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看了一堆书,语文还是考成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21:02 1

摘要:很多朋友也是爱书之人,爱买书,爱看书,爱带着孩子阅读,所以也喜欢这个话题。

上一篇分享了我家的重资产——

藏书。

很多朋友也是爱书之人,爱买书,爱看书,爱带着孩子阅读,所以也喜欢这个话题。

其中也有一些困惑,比如我会被高频问到这个问题:

我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娃从小也看了很多书,但学校每次考语文,为啥阅读理解还是错一堆,语文瞬间变学渣?

阅读量的确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必要条件,但绝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没有阅读量是不行的,但只有阅读量也是不行的。

关于孩子阅读这个话题,我写过一篇比较系统的论文——《开展家庭亲子共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收录于今年出版的《中国家庭教育报告 2022》(由于流程比较长,出版有一定延后)。

在这篇文章里,我给出了不少阅读方法。

比如,如何以兴趣为起点来激发孩子阅读内在动机,同时也使得读书种类更为丰富。

孩子看了一面墙的书,只能说明阅读量有了。考语文特别是阅读理解考不好,则说明只注重了“量”没注重到“质”,阅读能力并没随着阅读量提升。

关于阅读的“质”:

第一是图书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经常是他接触到什么,他入手是什么,他就认为阅读是什么。

第二是读书的质量:孩子有没有读进去、读懂和读透。

不带思考的行万里路,只是做个邮差,而缺少策略的读万卷书,可能也只能成为一个书童。

虽然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读书也不能这么功利,但是家长关心的考试也是绕不过去。

从考试来看,语文是所有科目里最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考每个分数,经常有上百人,而经常是一个学校统招也就100多人,那么同样的分数,先招谁呢? 就是看语文成绩,语文好的学生优先。语文如果再同分了,再看数学。所以,同分不同命,一般就差在语文上。

而在一张语文试卷里,阅读理解部分是占比最大的。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00分)为例,各板块赋分如下:

基础运用:约15分

古诗词和文言文:约15分,其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占大头

阅读:约30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

写作:40分

其中,基础运用也是用阅读材料的形式来呈现的,所以语文基本就是考察阅读和写作。

以前我说过,作文其实是可以提前准备的,要和别人拉开距离有一定难度,所以就得在阅读理解这个大项目上下功夫。

失阅读者,失语文。



关于“为啥看了一堆书,语文仍然考成渣?”之谜,谜底是:孩子阅读量上去了,阅读能力却没有效提升。

要在阅读能力上使劲,我们得首先知道阅读能力主要包括什么:

认读感知能力

信息提取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

推理解释能力

评价鉴赏能力

迁移运用能力

孩子的阅读能力没有随着阅读量发展起来,具体的原因我总结出4点,这样家长也就能知道从哪里下手去改善了。

01

阅读的内容过于单一

古文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部分,还有非虚构阅读。很多孩子小时候看虚构阅读,比如绘本故事、童话类的还挺有兴趣,但是一到古文和非虚构阅读就有点薄弱。

改善方法: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所选书目不适合孩子年龄层和心理发展阶段

这点我在《开展家庭亲子共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一文里有详细分析,列出了各年龄段的选书和共读方法。

03

只重视泛读,不重视精读

孩子阅读量大,但都是泛读,看过算数,没有针对性的精读训练,造成阅读能力总在原地徘徊。

而精读要对文本进行欣赏和分析,比如主要内容概括、故事结构分析、情节内在逻辑、人物性格、情感和内心分析、文学艺术风格赏析、言外之意判断等等……

在泛读的基础上,选一些经典进行精读,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04

只埋头阅读不重视交流和检验,缺乏反馈机制

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如果平时没有交流和反馈,家长只能看考试,考得好就觉得不错,考得不好就觉得很渣,这就有点盲目和被动。

现在我们面临的选择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毕竟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经不起屡屡人肉试错,更要精心选择资源,把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上。

花生妈的小纸条

家长眼里的阅读理解,其实还涉及到应试问题,读书多不等于会做阅读理解题。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可是最大头。

而且,阅读理解不止和语文有关,几乎和所有学科都有关,比如物化生就有很多“科普阅读题”——不会快速提取信息,不会阅读理解,就很麻烦。阅读理解是有方法的,有这一位特别会帮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老师,她就是花生酥老师,也是我们老朋友了——她在业界鼎鼎有名,从教16年,原新东方语文学科带头人、高途朴新明星大主讲、中国散文家协会成员、高考作文满分。孩子进了她的阅读营和写作营,就像被魔法点过,原先的失分“绊脚石”变成高分“压舱石”。这周五中午我把花生酥老师请到了直播间,不仅有阅读营的介绍和团购,还会分享独家阅读提分秘诀,不管你准不准备参加阅读营,听了相信一定会有收获更多文章,↓↓↓“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

来源:花生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