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8日至20日,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暨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临江新区成功举办。作为中国动画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本届动画周以“动画×”为主题,旨在探索动画的无限可能性,推动动画行业的发展。在动画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从《西游记之
2025年4月18日至20日,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暨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临江新区成功举办。作为中国动画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本届动画周以“动画×”为主题,旨在探索动画的无限可能性,推动动画行业的发展。在动画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哪吒2》的成功,国产动画电影在全球崛起,动画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动画不仅仅是爆款电影,它还涵盖了剧集、短片、周边产品、文旅体验等多种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与人沟通的方法”。
东布洲动画周作为行业的专业风向标,不仅为国内外优秀动画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还通过多个维度的讨论,助力更多“腰部作品”的诞生,推动行业的整体繁荣。
动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陈廖宇
在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的开幕式现场,记者采访了本届动画周的策展人之一、动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陈廖宇先生。他从策展理念、主题解读、行业趋势等多个角度,分享了他对本届动画周以及当下动画行业的深刻见解。
创新策展:开放与尝试的勇气
“今年的动画周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策展机制。”陈廖宇表示,以往的论坛主题和嘉宾大多由策展人确定,但今年,他们邀请了长期参与动画周活动的嘉宾和朋友们共同出谋划策。通过一个大群,大家提出各种论坛点子和策划,最终选出了三个由非策展人主导的论坛话题。“我们意识到,每年都是我和追光动画总裁于洲、东布洲国际动画周发起人、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发起人皮三我们三位策展人来策划,想法和关注领域以及认识的嘉宾可能会有局限性。我们希望打破这种局限,让论坛有更多新的可能性,哪怕会面临新的风险。”陈廖宇说,这种开放和尝试的态度,比墨守成规更能推动动画周的发展。
主题解读:动画的无限可能
本届东布洲动画周的主题是“动画×?”,对于这个主题,陈廖宇有着独特的理解。“我们统一的官方读音是‘动画×’(×=乘),就像数学中的乘法一样,乘以一个数可能会翻倍,寓意着动画的可能性更大。”他进一步解释道,主题中的“?”意味着动画乘以什么,可以是任何事物。“我们希望引导大家跳出动画的局限性,将动画作为一种方法、工具或艺术品种,去与任何事物交融、互相打破,从而产生新的可能性。”陈廖宇强调,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无论是动画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面临着变革。动画人需要勇敢面对这些变革,探索动画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暨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开幕式现场
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暨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现场
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获奖作品颁奖现场
面对科技:拥抱与自信的平衡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许多职业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陈廖宇认为,年轻人应该拥抱新技术,同时相信人类作为主体的不可替代性。“电影和动画本身就是技术的产物,我们这个行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革命性的技术。所以,面对AI,我们并不慌张。”他以自己的教学为例,鼓励学生在作业时可以使用AI。“AI代替的只是它可以代替的工作,而人类作为主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陈廖宇说,人类会不断发明新的事物来填补被替代的空缺,就像古代许多职业被替代,但今天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一样。“我们不用恐惧AI,而是要把它当作一个工具,甚至是一个朋友,用好它,让它为我们服务。”
文化传播:基于深厚的创作理念
谈到中国动画IP在全球范围面临的文化折扣问题,陈廖宇表示,文化传播的背后实际上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文化传播的方向往往是从强大的区域流向相对弱一些的区域。一个国家的强大,会使其文化、价值观等更容易传播到世界各地。”他认为,中国动画IP的传播也需要基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发展。“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找到人类审美和价值中的共性,创作出能够跨越文化障碍的作品。”陈廖宇强调,好的艺术是能够跨越种族、时间和具体形式的,而创作出这样的作品,需要创作者对世界、人类和历史有更深入的认知。
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现场
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现场
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现场
《中国奇谭》:真诚与尊重的力量
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动画作品,《中国奇谭》的成功引发了广泛关注。陈廖宇表示,他无法评价这部作品为中国动画行业带来了哪些启示和借鉴,因为《中国奇谭》也是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很真诚、很认真地去创作这部作品。”他认为,尊重自己、尊重作品、尊重观众是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无论作品是科幻的、古代的还是现实的,其本质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和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作者的价值观。”陈廖宇说,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更多地探讨的是作品背后的意义,而不是只关注具体的技术和技巧问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在创作《中国奇谭》时,陈廖宇强调了平衡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我们把传统和现代都看作是为我们所用的工具和手段,最终要创造出一个独立的作品。”他认为,作品中的传统和现代元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就像一个人,他的成长经历、所受的教育等都会对他产生影响,但最终呈现出来的还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陈廖宇说,这种平衡对于当下动画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度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让作品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行业趋势与创作者的使命
对于当下动画行业的发展趋势,陈廖宇表示,作为相对年长的从业者,他更倾向于向年轻人学习。“动画行业的发展和更新特别快,年轻人掌握的技术、观念和审美都比我们新。”他认为,创作者应该保持独立的思考,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尊重观众不是去迎合他们,而是要真诚地表达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作品。”陈廖宇说,他希望年轻的动画创作者能够保持这种真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尝试更多元化的创作。
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
未来展望:持续创作与探索
采访的最后,陈廖宇透露了他的未来计划。“我们《中国奇谭》团队会聚拢了一批很优秀的导演,《中国奇谭》第二季快做完了,同时我们的大电影也正在最后的创作收尾当中,就在今年夏天的某一天会很快与大家见面的。”他表示,虽然创作周期较长,但他们会在保持创作逻辑和原则的基础上,继续推出优秀的作品,为动画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本届动画周的策展人之一、动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陈廖宇先生的分享,我们看到了第六届东布洲动画周在创新策展机制、探索动画未来可能性方面的努力,也感受到了他对动画行业的深刻洞察和对创作者的殷切期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动画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像陈廖宇这样的从业者,正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引领着动画行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罗丽娟)
来源:龙猫姐