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心有时候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好,它未必对你好,但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却能清晰地映照出真相。
人心有时候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好,它未必对你好,但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却能清晰地映照出真相。
四年的顺风车,一句"手头紧",让我看清了什么叫人情冷暖。
今天,当魏子安再次站在我面前,笑着说要蹭车时,我终于明白,有些路,真的不顺。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图片源于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1
十月的深圳,秋意正浓。
办公楼下的停车场里,我正在车里整理着今天要用的材料,透过后视镜看见魏子安拎着公文包匆匆走来。
他敲了敲我的车窗,露出那副熟悉的笑容:"思妤,今天也是去南山那边吧?能不能搭个顺风车?"
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一紧,抬头看了看他。
魏子安三十出头,长相普通但很会说话,是公司企划部的主管,比我高半级。四年前我刚入职的时候,他就经常蹭我的车,理由总是很充分——"顺路"、"地铁太挤"、"今天有急事"。
一开始我也没多想,同事之间互相帮助很正常,况且他偶尔也会请我喝杯咖啡,或者在工作上给我一些指导。
"今天不顺路。"我淡淡地说道,没有看他。
魏子安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我会这样回答。四年来,我从来没有拒绝过他。
"是吗?你不是去见华润那边的客户吗?我也是去南山,真的很顺路的。"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困惑,还有些许不悦。
我启动了车子,透过降下的车窗看着他:"魏主管,真的不顺路。你可以打车或者坐地铁。"
说完,我直接开车离开了停车场,留下魏子安一个人站在原地。
透过后视镜,我看到他脸上的表情从困惑变成了不解,最后是一种说不出的愤慨。
开车的路上,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一个月前。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手机突然响起。是爸爸的声音,但听起来很虚弱。
"思妤,爸爸现在在医院..."电话里传来的话让我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我立刻请假赶到医院,看到爸爸苍白地躺在病床上,妈妈在一旁红着眼眶。医生说是急性胆囊炎,需要立即手术,费用大概需要两万多。
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一般,爸妈都是普通工薪族,临时拿出这么多钱确实有困难。我银行卡里只有一万多,还需要筹集一万。
那一刻,我想到了魏子安。
四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载他上下班,周末他有事也经常找我搭车。粗略算一下,这四年来我为他省下的打车费和油钱至少也有几千块。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他家境不错,在南山有房有车,只是平时懒得开车,觉得蹭我车更方便。
02
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味道让人窒息,我拿着手机,犹豫了很久才拨通魏子安的电话。
"思妤?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他的声音里带着疑问。
"魏哥,是这样的..."我深吸一口气,把爸爸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我想问问你能不能借我两千块钱?我爸爸急需手术,我会尽快还给你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这几秒钟对我来说像是过了一个世纪。
"思妤,真的很抱歉,我最近手头也很紧,刚交了房贷,孩子又要交学费...你知道的,深圳的生活成本太高了。"他的声音听起来很为难,"要不你问问其他同事?"
我握着手机的手开始发抖,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无力感。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挂断电话后,我靠在医院走廊的墙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不是因为他不借钱给我,而是因为他那句"手头紧"。
就在三天前,他还在办公室里炫耀刚给老婆买的LV包包,说花了两万多,但老婆开心就值得。
就在一周前,他还在朋友圈晒他在海底捞请客户吃饭的照片,一餐就花了一千多。
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群里发他儿子报了三个兴趣班的缴费单,每月费用六千。
手头紧?
我想起这四年来,每天早上八点,我都会在楼下等他五到十分钟,因为他总是踩点出门。
我想起无数个周末,他因为各种事情找我搭车,我都二话不说地开车去接他。
我想起去年夏天,我的车在路上坏了,他坐在副驾驶座上,第一句话不是关心我,而是抱怨"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坏车"。
我想起每次加油的时候,他都会说"下次我请客",但这个"下次"从来没有到来过。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最后,我通过各种渠道筹到了手术费,爸爸的手术很成功。但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告诉自己,有些人,有些关系,该结束了。
03
今天拒绝魏子安后,我开车来到南山的一家咖啡厅,准备在这里整理一下思路,准备下午的客户会议。
刚点完咖啡,手机就响了。是魏子安发来的微信。
"思妤,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不让我搭车?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吗?"
我看着这条信息,苦笑了一下。
他居然还问我哪里做得不对?
我没有回复,而是点开了他的朋友圈。
最新的一条动态是昨天发的:他和老婆在某个高档餐厅吃饭的照片,配文是"生活需要仪式感,给老婆的惊喜"。
再往下翻,是三天前发的:他新买的Apple Watch,配文是"终于升级了,效率工具很重要"。
继续往下,是一周前的:他儿子在某个私立学校的运动会照片,配文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
我关掉朋友圈,想起了那天晚上在医院走廊里的自己。
当时我还通过其他渠道借了钱,其中包括我的大学室友孙梓萱。她二话不说就转给我五千块,还说不够的话可以再想办法。
还有我的前同事袁艺昕,听说我爸爸住院,主动提出要借钱给我。
还有楼下超市的老板娘程海燕,平时就是点头之交,听说我的情况后,也说可以先垫付一些。
这些人和我的关系都远不如魏子安,但他们却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
而魏子安,这个我帮助了四年的人,却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说了一句"手头紧"。
咖啡厅里播放着轻柔的音乐,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心情复杂。
其实我并不恨魏子安,每个人都有选择帮助或不帮助别人的权利。我生气的是他的虚伪和理所当然。
四年来,他享受着我的帮助,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报什么。当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推脱得理直气壮。
更让我寒心的是,在拒绝我之后,他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地继续找我蹭车。
04
下午的客户会议进行得很顺利,签下了一个不错的合同。
回到公司已经是五点多了,办公室里的人都在陆续下班。我收拾着桌上的文件,准备回家。
"思妤,等一下。"魏子安走到我的工位前,脸上带着职场惯有的客气笑容。
我抬头看了看他,没有说话。
"是这样的,我想和你谈谈今天早上的事情。"他拉了把椅子坐在我旁边,"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你突然不让我搭车,我真的很困惑。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你了?"
他的语气很诚恳,但我听出了其中的理所当然。
"没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我淡淡地说道,"只是觉得没必要再继续了。"
"没必要?"他的眉头皱了起来,"我们是同事啊,互相帮助不是很正常吗?而且我也不是白蹭你的车,我经常请你喝咖啡,有时候还会带点小零食给你。"
我忍不住笑了,但这笑容里没有温度。
"魏主管,你觉得几杯咖啡能抵得上四年的油费和时间吗?"
他的脸色变了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有强迫你载我,每次都是我礼貌地询问,你自己同意的。"
"是的,我同意的。"我站起身来,开始收拾包包,"但现在我不同意了。"
魏子安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思妤,我觉得你今天的态度有问题。我们是同事,应该和谐相处。你这样做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关系。"
我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他:"魏主管,你觉得什么叫和谐相处?是我单方面的付出,然后你理所当然地享受?"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的声音有些冷了,"搭个顺风车而已,你至于这么计较吗?"
我背起包包,准备离开,但走到他面前时,我停下了脚步。
"魏主管,我问你一个问题。"我看着他的眼睛,"上个月我爸爸住院,我找你借两千块钱,你说手头紧。但是这个月你给老婆买包包花了两万,请客户吃饭花了一千多,给孩子报兴趣班每月六千。你觉得这叫手头紧吗?"
魏子安的脸瞬间红了,他没想到我会提起这件事。
"那...那是两回事。"他有些结巴地说道,"我的家庭开支和借钱给别人是两个概念。"
"对,是两回事。"我点点头,"就像你蹭我车和我拒绝你蹭车也是两回事。"
05
走出办公楼,深圳的夜晚华灯初上。
我开车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却出奇地平静。
四年了,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虽然和魏子安的对话不太愉快,但我觉得很释然。有些话憋在心里太久,不说出来会憋坏自己。
手机响了,是妈妈打来的。
"思妤,今天下班了吗?你爸爸恢复得很好,医生说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妈妈的声音里带着高兴。
"那就好,我明天晚上过去看爸爸。"
"对了,思妤,那个借钱给我们的同事,你一定要好好感谢人家。现在这个社会,肯在关键时候帮你的人太少了。"
我想起了孙梓萱、袁艺昕,还有那些在我最困难时候伸出援手的人。
"我知道,妈。我会的。"
"还有啊,思妤,妈妈想和你说件事。"妈妈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你说那个经常蹭你车的同事,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了你,这种人以后你就别和他来往了。"
"妈妈看得很透彻。"我笑了笑,"我已经拒绝他了。"
"这就对了。"妈妈的语气带着赞许,"思妤啊,妈妈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最重要的是真心。你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对你好,但至少要有基本的感恩之心。那种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人,不值得深交。"
妈妈的话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爸妈总是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帮助别人。但同时他们也告诉我,善良要有底线,不能让别人把你的善良当成理所当然。
我一直记着这句话,但在职场中,有时候为了和谐相处,我选择了忍让。
现在我明白,真正的和谐相处不是单方面的忍让,而是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06
第二天早上,我照常八点出门。
以往这个时间,魏子安都会准时出现在楼下等我。今天我下楼的时候,远远看见他站在原来的位置,但当他看到我走向停车场时,他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走过来。
我开车经过他身边时,透过车窗看到他复杂的表情。
有愤怒,有不解,还有一丝无奈。
我没有停车,直接开走了。
到了公司,魏子安比我晚到了半个小时。平时他总是和我一起到,今天显然是打车来的。
上午的时候,我们在会议室开部门例会。
魏子安主持会议,我坐在会议桌的另一边。整个会议过程中,我们没有任何直接的交流,但我能感受到他偶尔投向我的目光。
会议结束后,同事们陆续离开,只剩下我和魏子安还有另外几个同事。
"思妤,你等一下。"魏子安叫住了我。
我停下脚步,其他同事也好奇地看着我们。
"关于昨天的事情,我觉得我们需要好好沟通一下。"他的声音很平静,但我听出了其中的坚持,"毕竟我们还要在一个部门工作,不要让个人情绪影响工作。"
其他同事听到这话,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仿佛是我在无理取闹。
我看了看在场的其他人,又看了看魏子安,突然觉得很可笑。
到了现在,他居然还在试图占据道德高地,仿佛是我在无理取闹,是我在影响工作和谐。
"魏主管,你说得对,个人情绪确实不应该影响工作。"我的语气很平静,"所以在工作上,我会一如既往地配合你。但在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搭车,我想我有选择的权利。"
魏子安的脸色变了变,他没想到我会在其他同事面前说得这么直白。
旁边的同事们面面相觑,显然察觉到了什么,开始陆续离开会议室。
等到只剩下我和魏子安时,他终于爆发了。
"魏思妤,你到底想怎么样?"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不就是没借钱给你吗?至于这样吗?"
我看着他涨红的脸,心里反而平静下来。
"魏主管,我从来没有因为你不借钱给我而怨恨你。"我的声音很平静,"我只是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不值得我继续对他好。"
07
那天下午,办公室里的氛围有些微妙。
几个同事在茶水间里窃窃私语,看到我经过时会突然停下来,然后用一种探究的眼神看着我。
我知道,魏子安和我的事情已经在办公室里传开了。
下班时间到了,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路过茶水间时,听到里面传来议论声。
"不就是蹭个车吗?至于这么计较?"
"就是啊,同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
"魏主管人挺好的啊,平时也经常请大家喝咖啡。"
"可能是有什么误会吧。"
我没有停留,直接走向电梯。
在等电梯的时候,袁艺昕走了过来。她是我以前的同事,现在在另一个部门工作。
"思妤,听说你和魏子安有点矛盾?"她关心地问道。
我看了看她,这个在我最困难时候借钱给我的朋友。
"不算矛盾,只是我决定不再载他了。"
"哦。"袁艺昕点点头,"其实我早就想说,你对他太好了。四年来天天接送,他有什么回报给你吗?"
"你知道?"我有些意外。
"办公室里谁不知道啊。"袁艺昕苦笑了一下,"大家私下里都说魏子安运气好,有个免费司机。只是没人愿意说破而已。"
原来,我以为的"和谐相处",在别人眼里是这样的。
"上次你爸爸住院,你找他借钱的事我也听说了。"袁艺昕的语气有些愤慨,"真的很过分,你帮了他这么久,他居然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推脱。"
"你怎么知道的?"我很惊讶。
"你忘了?你当时很着急,在办公室里给他打电话,我正好路过听到了。"袁艺昕拍了拍我的肩膀,"思妤,你做得对。有些人就是这样,把别人的好当作理所当然,永远不知道感恩。"
电梯来了,我们一起走进去。
"艺昕,谢谢你上次借钱给我。我下个月就还给你。"
"不急,你家里还有很多开支呢。"袁艺昕摆摆手,"朋友之间,就应该这样互相帮助。"
我心里一阵温暖。
同样是同事,差别怎么这么大?
08
周末,我去医院看爸爸。
爸爸恢复得很好,脸色比上次好了很多,正在和病房里的其他病友聊天。
"思妤来了。"爸爸看到我,笑得很开心,"快来,爸爸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隔壁床的罗叔叔。"
我礼貌地和罗叔叔打招呼。
"你爸爸经常提起你,说女儿很孝顺,工作也很努力。"罗叔叔笑着说道,"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
"罗叔叔过奖了。"我有些不好意思。
"真的,现在的年轻人啊,大多数只想着自己。"罗叔叔摇摇头,"我儿子在国外工作,一年才回来一次,平时连电话都很少打。"
爸爸拍拍我的手:"思妤从小就懂事,知道心疼父母。"
和爸爸聊了一会儿,我陪他在医院里散步。
走廊里人来人往,有陪护的家属,有探望的亲友,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或焦虑或关怀的表情。
"思妤,爸爸想和你说件事。"爸爸突然开口。
"什么事?"
"关于那个同事的事,妈妈都和我说了。"爸爸停下脚步,看着我,"孩子,你做得对。"
"爸..."
"听我说完。"爸爸的表情很认真,"爸爸这辈子见过很多人,也经历过很多事。我发现一个规律:真正值得交往的人,不是那些在你顺利时候围在你身边的人,而是那些在你困难时候愿意帮你的人。"
我点点头,心里很感动。
"你那个同事,享受了你四年的帮助,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却推脱。这种人,不交也罢。"爸爸拍拍我的肩膀,"但是那些在你困难时候帮助你的朋友,要记住他们的好,有机会一定要回报。"
"我知道,爸。"
"还有一点,"爸爸的声音变得温柔起来,"善良是好事,但不要让善良成为别人伤害你的理由。适当的时候,要学会说不。"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爸爸的话。
四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做好事,在维护同事关系。但现在我明白,真正的同事关系应该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魏子安把我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把我的善良当作可以利用的弱点。这样的关系,确实该结束了。
09
周一早上,我照例八点出门。
楼下,魏子安又站在那个熟悉的位置。
这次,当我走向停车场时,他主动走了过来。
"思妤,我想和你道歉。"他的语气很诚恳,"上次的事情,可能是我考虑不够周到。"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
"关于借钱的事情,我当时确实有难处。但我承认,我的态度可能不够好。"他继续说道,"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不应该为了这点小事影响关系。"
小事?
我苦笑了一下。在他眼里,这就是小事?
"魏主管,你不用道歉。"我的语气很平静,"每个人都有选择帮助或不帮助别人的权利,这很正常。"
"那你能不能..."他试探性地问道。
"但是,"我打断了他的话,"每个人也有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别人蹭车的权利。"
魏子安的脸色变了变。
"思妤,你这样做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关系的。"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威胁,"我是你的上级,希望你能考虑清楚。"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很可笑。
到了这个时候,他居然开始拿职位压我?
“魏主管,”我的声音平静却坚定,“工作是工作,私交是私交。在工作上,我会尊重你的职位,完成我的本职任务。但在工作之外,我有权决定我的时间和资源如何分配。我相信公司也不会规定,下级必须无偿提供私人交通服务给上级吧?”
魏子安一时语塞,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大概没料到我会如此直接,甚至点破了他试图用职位施压的意图。
“我不是这个意思……”他试图辩解,但语气明显弱了下去。
“那就好。”我拉开车门,“我先走了,上午还有个客户要约见,不能迟到。”
这一次,我没有再从后视镜里看他。
车子驶出小区,汇入早高峰的车流。深圳的清晨依旧繁忙,但我的心情却格外轻松,仿佛卸下了一个背负已久的包袱。
到公司后,氛围确实有些微妙。我能感觉到一些目光若有若无地投向我,茶水间里的窃窃私语似乎也多了起来。但我选择了无视。我专注于自己的电脑屏幕,处理邮件,准备会议资料。
中午吃饭时,袁艺昕特意坐到我旁边。 “听说早上魏子安又找你了?”她低声问。 我点点头,“嗯,还想用职位来压我呢。” “他也真好意思!”袁艺昕撇撇嘴,“不过你放心,办公室里明眼人还是多的。他那种占便宜没够的性子,其实很多人私下都不太看得惯,只是以前没人戳破而已。”
她的话让我有些意外,但也让我安心了不少。
下午,部门内部开会讨论一个新项目。魏子安作为主管分配任务。轮到我的部分时,他公事公办地交代了要求和截止日期,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我也同样专业地回应,表示会按时完成。
工作上的交流,我们都保持着表面的 professionalism(专业性),但那种曾经因为“顺风车”而存在的、略显熟络的氛围已经荡然无存。这样挺好,清晰、明确、不拖泥带水。
几天后,我陆续将之前借的钱还给了孙梓萱、袁艺昕她们。她们都说不急,但我坚持要还。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远比那几千块钱更重,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守信。
孙梓萱收到转账后,发来消息:“叔叔身体好了最重要!以后有啥事千万别自己硬扛,记得还有我们呢。”
看着屏幕上的字,我心里暖融融的。真正的朋友,永远不会让你觉得孤立无援。
又过了一周,我发现魏子安买了一辆新车。 一辆挺不错的SUV,就停在公司停车场里比较显眼的位置。
有同事好奇地问起,他笑着说:“哎呀,总是打车也不方便,还是自己有车自在。” 说这话时,他眼角余光似乎扫了我一眼。
我只是低头整理文件,假装没听见。他买不买车,与我无关。我的生活节奏却因此变得更加自在。不用每天刻意等待,不用绕路,下班后可以直接去健身房或者超市,时间完全由自己掌控。
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开车去医院接出院爸爸回家。妈妈坐在后座陪着爸爸,车里放着他们爱听的经典老歌。窗外是深圳璀璨的夜景,车内是家的温暖。
妈妈感慨地说:“还是自己家的车坐着舒服,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不用求人。”
爸爸点点头,对我说:“思妤啊,经过这个事,爸爸也看开了很多。钱财名利都是次要的,身体健康,心里舒坦,身边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家人,比什么都强。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该放下就放下。”
我看着前方宽阔的道路,霓虹灯勾勒出城市的轮廓。是的,有些路,注定不顺,也不必强求同路。珍惜那些愿意与你同行的人,远离那些只想搭顺风车却从不看后视镜的人。
人心确实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好,它未必对你好。但当你需要它时,它映照出的真相,足以让你看清前路,也看清身边的人。
而我的路,还在向前延伸。车窗外的风吹进来,带着夜晚凉爽的气息,也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清晰。
来源:霸天虎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