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9日,纳雍县第五中学珙桐兴趣小组学生在老师和纳雍县大坪箐湿地公园服务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张娅的带领下来到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上了一堂特别的自然教育课。
4月19日,纳雍县第五中学珙桐兴趣小组学生在老师和纳雍县大坪箐湿地公园服务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张娅的带领下来到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上了一堂特别的自然教育课。
学生们分成地形、气候、土壤和生物四个组,利用手中的仪器,针对光叶珙桐生长的地形地势、土壤特征、气候等环境因素,分别开展自然教育课堂实践。
高一(13)班学生罗题将书本上看到的影像资料和现场观测进行了对比,看到了课本内和课本外的差别,“课本上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与现实还是有区别的,展现不出实物的活力。现场观测活动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这让我们明白了理论终究还是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自然教育课堂实践是纳雍县第五中学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此次实践是学校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及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之一,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有大量光叶珙桐、十齿花、西康玉猕猴、斑灵狸等珍稀保护植物和动物,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这些资源为近几年来纳雍县贯彻《贵州省自然教育“十四五”规划》,开展自然教育课堂实践提供了天然课本。
“我们的自然课堂已连续开设3年,将自然教育课堂开设到保护区,是想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自然课堂活动,传播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激发广大民众自发参与保护生态的激情,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氛围。” 张娅介绍。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