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纽约时报》20日披露,美国五角大楼再爆惊天丑闻,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被曝在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中,将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的作战细节同步到包含家人、私人律师的十余人私人群组。
据《纽约时报》20日披露,美国五角大楼再爆惊天丑闻,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被曝在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中,将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的作战细节同步到包含家人、私人律师的十余人私人群组。
图: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图片源于网络)
事后,这一行为不仅引发舆论哗然,更让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防线再度暴露于聚光灯下!然而,特朗普的“护短”表态——“总统绝对信任赫格塞斯部长”,更让事件演变为一场牵动华府神经的“政治风暴”。
那么,“家庭群泄密”背后的致命漏洞是什么呢?
原来,事件起源于今年3月的一次“意外”。当时,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Mike Waltz)误将《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拉入特朗普核心决策群“胡塞问题核心小组”。
图:《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图片源于网络)
群内,赫格塞斯不仅实时更新空袭目标、武器类型、攻击顺序等敏感信息,甚至精确到“F-18舰载机将于美东时间13:45起飞”!行动结束后,戈德堡震惊披露:“这些细节足以让敌方提前转移目标,危及美军生命。”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纽约时报》4月20日独家爆料,赫格塞斯竟将同样的作战信息转发至另一个私人群组,成员包括妻子、弟弟(国土安全部驻五角大楼联络官)及私人律师!该群组原本用于讨论行政事务,却成了“军事机密中转站”。消息一出,联邦参议员、参议院民主党(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怒批:“这是对国家安全的公然践踏!”
图:查克•舒默(图片源于网络)
面对舆论风暴,白宫21日迅速“灭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宣称:“总统完全信任赫格塞斯部长,他今早亲自确认了这一点。”赫格塞斯本人也在白宫表态:“我与总统保持高度一致,将继续推进议程。”但这番说辞难掩事件的敏感性——就在一周前,五角大楼刚因另一起泄密案停职4名高官,其中包括赫格塞斯的高级顾问丹·考德威尔(Dan Caldwell)。
图:赫格塞思与其核心幕僚丹•考德威尔(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特朗普对赫格塞斯的信任并非偶然。这位防长自2024年11月获提名以来,就因争议不断成为焦点:他曾公开质疑女性参战能力,被曝性侵指控,甚至在参议院任命投票中需副总统J.D.万斯投下关键一票才勉强过关。
如今,特朗普的“护犊子”姿态,既是对嫡系的力挺,也暴露了其任人唯亲的用人逻辑!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在特朗普的权力版图中,忠诚永远高于专业。”
图: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图片源于网络)
显然,此次事件折射出了美国国防体系的系统性漏洞。首先,核心决策依赖非官方通讯工具。Signal虽号称加密,但群组管理混乱——华尔兹误加记者、赫格塞斯随意转发,凸显制度监管缺失。其次,涉密信息界定模糊,白宫坚称“未分享机密”,但戈德堡披露的细节已包含“武器型号”“攻击坐标”等战术级情报,足以影响作战安全。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危机公关”模式引发热议。从2013年斯诺登“棱镜门”到2025年“群聊门”,美国情报系统的“内鬼”问题从未根治!此次事件中,赫格塞斯的幕僚长乔·卡斯伯(Joe Kasper)一边下令调查泄密,一边力保上司,暴露出官僚体系的自我庇护倾向。
五角大楼前发言人约翰·尤利奥特(John Ullyot)直言:“这不是个别官员的失职,而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溃败。”
回溯2013年,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曝光的“棱镜计划”曾震动全球,揭示美国对盟友及民众的大规模监控,而此次“家庭群泄密”则呈现新特征:机密信息从“国家机器”渗透至“私人领域”,折射出权力与亲情的边界模糊。正如德国外交部的讽刺视频所示,当官员用“家庭群”讨论军机,国家安全已沦为“社交游戏”。
图:前CIA技术分析员斯诺登,揭露美国“棱镜”等多个计划(图片源于网络)
可以说,此次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个人操守问题,更是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结构性危机!从特朗普的“护短”到五角大楼的“甩锅”,美国官僚体系的傲慢与低效已展露无遗。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对规则的践踏终将付出代价——2013年斯诺登事件重创美国信誉,2025年“群聊门”或将加剧盟友对美信任赤字!对于中国而言,需警惕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冒险,同时强化自身网络安全防御,防止类似漏洞出现。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来源:2025冷眼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