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下旬,蔡磊的近况又一次揪了很多人的心。新周刊放出的段睿采访里,说清了这位渐冻症患者眼下的难——他已经完全说不出话,半年前还能蹦几句,现在嘴唇动再多次也没声音。胳膊和手早僵得没法动,腿站不起来,脖子只能轻轻晃两下,嘴角还开始流口水,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淡,
今年9月下旬,蔡磊的近况又一次揪了很多人的心。新周刊放出的段睿采访里,说清了这位渐冻症患者眼下的难——他已经完全说不出话,半年前还能蹦几句,现在嘴唇动再多次也没声音。胳膊和手早僵得没法动,腿站不起来,脖子只能轻轻晃两下,嘴角还开始流口水,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淡,连情绪都快没法靠表情传出来。还好他还能吃流食,只是接下来可能要做胃造瘘,以后就得靠机器帮着吃饭了。
谁能想到,几年前的蔡磊还是在商场上连轴转的人。刚查出渐冻症时,他手里还攥着没看完的工作报表,医生说“最多活三到五年”,他盯着诊断书愣了半天,第一句话不是问自己还能活多久,而是问“现在国内外研究到哪一步了?”段睿那时候还没从“刚结婚就要面对绝症”的打击里缓过来,看着蔡磊连夜查文献、打电话找专家,声音里全是压不住的慌:“他那时候连睡觉都抱着电脑,生怕漏了任何一个可能的治疗机会。”
可希望刚冒头就被浇了冷水。有专家直接跟蔡磊说“这病目前没治,别白费力气”,还有人劝他“好好享受剩下的日子”。蔡磊没听,反而更倔了——他开始建渐冻症患者数据库,自己跑遍全国联系病友,甚至抵押了家里的房子凑钱搞科研。“他不是不怕死,是怕自己走了,后面成千上万的病友连‘等’的机会都没有。”段睿说起这些,声音里带着颤。
蔡磊没怕过这病的结局。谁都知道渐冻症难有转机,可他偏要跟病魔耗。不是贪生,是怕自己走了,后面更多渐冻症病人没了盼头。这些年他带着团队找前沿疗法,甚至拿自己当实验对象,药的副作用让他吐得站不住,还是硬撑着记录反应。有个网友说,自己父亲也是渐冻症,熬了六七年,全世界求医都没用,看着蔡磊这样,又心疼又佩服,还忍不住建议:“真到最后阶段别做气切了,少受点罪,让他有尊严地走。”这话底下,好多家属留言说:“太懂这种痛,看着亲人一点点‘冻住’,比自己生病还难受。”
可争议也没断过,甚至越来越刺耳。有人在网上骂得难听:“一到过节就出来卖惨,蔡磊是铁打的?每次都说恶化,怎么就不死?”还有人盯着直播带货阴阳怪气:“赚病友眼泪的商人罢了,段睿怕是早算好遗产了吧?”更有甚者说:“真伟大怎么不把钱全捐了?搞直播不就是为了捞钱?”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人,段睿看到时,红着眼眶却没歇过带货的活——直播间里卖的大多是日用品,利润薄得可怜,有次工作人员算错账,她自己掏了几万补窟窿。
段睿没回避这些质疑,只说直播间人不多,工作人员又多,根本赚不到钱,反而自己还得往里贴。而且所有带货收入都捐去做渐冻症科研了——熟悉他们的粉丝都知道,这笔账一直看得清清楚楚,每一笔捐款的流向都公示在网上,没藏过私。有支持者忍不住反驳喷子:“你们盯着人家的‘错’,怎么没看见蔡磊把自己当实验品?没看见段睿天天守在病床前?”
也有很多人站出来替他们说话。有人说蔡磊是真纯粹,自己都那样了,还想着为天下患者铺路,用自己的经历推动研究,这种人该被尊重。还有人说,段睿做公益带货不只是因为爱,更是敬医学,知道多一分钱,可能就多一分让病友看到希望的机会。
现在蔡磊牵头建的渐冻症患者数据库里,已经收录了上万条病友的病情数据,有好几个科研团队靠着这些数据,把临床试验的准备时间缩短了半年多——这些看不见的进展,都是他躺在病床上,用眼神一句句跟团队确认出来的。他没法写字,就靠眼球追踪仪把想法敲在屏幕上,有时候一个方案要改十几次,累得眼球都发红,也没说过停下。
其实渐冻症家属都懂这种难,就像那位失去父亲的网友说的,全世界求医都可能无果,每一步都走得累。蔡磊和段睿的特别之处,是没把自己困在痛苦里,反而想拉着更多人往前。哪怕现在蔡磊连表情都快做不出来,哪怕质疑声没停过,他们还是没松劲。
生活里总有这样的时刻:当医生说出“没办法”三个字时,有人会像蔡磊这样,攥着最后一点希望往前冲,哪怕要承受更多痛苦;也有人会选择安安静静度过剩下的日子,不想再跟病魔较劲。没有人能说哪种选择更对,毕竟每个人面对的遗憾、牵挂都不一样。可蔡磊的故事摆在这,我们难免会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或身边人遇上这样的困境,是该咬着牙拼一拼,还是笑着松开手呢?
来源:冰点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