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放了个“烟花”,百亿市值蒸发!并购狂魔的“速成法”失灵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9:08 1

摘要:烟花易冷,但资本市场的反应更冷。9月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500米处的一场“龙形烟花”,本想点亮始祖鸟的“高山文化”,却意外点燃了母公司安踏的危机。连续两日股价下跌,近百亿港元市值蒸发——这枚烟花,代价有点大。

山顶一声响,百亿市值凉。

烟花易冷,但资本市场的反应更冷。9月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500米处的一场“龙形烟花”,本想点亮始祖鸟的“高山文化”,却意外点燃了母公司安踏的危机。连续两日股价下跌,近百亿港元市值蒸发——这枚烟花,代价有点大。

作为安踏旗下的“王牌”,始祖鸟曾被寄予厚望。从2019年被安踏收购,到如今成为“中产三宝”之一,始祖鸟的逆袭堪称品牌运营的教科书。但这次“炸山营销”,却暴露了安踏高速扩张下的“内功不足”。

“致敬高山”的烟花,为何反而激怒了一群“鸟粉”?

90后的陈姐是始祖鸟的铁杆用户,她直言:“作为顶奢户外品牌,始祖鸟的核心是‘敬畏自然’,但烟花显然与这个理念背道而驰。”更让她失望的是,事件发生后,始祖鸟海外声明的“甩锅”嫌疑——提及“与中国团队沟通”,被质疑切割责任。

而准备入手始祖鸟的林哥,则因“国内外价差”犹豫了。“同样一件冲锋衣,国内比国外贵几千,这让人心里不舒服。”他说。

一场营销活动,不仅考验创意,更考验品牌的价值一致性。当“环保承诺”遇上“烟花秀”,当“全球统一”遇上“价格双标”,信任的裂缝就此产生。

安踏的崛起,堪称一部“并购史”。

从2009年收购斐乐中国业务,到2019年豪掷360亿元收购亚玛芬体育(旗下包括始祖鸟、萨洛蒙等),安踏用资本快速搭建了一个多品牌帝国。丁世忠曾坦言:“30年内自创一个始祖鸟,几乎不可能,但收购可以。”

这种“买买买”策略,短期效果显著:斐乐成为业绩引擎,始祖鸟变身“中产社交货币”。但隐患也随之浮现:

增长放缓:2025年上半年,斐乐收入增速降至8.6%,安踏主品牌仅增5.4%;

同店销售下滑:始祖鸟同店增速从26%降至15%,“街鸟”泛滥导致核心用户流失;

产品力争议:有用户反馈安踏主品牌设计“不够高级”,跑步鞋“脚感不适”。

并购能快速获取品牌和技术,但若缺乏产品创新与文化融合,就像练功只学招式、不修内力——“速成”的背后,可能是根基不稳。

年轻人中流行的“邪修”梗,形容“离谱但有用”的捷径。安踏的并购策略,颇有几分“邪修”意味:

资本开路: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快速切入高端市场;

营销造势:始祖鸟的旗舰店毗邻爱马仕,联名酒店、高原走秀,套路娴熟;

但产品短板:有用户指出,安踏主品牌设计平庸,斐乐Logo化过度,“缺乏高级感”。

资本和营销能短期拉升品牌曝光,但长期竞争力终究要靠产品说话。亚马芬体育早年也曾因“只购不管”陷入停滞,安踏若重蹈覆辙,恐难逃反噬。

安踏的案例,给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上了一课:

价值观是品牌灵魂:户外品牌的核心是“尊重自然”,营销活动必须与此同频;

并购易,整合难:收购品牌后,需深耕产品力、文化融合,而非仅靠渠道和营销;

用户信任是底线:价格双标、危机回应不当,会迅速消耗品牌信誉。

丁世忠曾说:“要做世界的安踏。”但真正的世界级品牌,不仅是资本布局,更是价值认同的全球化。

烟花会冷,但市场不会失忆。安踏的当务之急,或许不是点燃下一场营销烟花,而是回归产品本身,修补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桥梁。

毕竟,捷径走多了,容易忘记:真正的“修炼”,从来都在基本功里。

来源:骏逸创业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