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山寨版”短视频专盯“追星式消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6:11 1

摘要:时下,不少人喜欢在直播间买东西,也都有自己心仪的博主,赶不上看直播的消费者会在心仪博主的视频带货链接里下单。但是,你随手下单的那一款可能并不是心仪的博主推荐的,而是“山寨版”视频推荐的仿冒品。近日,石家庄市民康女士就向本报记者反映了她的购物经历:有人搬运了她喜

小心!“山寨版”短视频专盯“追星式消费”

视频搬运与AI盗声频现 业内提醒先看清楚再下单

时下,不少人喜欢在直播间买东西,也都有自己心仪的博主,赶不上看直播的消费者会在心仪博主的视频带货链接里下单。但是,你随手下单的那一款可能并不是心仪的博主推荐的,而是“山寨版”视频推荐的仿冒品。近日,石家庄市民康女士就向本报记者反映了她的购物经历:有人搬运了她喜欢的博主短视频带货,自己一不留神就上了当。

消费者:看着很像 一不小心上了当

康女士说,自己一直很喜欢一位博主“温暖一家”的短视频,有点儿结巴的北方老丈人和憨气南方女婿的故事温暖又有趣。这个博主有时会卖一些土特产,康女士很愿意下单支持。一天,康女士在手机上又一次刷到这家人的短视频时,发现视频附带的链接里在卖牛肉酱。出于对博主的喜爱,康女士就下了一单,收到了牛肉酱。

过后几天,康女士不断刷到这类短视频,卖货链接里有牛肉酱等各种物品,但是短视频发布人的名字却各不相同。康女士忽然意识到自己下单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账号,也没有看货品的详细介绍。她特意找到下单的链接仔细查看,才发现自己下单的产品和自己喜欢的博主没有任何关联。再找到当初下单时的短视频,康女士才注意到视频的前后两部分声音有略微差别,而且介绍货品的部分,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博主出镜,而是用产品的画面代替,只是有画外音在介绍产品。

发现上当后,康女士马上申请了退货退款,并向平台举报,带货商家盗用他人的短视频作品,AI配音卖货。平台很快为她办理了退款,但是并没有支持她的举报,给她的通知是:“根据当前信息,暂时无法确认违规。”随后,康女士发现退货流程有问题,就联系商家索要地址进行退货,对方却答复她:“不用退货,扔了就行。”康女士就直接扔掉了。

这一次经历让康女士开始留意短视频带货的乱象。有人直接搬运知名博主的短视频,上自己的链接;有人用别人的短视频进行AI配音,卖自己的货。“我甚至还刷到过全红婵、孙颖莎带货土鸡蛋的视频,孙颖莎给网友推荐全红婵家的土鸡蛋、蜂蜜,我当然是不信的,当即就进行了举报。”康女士说。

李女士则是“张琦商业导师”账号的粉丝,她经常看张琦老师的视频,学到了不少营销方面的知识。最近她又刷到了一个张琦老师的讲课视频,在讲“电梯里遇到领导该如何接话”,视频下方附带的链接在卖一本书《高手接话》,李女士发现这个视频里讲课的张琦老师面部被进行了模糊处理,她觉得很奇怪,再仔细看账号名称,根本就不是张琦老师的账号,而且这个账号下一共就三条短视频,还有小店客服专门负责商品与订单的咨询。李女士询问客服:“这个号跟张琦老师有关系吗?”“发张琦老师的讲课视频,你们有拿到授权吗?”客服没有回答。李女士当即向平台进行了举报。

博主:短视频被盗 频频举报很牵扯精力

短视频带货乱象不仅让部分消费者上了当,也给一些博主带来了困扰。

在几家短视频平台拥有上百万粉丝的书画博主秘锡林先生就多次遭遇短视频被搬运。“有时候是关注我的朋友告诉我,我的视频被盗了,我就赶紧举报;有时候我自己也刷到了其他人用我的短视频带货,也赶紧向平台举报。我给粉丝推荐的主要是书籍和笔墨纸砚,盗我短视频的账号也在卖书籍和笔墨纸砚,这样的账号数量还挺多,我只能发现一个举报一个。”秘锡林先生说,这种现象让他很是无奈。

秘锡林给记者展示了他手机上的举报记录,仅一个平台就成功举报过几十次。“有的举报,平台管理员很快就能核实对方违规,并进行处理;有的举报,我得连续举报多次才能获得平台管理员的答复。这十分牵扯精力,也直接影响到了我的短视频收益。”秘锡林说。

短视频平台:一直在打击侵权仿冒行为

针对原创短视频被搬运、仿冒等乱象,记者咨询了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几家主流短视频平台,几家平台都表示,一直在打击此类现象,一经发现,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罚。

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表示,自2025年以来,抖音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共收到6.4万余条针对侵权仿冒抖音达人的投诉,平台已逐一核实处置。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达人未经授权违规盗用其他创作者形象,以AI技术篡改原声制作发布带货短视频,并仿用其头像、昵称及直播间画面违规直播带货。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称,平台坚决捍卫公平竞争底线与知识产权价值,对侵权仿冒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今年7月,抖音电商已启动关于侵权仿冒行为的专项治理,对刻意仿冒侵权原创创作者昵称、头像、形象或商标的账号升级处罚措施,包括扣除违规账号违约金、封禁电商权限等;同时优化侵权行为的电子证据认定流程,降低原创商家、达人的维权门槛,对查实的侵权行为依规从严处置。

微信小店团队也表示,根据“视频号橱窗带货规则总则”规定,视频号营销人员从事营销活动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使用其他人肖像作为虚拟形象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应当征得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该规定。日常运行中,平台会根据可疑特征,如视频素材拼接、模糊视频关键信息、AI合成商品效果图等,主动发现侵权短视频进行处理;接到举报后,平台均会调查核实,若核实情况属实,会根据带货者行为的严重程度,对短视频及带货者账号做相应处理。处理方式包括屏蔽短视频、禁止短视频带货、封禁带货者账号等。平台支持消费者通过申请售后、平台客服介入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提醒:保持清醒再下单 发现仿冒请举报

遭遇短视频搬运、仿冒、AI盗声等现象受损失,投诉有渠道。微信小店客服公示了对带货者有诱导欺骗消费者行为的投诉渠道。投诉单个短视频:短视频右下角“分享”图标-投诉-选择投诉原因;投诉带货者账号:带货者主页-右上角“…”按钮-投诉-选择投诉原因。接到投诉后,平台会很快进行调查核实。

一家短视频平台的运营方表示,平台会对侵权、盗用、仿冒等商家进行处理,充分保障消费者购物体验,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仔细甄别信息、理性消费。购买前:结合视频内容、商品详情信息、买家评价等信息,判断视频宣传是否与商品详情描述、买家评价一致。优先选购视频内容描述客观、买家评价良好的商品。消费者还可通过带货者“商品橱窗”查看带货者评分,也可进入商品所在店铺查看店铺体验分,优先选购带货者评分高、店铺体验分高的带货者及其商品。购买后:若对购物体验不满意,消费者可先与带货者或商家沟通协商,或申请售后(退款或换货)。若沟通协商无果,还可申请平台客服介入协调解决。

相关人士表示,AI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如何驾驭。面对AI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各方尽职尽责、精准发力、稳妥施策,让技术真正回归“向善”的本质。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摒弃“追星式消费”的冲动,即便听到“偶像”的声音,也要保持冷静,学会甄别细节,如,AI克隆的声音可能存在语气生硬、断句奇怪等问题,“数字人”的表情一般不够自然。一旦发现有问题,应立即举报;若不慎受骗,保留聊天记录、订单信息等证据,依法维权,追讨损失。(文 记者 刘文静 方小北)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