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同学做数学题时总纠结:“花时间啃一道压轴题,还是多刷几道基础题?” 有人抱着 “难题会了成绩就上去了” 的想法,天天死磕二次函数综合题,结果月考时连有理数计算都错了三道;也有人觉得 “基础题太简单,练了没用”,跳过课本例题去刷中档题,结果全等三角形证明漏步
#初中数学难题和基础题怎么取舍?#
不少同学做数学题时总纠结:“花时间啃一道压轴题,还是多刷几道基础题?” 有人抱着 “难题会了成绩就上去了” 的想法,天天死磕二次函数综合题,结果月考时连有理数计算都错了三道;也有人觉得 “基础题太简单,练了没用”,跳过课本例题去刷中档题,结果全等三角形证明漏步骤,丢了不该丢的分。
其实初中数学的 “取舍” 不是 “二选一”,而是 “分优先级”—— 就像吃饭先吃主食再吃菜,先把能稳拿的分攥在手里,再去争取难拿的分。结合中考 “7:2:1” 的命题规律(70% 基础题、20% 中档题、10% 难题),按 150 分满分算,基础题占 105 分、中档题 30 分、难题 15 分。咱们按 “成绩段”“场景” 拆清楚,教你怎么取舍最划算。
很多同学误以为 “难题拉分,基础题随便考考”,但 150 分的中考卷里,105 分是基础题、30 分是中档题、只有 15 分是难题。也就是说,哪怕一道难题不做,只要基础题和中档题全对,就能考 135 分 —— 这个分数在很多地区都能稳稳上重点高中,比死磕难题却丢基础分划算多了。
咱们算笔账:
基础题是 “送分题”:比如有理数计算 “(-3)×4”、一元一次方程 “2x+3=9”、三角形内角和 “求∠C 的度数”,这些题只要练熟,正确率能到 95% 以上,花 1 分钟就能做对,105 分的基础分里,随便拿也能有 90 多分;中档题是 “提分题”:比如全等三角形证明、一次函数应用题、圆的切线判定,这些题有固定套路,掌握方法后基本能稳拿,30 分里拿 25 分不难,花 3-5 分钟做对一道,能拉开和普通同学的差距;难题是 “区分题”:比如二次函数与动态几何结合题、圆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题,这些题需要多个知识点交叉,还要添复杂辅助线,花 10-15 分钟可能只拿 7-8 分步骤分,性价比低多了。之前有个学生,初二时总爱刷难题,觉得 “做基础题没面子”,结果期中数学考了 85 分(150 分制)—— 基础题错了 20 分,中档题错了 12 分,难题只拿了 3 分步骤分。后来他调整策略,先抓基础,下次月考基础题只错 5 分,中档题错 3 分,哪怕难题没做对,总分也提到了 117 分,直接从 “及格边缘” 冲到 “优秀线”。
所以 “取舍” 的核心不是 “放弃难题”,而是 “不本末倒置”—— 先把 105 分基础题、30 分中档题的分数稳住,再去琢磨 15 分难题,这才是提分的最优解。
同样是 “取舍”,75 分(150 分制)的同学和 115 分的同学做法肯定不同。咱们分三个成绩段,每段都给具体的 “做题清单” 和 “时间分配”,照着做就行。
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大多是基础不牢 —— 计算错得多、概念记混、简单几何题不会添辅助线。此时最该做的是 “放弃难题”,把所有时间花在基础题上,先把 105 分的基础分拿到手。
每天必做的 “基础清单”(花 40-50 分钟):10 道基础计算(有理数混合运算、整式化简、一元一次方程解法),重点练 “符号” 和 “步骤”,比如 “-(-2)²” 别算成 4,“去分母别漏乘常数项”;5 道简单几何题(线段中点计算、角平分线性质应用、平行线角度求算),比如 “已知 AB=10,C 是中点,求 AC”“AB∥CD,∠1=50°,求∠2”;2 道简单应用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比如 “小明骑车速度 15km/h,1 小时到学校,回家慢了 3km/h,求回家时间”,练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坚决不碰的题:二次函数压轴题、动态几何题、圆与相似的综合题,这些题会消耗大量时间,还学不到核心基础,反而打击信心;考试时的取舍:拿到卷子先做选择前 10 题、填空前 4 题、解答前 5 题(都是基础题),花 70 分钟认真做,确保正确率;遇到卡壳的题(比如第 11 道选择题)立刻跳过,最后如果有时间再回头看,没时间就蒙一个选项。这个阶段的目标不是 “提分快”,而是 “打牢基础”—— 坚持 1-2 个月,基础题正确率能提到 90% 以上,总分自然会涨到 100 分左右。
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基础题已经比较稳了(能拿 90 分左右),但中档题容易丢分(比如全等证明漏步骤、一次函数图像分析错),难题能做前两问。此时的取舍是 “基础题每天练,中档题重点攻,难题学思路”。
每天的 “做题分配”(花 50-60 分钟):5 道基础计算(10 分钟):不用多练,保持手感,避免计算失误,比如分式化简、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5 道中档题(30-40 分钟):重点练全等三角形证明(添辅助线:倍长中线、角平分线作垂线)、一次函数与几何结合(求交点坐标、算图形面积)、圆的基础综合(垂径定理、圆周角计算),比如 “证明△ABC≌△DEF”“已知一次函数 y=2x+1,求与 x 轴交点及与△AOB 的面积”;1 道难题 “思路训练”(10 分钟):比如二次函数压轴题,不用算出最终答案,只练 “第一步求解析式,第二步找关键点坐标”,学难题的 “拆题方法”,比如把动态问题拆成静态情况。考试时的取舍:基础题(选择前 12 题、填空前 5 题、解答前 6 题)花 50 分钟做完,确保拿 95-100 分;中档题(选择 13 题、填空 6 题、解答 7 题)花 30 分钟,争取拿 25 分以上;难题(最后一道大题)花 20 分钟,先做前两问(通常不难,能拿 8-10 分),第三问如果没思路就写相关公式(比如二次函数顶点公式),争取步骤分。这个阶段的目标是 “稳中档,蹭难题分”—— 中档题正确率提到 80%,难题能拿一半分,总分就能冲到 125 分以上。
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基础题和中档题已经很少丢分(能拿 125 分左右),想再提分就要靠难题。此时的取舍是 “基础题少花时间,难题多花时间,但不钻偏题怪题”。
每天的 “做题安排”(花 60-70 分钟):3 道基础计算(5 分钟):速刷,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分式求值,确保不错;3 道中档题(15 分钟):练 “易错点”,比如平行四边形判定(区分 “一组对边平行” 和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相似三角形比例计算(找对应边),避免低级错误;2 道难题 “攻坚”(40-50 分钟):重点练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动点求最值、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圆与相似的综合(切线证明 + 比例计算),比如 “二次函数 y=x²-4x+3,点 P 在抛物线上,求△PAB 面积最大时的坐标”,练 “分类讨论”“数形结合” 的思路,比如分 P 在 x 轴上方和下方,用坐标算高。避免的误区:别刷竞赛题、超纲题(比如高中的解析几何),中考难题都是 “初中知识点的综合”,超纲题对中考没用;考试时的取舍:基础题和中档题花 70 分钟做完,确保拿 130 分以上;难题花 30 分钟,先做前两问,第三问尽量多写步骤(比如列方程、添辅助线、写相关定理),哪怕没算出答案,也能拿 12-13 分,总分就能接近 140 分。很多同学平时和考试用一样的取舍方法,结果平时刷了很多难题,考试时基础题却没时间做。其实平时练习和考试的 “目的不同”,取舍策略也得不一样。
平时做题不是为了 “得分”,而是为了 “学会”。所以:
基础题:哪怕会做,也要写清步骤,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按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 1” 写,避免 “跳步” 导致的隐性错误;中档题:遇到卡壳别立刻看答案,先想 “这题考什么知识点?”“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辅助线?”,比如全等题没思路,就想 “有没有中点?要不要倍长中线?”,哪怕想 10 分钟,想出来比直接看答案印象深;难题:可以花 20-30 分钟琢磨,重点学 “拆题思路”,比如动态几何题,先找 “静态特殊点”(中点、端点),再分析 “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比如线段长度不变、角度不变),哪怕没做对,也能积累解题经验。考试是为了 “拿最多的分”,所以要 “抓大放小”:
先做 “性价比高” 的题:基础题和中档题,花最少的时间拿最多的分,比如 1 分钟做对一道计算,3 分钟做对一道全等证明;遇到 “卡壳题” 别死磕:比如一道选择题花了 3 分钟还没思路,立刻跳过,后面的题可能更简单,别因小失大;难题 “抢步骤分”:哪怕做不出最终答案,也要写相关公式、已知条件推导,比如二次函数题,先写解析式,再求顶点坐标;圆的题,先连半径,写 “切线垂直于半径”,这些都能得分。举个例子:考试时遇到最后一道压轴题(15 分),第一问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基础题,3 分钟能做对,得 4 分),第二问求某点坐标(中档题,5 分钟能做对,得 6 分),第三问求最值(难题,10 分钟可能做不对)。此时应该先做前两问,拿到 10 分,第三问如果没时间,就写 “设 P (x, x²-4x+3),△PAB 的面积 = 底 × 高 ÷2”,争取 3 分步骤分,这样总共能拿 13 分,比死磕第三问丢了前两问的分划算多了。
很多同学做不好取舍,是因为 “贪心”—— 既想基础题全对,又想中档题不丢分,还想难题拿满分,结果顾此失彼。其实初中数学的提分逻辑很简单:
75 分的同学,先把 105 分基础分拿到 90 分,再谈其他;100 分的同学,先稳住基础,再攻中档题,难题蹭步骤分;115 分的同学,基础中档不丢分,再攻坚难题。取舍不是 “放弃”,而是 “合理分配时间”—— 平时练习时,基础题是 “保底”,中档题是 “提分”,难题是 “拔高”;考试时,基础题是 “必拿分”,中档题是 “稳拿分”,难题是 “争取分”。
记住:中考不是 “比谁难题做得好”,而是 “比谁基础题丢分少”。把 105 分基础分和 30 分中档分攥在手里,你就已经赢了大部分人。
来源:星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