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第二版《全球高血压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4亿人,但仅约1/5的患者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住了病情。
9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第二版《全球高血压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4亿人,但仅约1/5的患者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住了病情。
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慢性肾病和痴呆症的主要诱因。这一可防可治的疾病若得不到及时的应对,将继续导致数百万人过早死亡,并使各国面临持续的经济损失。2011至2025年间,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预计将给中低收入国家造成3.7万亿美元损失。
中国面临着全球最沉重的高血压疾病负担之一。该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有29%的30~79岁成年人(约2.7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仅57%知晓自身病情,43%接受治疗,真正实现有效控制的仅18%。这意味着,超过8成的中国高血压患者仍面临心脏病、脑卒中或肾衰竭的风险。
“全球每小时有超过1000人因高血压引发的脑卒中与心脏病发作失去生命,而这些死亡大多本可避免”,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强调。
对195个国家的分析显示,其中99个国家的高血压控制率低于20%。主要障碍包括:关键风险因素(烟草、酒精、盐和反式脂肪摄入、缺乏身体活动)管控政策薄弱;经过认证的血压设备的可及性有限;缺乏标准化的治疗规程和训练有素的基层卫生工作者;药品供应链不稳定且费用高昂;对患者的经济保障;用于监测趋势的信息系统不完善。
药物可及性至关重要。仅28%的低收入国家表示药房或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全系列的世卫组织推荐的高血压药物,而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达到了93%。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将高血压控制作为全民健康覆盖改革的核心内容。扩大防治行动可避免数百万过早死亡,并减少失控高血压造成的巨大社会经济代价。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