仅这三家就占到2024年刚果(金)钴出口总量的85%。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刚果(金)钴出口量及其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占比近年变化较大,如洛阳钼业于2023年超过嘉能可,跻身全球第一大钴供应商。因此,历史出口量基于何时、如何计算,将是未来博弈所在。
同时,刚果(金)对钴出口配额发放偏向正常经营的、拥有矿山的冶炼企业。ARECOMS在最新公告中称,三类企业将无法拿到配额:2024年出口量低于100吨、过去五年内拥有精炼厂但未运营自有钴矿、以及矿藏已枯竭的企业。
此外,任何公司若加工从第三方获得的尾矿、精矿或来自手工采矿的矿物,ARECOMS也有权撤销已分配给任何公司的初始配额。公告还称,ARECOMS有权组织采购任何公司超出其季度配额的钴库存,这或将有助于刚果(金)在不同国家与企业之间斡旋。
图说:刚果(金)东南部一家铜钴矿
事实上,刚果(金)的出口禁令已对全球钴供应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金属咨询机构中联金表示,随着该国钴原料库存持续消耗,部分厂商因原料短缺已处于减产甚至停产状态,钴市场从原来的过剩转为紧缺,因而推动钴价大幅上涨。
有矿企对证券时报表示:“在长达半年的出口禁令生效期里,确确实实一斤钴也没有离开刚果(金),如出口禁令再不放开,市场库存或已不足支撑产业链在今年内的正常运作。”
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洛阳钼业在刚果(金)运营两座世界级矿山TFM和KFM。上半年,洛阳钼业钴生产量达6.1万吨,同比增长了13%,但是库存量较上年年末激增35.09%,达到5.7万吨。
对于此次政策变化,洛阳钼业表示将结合当地的政策实际,妥善地做资源释放,以实现钴价值的最大化。寒锐钴业称,采取控制接单的方式把握销售节奏。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商钴原料库存预计能维持到年底左右。
华友钴业表示正在加紧从印尼开拓更多的镍钴半共生矿,预计钴年产1.8万吨。格林美则通过锂电池回收,印尼镍冶炼项目分别提供每年0.8万吨和1万吨的钴金属产能。
卓创资讯富宝钴行业分析师魏凯莉表示,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供需将进入“紧平衡”的新阶段,推动长期价格中枢系统性上移。中信证券也预计该出口配额政策将导致2025—2027年全球钴供应量远低于正常水平,供应短缺量分别为12.2/8.8/9.7万吨,钴价有望强势上涨。
图说:生意社商品钴行情走势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钴分析师白琼表示,“短期来看,出口禁令放开后发运最快的企业仍需2个月时间才能到港,到货时间基本要到12月底以后。即便不考虑运输周期长,10月首批发货也仅3600吨左右,全部发往中国也只能满足国内一个月钴中间品消费的1/3。”
基于此,白琼判断,今年11月至12月资源供应将极为紧张,四季度的主要补给还是要看国内散货以及海外马来西亚等地的库存,甚至会有个别电钴重溶的现象。
而长期来看,白琼判断,未来刚果(金)向全球提供的9.66万吨配额也是不足以匹配供应的——只考虑中国终端企业消费的情况下,每年也需要消费约10万吨钴金属量的原料,同时海外还有2万吨至3万吨的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配额制度可能会迫使中国买家签订长期双边协议,从而降低全球现货市场的流动性。中期来看,小型生产商将被迫整合。
而长远来看,刚果(金)正将自己定位为钴贸易的决定性仲裁者——这一市场塑造者的角色,可能会在未来数年重新定义资源持有者与工业强国之间的关系。
不过,近年来,中国企业也正在努力开拓新的钴资源供给渠道,寻求钴的多元化供给。目前,格林美青山控股、华友钴业、宁德时代等企业均已参与印尼钴资源相关项目。
有矿企表示,虽然当下印尼板块的出货量和刚果(金)不是一个量级,但是情况可能在2026年开始出现变化。而据钴协会此前预计,至2030年印尼钴产量将占全球的16%。
来源:环球零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