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为逃饭钱报假警抓自己!罚200元还丢人,这事可没那么简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7:05 1

摘要:上海奉贤女子官某和闺蜜打牌,约定输家请吃饭,她输得最多后竟为逃饭钱报假警,谎称有人聚众赌博。警方到场发现是闹剧,官某被罚款200元。从法律角度看,报假警绝非“小事”,轻则罚款拘留,重则可能涉刑,且这一行为还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警力资源,引发网友对“侥幸耍小聪明”的

上海奉贤女子官某和闺蜜打牌,约定输家请吃饭,她输得最多后竟为逃饭钱报假警,谎称有人聚众赌博。警方到场发现是闹剧,官某被罚款200元。从法律角度看,报假警绝非“小事”,轻则罚款拘留,重则可能涉刑,且这一行为还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警力资源,引发网友对“侥幸耍小聪明”的热议。

一、为逃一顿饭钱,她竟把警察喊来“抓自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上海奉贤这事儿,离谱到让人想笑又想气。官某跟三个闺蜜凑一起打牌,没玩钱,就图个乐呵,还约好谁输得多谁请吃饭。结果几圈下来,官某输得最惨,一想到要掏饭钱,她竟动了“歪心思”。

她偷偷打了110,跟警察说:“警察同志,这里有人聚众赌博!” 警察一听是赌博警情,不敢耽误,火速赶到现场。可到地方一看,哪有什么赌局?就四个女生围坐着打牌,桌上连现金影子都没有,只有几张扑克牌。

追问之下,官某才支支吾吾承认:自己就是不想请吃饭,才撒谎报假警的。闺蜜们当时都懵了,怎么也没想到,就一顿饭钱,她能做出这种事。最后,官某被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罚了200元,饭钱没逃掉,还多花了罚款,更成了大家的笑柄。

网友看完这事儿,评论直接炸了:“为了一顿饭钱,连脸都不要了?”“200块罚款比饭钱贵多了吧,这脑子咋想的?” 但也有少数网友调侃:“这操作够离谱,就是代价有点大。”

二、别觉得“报假警”是小事!法律后果比你想的重

很多人可能觉得,官某不就罚了200元吗?好像也没多严重。但我得跟大家说清楚:报假警真不是“小事”,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可比200元重多了。

1. 轻则罚款拘留,重则可能坐牢

这次官某被罚款200元,是因为她的行为没造成严重后果,属于“情节较轻”。但《治安管理处罚法》里明确规定,谎报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最高可处10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

要是情节更严重,比如报假警说有爆炸、恐袭,导致警方调动大量警力,甚至引发社会恐慌,那就不是治安处罚这么简单了,可能会触犯《刑法》里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着的就是刑事处罚,留下案底,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2. 报假警浪费的,是所有人的“救命资源”

大家得明白,110、119这些报警电话,是公共安全的“生命线”。警力、消防车这些资源都很有限,一旦被虚假警情占用,真正遇到危险、需要求助的人,可能就会因为资源被调走而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比如之前有地方有人报假警说“有人跳河”,警方派了好几艘船、几十个人搜救,折腾大半天发现是假的。结果同一时间,另一个地方真有人突发心脏病,因为附近警力被调去处理假警,救护车和民警赶到时晚了一步。官某这种为了逃饭钱报假警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在滥用公共资源,拿别人的安全当儿戏。

3. 别抱“没人较真”的侥幸心理

很多人报假警,都是抱着“我就随口一说,警察不会当真”“这点小事,他们不会管”的侥幸。但实际上,警方对每一起警情都会认真核查,只要查实是假警,就一定会依法处理,不会因为“事小”就放过。

像之前有个小伙子,跟朋友吵架气不过,报假警说朋友偷东西,结果警方一查是谎言,他直接被拘留5天。所以千万别觉得“耍点小聪明没事”,法律可不惯着这种侥幸。

三、这事儿最该警醒的:别为小利丢了底线

官某这事儿,说到底就是“贪小便宜”没底线。一顿饭钱撑死几百块,她却宁愿冒着被处罚、丢人的风险报假警,最后赔了罚款又落得笑话,完全是“捡芝麻丢西瓜”。

现实里,类似的人其实不少:有人为了让外卖小哥快点送,报假警说外卖里有异物;有人跟商家吵架,就谎称商家卖假货骗警察来“撑腰”。这些人总觉得“自己的事最重要”,却忘了每一次“小聪明”,都可能给别人、给社会带来麻烦。

而且从个人角度说,报假警留下的处罚记录,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征信、工作,甚至孩子考公、参军的政审。为了一点小利益,把自己的未来和家人的前途都搭进去,真的值得吗?

结论

官某为逃饭钱报假警,看似是“一时糊涂”,实则是对法律的漠视、对公共资源的不尊重。200元罚款是小事,但背后的法律代价和道德污点,却远不是钱能弥补的。那么,你觉得对官某的200元罚款是轻了还是重了?如果身边有人为了小利想耍“小聪明”,你会提醒他可能的后果吗?

来源: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