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濠江:税助“山海”,“小鱼丸”链接“大产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21 19:35 1

摘要: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汕头市濠江区充分整合海洋渔业资源,将发展传统鱼丸产业作为促进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走出一条“地标产品+对标提质+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有效推动本地名优产品增产增效。近年来,汕头市濠江区税务局以“税惠红利”与“便民举措”蓄势赋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汕头市濠江区充分整合海洋渔业资源,将发展传统鱼丸产业作为促进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走出一条“地标产品+对标提质+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有效推动本地名优产品增产增效。近年来,汕头市濠江区税务局以“税惠红利”与“便民举措”蓄势赋能,引导企业筑牢合规经营根基,推动本土传统鱼丸产业迈上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新台阶。

税务干部上门讲解税惠政策

研发添力 创新升级打响“濠”字号

濠江区地处河口海湾,接近北回归线,拥有国家一级渔港和十万吨级深水大港,那哥鱼、墨斗鱼、九节虾等海产品在蔚蓝大海的滋养下,肉质肥厚、鲜美多汁。在濠江土生土长的汕头市金派食品有限公司凭借本港野生海鱼等优质原料,以一颗颗小鱼丸打响“达濠李老二”品牌,将这座海滨小城的美味故事演绎得精彩绝伦。

“以前,我们鱼丸采用原始手工制作,生产多少就需要多少人工,产品种类较少,有时也会出现产量跟不上销量的情况。”该企业总经理李耀宏表示,近年来,企业研发升级了螺旋速冻装置等自动化生产设备、全自动智能控制制冷系统,将师傅们纯熟的手艺转化为标准化工艺,不断提升鱼丸等产品的效率和稳定度,并依托现代化冷链工艺,将依山靠海的濠江鲜香物推向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餐桌,与食客在舌尖相遇。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食品产品的需求,助推食品加工企业创新升级,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汕头市濠江区税务局积极开展食品加工行业税费政策宣讲,以税企座谈等形式搭建“税企面对面”直联通道,为企业精准答疑解难,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增强企业合规经营意识,确保企业依法合规享受政策红利。

“合规经营,企业发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李耀宏感叹道,“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帮助我们进行‘健康扫描’,精准定位风险点并提出整改建议,让我们在按规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今汕头市金派食品有限公司拥有500多艘固定捕鱼船,年产量达百万吨,产品种类超200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名小吃”“广东岭南特色食品”等多个荣誉称号。

税务干部开展实地调研

服务搭台 补链强链迎来新“风口”

近年来,濠江区以“达濠鱼丸”为基础,加快发展墨斗丸、虾丸、鱼饺等数百种鱼糜、肉质速冻食品,创新研发金鲳鱼、鱿鱼等水产预制菜产品,建设省级现代水产产业园,构建起水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低温贮藏、物流配送、检测中心等综合性功能区,不断打造“高级鱼丸”生产基地。

汕头晶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少忠说:“我们也在积极联结渔民养殖户、食品配送商等企业抱团互助,加强初深加工、冷库保鲜和交易营销等方面的通力合作。”近期,该企业的鱼丸产品获得汕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汕头企业首张“湾区认证”证书,这有效增强了“达濠鱼丸”品牌影响力。鱼丸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辐射带动上游海洋捕捞、养殖和盐业,以及下游餐饮、旅游、购物和住宿业链条式发展。

随着濠江区鱼丸产业持续向“鱼丸+文旅”营销模式、“展会展览+电商直播”服务平台等领域深度拓展,企业的业务变得越发多元复杂。“面对日益复杂的业务情况,尤其是在成本费用处理、涉税合同签订、税费申报等关键税务环节,我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梁少忠坦言,税务部门主动为企业提供涉税风险疑点预警提醒服务,开展精准政策辅导,解读典型涉税案例,帮助企业从源头防范风险,提升了税务合规水平。

为进一步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健康发展,濠江区税务局围绕企业初创、成长、成熟、衰退的全生命周期,以及重大项目评估、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经营等环节,实施“全周期护航”服务模式,以个性化、套餐式服务,激活龙头企业示范效应,让合规经营理念贯穿企业培优做强的全过程,引导企业将合规内化为发展基因,促进税企共治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建”,以新动能催生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使“土特产”成为“金招牌”。

文、图丨记者 陈锴跃 通讯员 周斐颖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