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抱婴儿学校站岗40分钟!本人发声,家委聊天曝光,教育局回应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3:11 1

摘要:2025年5月14日,广西百色某实验小学门口,上演了一幕令人心酸的场景。一位名叫刘女士的母亲,参与学校安排的“家长护学岗”,在烈日下,穿着家居服,身披反光背心,手持指示牌,背着婴儿站了整整40分钟。

“你今天看见新闻了吗?广西那个宝妈……”

“嗯,看见了,在烈日下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站了四十多分钟……”


广西百色“护学岗”事件:一位母亲的呐喊与教育体制的反思

2025年5月14日,广西百色某实验小学门口,上演了一幕令人心酸的场景。一位名叫刘女士的母亲,参与学校安排的“家长护学岗”,在烈日下,穿着家居服,身披反光背心,手持指示牌,背着婴儿站了整整40分钟。

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事件的主角,除了刘女士这位宝妈,还有班级家委会成员、学校相关负责人、教育局相关人员,以及无数在屏幕前被触动的网友。

学校方面回应称“护学岗”活动是自愿参与的,但家委会群聊记录却暴露出截然不同的真相。“如果不参加,孩子在学校可能会受到排挤”、“其他家长都参加了,你为什么不能参加?”

类似的指责和压力,充斥着家委会群聊,将“自愿”二字彻底撕碎。家长们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承担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

这场“自愿”的闹剧,将家长的角色彻底错位。 缺乏专业训练的家长,充当交通指挥员,其效果可想而知,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将本该由自身承担的安保责任,转嫁给家长,这不仅暴露了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不足,更体现了其形式主义的官僚作风。

从家长视角来看, 刘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很多家长都面临着时间冲突、精力有限、以及安全担忧。“我理解学校的苦衷,但我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啊!” 刘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她参与“护学岗”,并非不爱孩子,而是现实的无奈。她所展现出的“为母则刚”,背后是更加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家庭负担。

学校视角下, “护学岗”的设立,可能源于经费有限,安保人员不足等多种因素。学校试图通过家长力量弥补自身安保方面的漏洞,但这种做法不仅缺乏长远规划,更会加剧家长的负担,最终损害了家校关系。

教育局的回应, 强调了“护学岗”的自愿性,并表示可以寻求志愿者或社会机构的协助。然而,这种回应显得过于苍白无力,并未触及问题的核心——变相强制的背后,是责任的缺位和制度的漏洞。

社会视角下, 此事件引发了对“家校共建”的模式的质疑。它并非简单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而是学校将责任推卸给家长,导致家长负担过重,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类似“家长护学岗”的现象并非广西百色独有,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尽管缺乏准确的全国性数据统计,但从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来看,各地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家长参与安保工作的案例。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学校安保责任缺位,家长承担过重负担。 此外,家长在护学岗期间的人身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一旦发生事故,责任认定将变得模糊不清。

“为母则刚”不应成为压垮母亲的稻草。 我们需要关注母亲的真实困境,为她们提供真正的支撑和帮助,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赞美。

学校应重新审视“家校共建”的内涵,避免形式主义,真正实现家校合作,而不是将责任推卸给家长。 我们呼吁家长们积极反馈,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推动教育部门改进相关制度,建立更完善的学校安保体制。


看看家长们的心声

不是不愿意做,只是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难处。。。

来源:小张影视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