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黔东南州以“红色九月·崇军学堂暨老兵宣讲”系列活动为载体,将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思政课堂,通过老兵口述红色历史、播放教育短片、现场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国防教育“声”入童心,推动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风尚在苗侗之乡蔚然成风。
9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黔东南州以“红色九月·崇军学堂暨老兵宣讲”系列活动为载体,将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思政课堂,通过老兵口述红色历史、播放教育短片、现场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国防教育“声”入童心,推动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风尚在苗侗之乡蔚然成风。
“崇军学堂”进校园。
九月初,走进凯里市第七小学、凯里市第一初级中学,老兵宣讲团成员罗磊一身戎装,胸佩勋章,正在课堂上讲述英烈事迹,结合自己的戍边经历宣讲国防知识,现场同步播放《追思英烈 致敬英雄》专题片,与学生频繁互动,气氛热烈,为400余名师生带去了两场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国防教育“开学第一课”。
宣讲结束后,学生们一拥而上,争相与老兵宣讲员合影。
许多学生表示,英雄的故事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凯里市第一初级中学的刘老师感慨:“这样的课堂比书本更鲜活、更触动心灵。”
这一幕,是黔东南州“红色九月·崇军学堂暨老兵宣讲”活动的生动缩影。
“崇军学堂”进校园。
自2022年以来,黔东南州积极整合本地红色资源,利用老兵优势,推动“崇军学堂”进校园,探索国防教育新路径。一批优秀退役老兵、思想政治指导员和英模人物走进课堂,用亲身经历讲述英雄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堂震撼心灵的国防教育课。
为夯实教育基础,黔东南州坚持“选聘、培育、管理”并重,目前已组建689名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聘任为期五年的退役军人思政指导员,建立健全多项工作制度,并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同时,依托99个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挖掘本土优秀文化、“兵支书”“兵教师”等先进事迹,整合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录制思政教学课程,形成针对性教育体系。
“崇军学堂”进校园。
在校园国防教育推进中,黔东南州注重分阶段、特色化实施,全面打造“结对式”“移动式”“集中式”崇军学堂,组织老兵宣讲团、英烈讲解员等队伍,利用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文化阵地等平台开展宣讲活动。2025年以来,全州开展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等“六进”活动1200余场次。
幼儿园开展“小小护旗手”培养,在全州16个县(市)打造军民共建国防教育示范点,岑巩县第三小学的国防教育体验馆、剑河县城关五小的“军魂廊”红色教育基地等特色平台各具亮点,高等教育阶段通过“戎耀大讲堂”等活动深化效果。全年贯穿“我是小小兵”“军娃进军营”“英烈故事宣讲”等常态与专题活动,持续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
目前,黔东南州已逐步形成资源整合、队伍专业、形式多样、覆盖全面的国防教育新格局,“崇军学堂”让国防教育“声”入童心,更融入成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韵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孙晓蓉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